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是什么?佛教中的福德指什么?

福德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福德?

  福德是善业所感的外在福报。以有所得心,修五戒、十善乃至六度万行,自然感得人天福报。一个人缺少了福德势必会活得很不自在,诸如事业不顺利,所求不能得。

  所谓的福德,就是福报。落实在实际当中,就是可以拥有财富,拥有地位,拥有好的环境,家境平安,诸事顺利。福报足够大,可以升入天界,其环境更加殊胜美好。但是不管有多大的福报,也只能止步于天界,而不能出离六道轮回。因为修福报是有局限性的。例如历史上的梁武帝,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但是却被达摩祖师说没有功德。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福报和功德并不是一回事。来源不同,其结果也不相同。

  成长的过程中,兄弟姐妹各自得到的待遇,是和自己的福德因缘有关,而自己的福德因缘,与过去世带来的福报和父母之间的关係,也是密切相关的。自己的福德因缘好,父母生你的时候身体好、经济环境好、身心也好,样样都好,所以对你好。若自己的福德因缘不够,出生的时候,父母的经济环境不好、身体也不好、心情也不好,生下自己,关係也就不会太好。所以,不要怪父母不公平,这是自己带来的福德因缘,除了自己,谁都怪不得啊。

福德与功德区别

  福德是可以自己与他人受用享受的,比如金钱、房屋等;而功德是自受用的,修持清净心是可以让福德转化为功德。

  断恶修善是因,得到福德是缘,获得福报是果,有大福德自然有大的福报,但是不管怎么大也脱离不了六道。而功德不一样,功德是可以帮助勇猛精进修持佛法的自身脱离六道,来到一真法界乃至极乐净土所必须的,简单的说,就是功德大就是功夫得大力,功夫成片,果报自然稀有殊胜。

各辞典对“福德”的解释

  《佛学大辞典》:(术语)以名一切之善行。又以名善行所得之福利。无量寿经下曰:“福德自然。”

  《佛学常见辞汇》:指修人天善行所感得的福分。福德与功德不同,外修事功的有漏善是“福德”,内证佛性无漏智才是“功德”。又,修道若著相而修,那是“福德”,若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才是“功德”。

  《三藏法数》:谓佛说经,为令众生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行,调伏诸根,无所放逸,则得天人果报,长乐无穷,是为福德。

点我:

相关文章

宽运法师:礼佛除愆 布施增福───药师如来圣诞

宽运法师:礼佛除愆 布施增福───药师如来圣诞

礼佛除愆.布施增福  ───药师如来圣诞过堂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非常高兴有这么多的居士一起来到西方寺,为药师佛祝贺圣诞。而且我们又为老和尚做了一堂「普...

达真堪布:拜财神灵验的关键是什么?

达真堪布:拜财神灵验的关键是什么?

想要生起菩提心?这五个因缘必不可少发菩提心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议,一旦在相续中产生了菩提心,那么解脱成就就在眼前。但菩提心不是谁都可以有的,一个人若要在相续中产生菩提...

宗舜法师:《俄藏黑水城文献》之汉文佛教文献拟题

宗舜法师:《俄藏黑水城文献》之汉文佛教文献拟题

《俄藏黑水城文献》之汉文佛教文献拟题考辨 宗舜法师  內容提要:《俄藏黑水城文献》(汉文部分1-5册)收录了大量佛教文献,其中绝大部分已经得到辨认,并拟定了较...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一章 绪论:中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一章 绪论:中

第一章 绪论:中国佛教文化论纲 佛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次大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佛教曾经是古印度文化的代表。印度文化圈和中国...

宣化上人:临终时有恶鬼化现成亲戚朋友接引去恶道

宣化上人:临终时有恶鬼化现成亲戚朋友接引去恶道

“又阎浮提”:又南阎浮提中。“临命终人”:在人临要死的时候,“不问善恶”:也不管他是善,也不管他是恶。“我欲令是命终之人”:我都想令这将命终的人,“不落恶道”:不...

生气的时候,不要说话,只要念一句咒语

生气的时候,不要说话,只要念一句咒语

这种发脾气,观察一下,这是自己心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你们是一家人,一起住的时间不长,以后在一起的时间也不长,在一起住啊,一起吃饭啊,天天吵架,自己也不舒服,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