净空法师法语:关于如何回向和回向意义的重要开示

1.佛法里面对于回向非常重视,为什么要回向?回向是破执着,你就晓得这个很重要!

2.我们要把自己修学的功德、布施的功德,一生当中所作大大小小的善业,都回向给「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上报四重恩」是回向给我们有恩德的人,「下济三途苦」是回向给我们累劫的冤亲债主。

常念三宝恩、常念众生恩、常念父母恩、常念国家恩,这是我们回向偈上天天念的「上报四重恩」。

一个人能常常念恩,德行就会愈积愈厚,我们常讲积功累德,这是累德。

这个「下济三途苦」,是叫我们看现代的人,造了这个业因,但还没有堕落下去的,我们可以帮他忙;已经堕下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去的,就没法子了。

3.回向偈我们天天都念,从哪里下手?要怎么做法?上报四重恩就要从「孝亲尊师」这里做起,下济三途苦就要从「慈心不杀」做起。

4.做的善事统统回向,就是还无量劫来一切众生的债。

5.把自己所修的一切福德、功德,都送给一切众生,这叫回向。

6.不回向,你所修的福报、功德是有范围的、有限的。一回向,你的福德、功德变成无限的。做任何善事都回向,则功德无量。一切善根悉皆回向,供养功德才能圆满。

7.我们修行,不是为自己修,而是为众生修;只要有这个心,就是回向。

8.我们以智慧善巧方便将佛法传播,推荐给一切大众;这样去做,做了不求人间任何的福报,只有一个目标,求生西方净土,这叫回向。

9.念佛这个法门,经上还有说这个法门叫「不回向法门」。

为什么叫「不回向法门」?因为念佛人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换句话说,他虽然不回向,他唸唸都是回向。

10.我们断恶修善不是为自己,破迷开悟不是为自己,成佛也不是为自己,乃至于我们生活、吃饭、喝水也不是为自己;只要有这个心,就是回向。

11.有恩的,我回向给你,这是报恩。有怨的,我回向给你,.这是解除怨结。

12.冤业病,是冤亲债主缠身。以诵经、念佛的功德回向,这是调解。他若接受,问题就解决;若不接受,就有麻烦。

佛教我们每天念佛、听经,都将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希望他们明了,我们成就了,就是报恩、还债;这样,就可以减少冤亲债主的障碍。

我们拜佛、诵经、念佛,都希望回向给历劫冤亲债主,更应当发愿:将来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首先我来度你们。

13.超度不需要具备什么仪式,真正功夫成就了,以自己的诚心诵经念佛,把这个功德回向给他,就超度了,他就得利益了。

14.回向,就是不着相;不着相,心才清净!回向的意义是「作而无作」,我所作的这个无心,就当作没作一样。

15.如果你做桩好事,常常念到做了多少多少好事,那功德又没有了,又迷了,愈迷愈深。回向是帮助你觉悟,所做的一切功德统统不要,统统把它忘掉。

16.福报、善行,是一切众生的,不是「我」的;把「我」给忘掉,这叫做回向。

17.人生很短!在这极短的时光当中,我们要能忍受,纵然有福,不能享尽!

我们要认真修福报,所修一切善根福德统统回向求生净土,这样才能保住我们临终时候清清楚楚。

福报享三成就够了,其余的布施给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这才是求生净土唯一正确的方法。

18.普贤十愿,实在讲只有七个誓愿,从礼敬到请佛住世这七条,后面三条是属于回向。

回向里面第一个是「常随佛学」,这一条就是回向菩提;「恒顺众生」,这是回向众生;「普皆回向」是回向实际,实际就是法界,就是真如本性。

「常随佛学」是回向菩提;菩提是觉,菩提是智慧,菩提是大彻大悟。

19.学佛一定要找一个榜样,最好的榜样是佛。一切诸佛当中,阿弥陀佛是最殊胜的榜样,本师释迦牟尼佛对弥陀的赞叹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我们跟谁学?跟阿弥陀佛学。

我们学佛要以佛做标准,我们要跟佛学。佛不在世了,那我们依靠什么?诸位要知道,就是依靠经典,经典就是佛的法身。

20.我们除了学佛之外,还要面对社会的现实。在现实社会里,我们如何来处事待人接物,如何来过我们现前这一段生活,那你就要懂得「恒顺众生」,这个日子过下去才没有障碍。

要顺他,不能不顺。顺的里面要有智慧,不是一昧感情的顺,是要有理性的顺,这样才没有错。

「恒顺众生」,众生无论作善作恶,你要能够忍得过,你要能够在这个境界里头如如不动,这就是「恒顺众生」。

唯有恒顺众生,心里才不起烦恼,心才会平静。众生恶,旁敲侧击诱导他,实在不能的,随他去!几时他回心转意,几时再来度他。

21.「普皆回向」是总回向,就是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众生,同生净土。

「普皆回向」是回向实际,实际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一法不立,清净无为。

「普皆回向」,是把心量拓开;心量拓开,就可恢复自性。

「普皆回向」,心量拓开跟虚空法界一样,这样的功德才是圆满功德。

22.「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将无量劫的恩人、冤亲债主都包括在其中,这是最圆满的回向。

23.很多念佛人虽然天天念回向偈,「愿生西方净土」,那是口皮上的发心,心里是实在不想去。他们发的是凡夫心,没有发菩提心。

24.要真正发心愿生西方,那才是无上的菩提心;这个心很难发,为什么?真正发菩提心的人,贪嗔痴慢、是非人我统统舍掉了,他一心一意就想西方极乐世界。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三章 饬终关怀——关怀为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三章 饬终关怀——关怀为

上篇——临终之正面关怀 佛教就是令一切众生觉悟真理之教育,佛法即是使一切众生解脱痛苦之方法,只有觉悟真理才能解脱痛苦,也只有解脱痛苦了才能彻底的觉悟真理。...

嘎玛仁波切:真正的“佛系”随缘,是我们经过努力

嘎玛仁波切:真正的“佛系”随缘,是我们经过努力

佛陀是梵文的发音,意思是觉悟者。所谓的觉悟,就是他的潜能开发到了完美的境界。释迦牟尼佛的智商和情商都已经开发到了一个完美境界,这就是觉悟,我们称他为觉悟者——佛陀...

药师山·紫虚居士:谈佛教的菩萨道

药师山·紫虚居士:谈佛教的菩萨道

谈佛教的菩萨道 药师山紫虚居士 一、前言很多不了解佛教的人都说佛教是一个消极又悲观的宗教,信佛会导致国家积弱、科技落后,这是一般人不了解佛教中有「菩萨道」的缘...

体慧法师:不持戒就会被业力所束缚

体慧法师:不持戒就会被业力所束缚

体慧长老华藏寺4月9日开示 八关斋戒就是佛陀的清净戒律,清净梵行,佛因为修清净戒律清净梵行才能成佛。 戒就像大海中的桥梁,没有桥梁没办法到达彼岸。从凡夫到成...

星云大师:何谓「中阴身」?

星云大师:何谓「中阴身」?

人死之后,到哪里去呢?人死之后,在还没有投胎转世之前,他是一个‘中阴身’的地位。什么叫‘中阴身’?简单的说,就是生死之间并不是没有‘我’这个人了,我的心业还存在,...

信愿法师:遭人谋害助念得生

信愿法师:遭人谋害助念得生

【念佛感应录】遭人谋害 助念得生陈伟国,廿八岁,赵阿美师姐的小儿子。往生前一个月,即一九九五年农历四月,一连参加埔里灵岩山寺两期佛七,回来后即对母亲郑重庄严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