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的种类有哪些?佛教中的妄想是什么意思?

妄想(佛教解释)

 妄想(梵vikalpa,藏rnam-par-rtog-pa),佛教的妄想是指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状。亦即由于心之执着,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遂产生谬误之分别。又称妄想分别。妄念里头最严重的就是我执。因为五蕴皆空、诸法无我。旧译《华严经》卷五〈如来光明觉品〉云(大正9.424c)︰'一切诸世间,皆从妄想生;是诸妄想法,其性未曾有。'《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云(大正9.393b)︰'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

十二妄想

  按,《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所举的十二种妄想。系依妄想分别之自体差别相所作的分类。其异译本《入楞伽经》卷四、《大乘入楞伽经》卷三则称此为十二分别,所列名称亦略异。兹依《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卷二(下)所释,略述此十二妄想如次︰

  (1)言说妄想︰指计着种种音声词句而妄以为有性。

  (2)所说事妄想︰指大凡所说之事,其自性之极致惟圣智能知。凡夫不解,往往仅依其事相而生言说妄想。

  (3)相妄想︰指随事起见,如渴鹿望炎阳而生水想;于地水火风执有坚湿暖动之性,而不知其性本融,对于一切法妄计名相。

  (4)利妄想︰指世间之财宝本是幻物,但凡夫不知而起贪着。

  (5)自性妄想︰指执持诸法,起自性之见,执而以为是,其余皆非。

  (6)因妄想︰指于因缘生之法起有无等之见,妄想分别而成生死之因。

  (7)见妄想︰指外道计着梦见的有无一异俱不俱。

  (8)成妄想︰指于假名实法之上计我、我所而起言说,成决定论。

  (9)生妄想︰谓计一切法若有若无,皆从缘起而生分别。

  (10)不生妄想︰谓一切法皆先有体,不假因缘而生。

  (11)相续妄想︰谓于一切诸法,执此与彼,递相系属,计着分别,无有断绝。

  (12)缚不缚妄想︰谓于一切法,以情生着故,则成系缚,若离妄想,则无系缚;凡夫不了,于此无缚解中而生计着。

妄想详细解释

  '妄想'是指虚妄分别。《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云(大正16.511a)︰'彼妄想者,施设众名,显示诸相,如此不异,象马车步男女等名,是名妄想。'《大乘义章》卷三云(大正44.523b)︰'言妄想者,所谓凡夫迷实之心,起诸法相,辨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实,故曰妄想,故经说言︰虚妄分别名字及相,名妄想也。'

  此谓凡夫虚妄分别诸法之相,施以名字,更依名字取差别诸相,故称为妄想。

  妄想之种别甚多,《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举出言说妄想、所说事妄想、想妄想、利妄想、自性妄想、因妄想、见妄想、成妄想、生妄想、不生妄想、相续妄想、缚不缚妄想等十二种。《菩萨地持经》卷二〈真实义品〉举出自性妄想、差别妄想、摄受积聚妄想、我妄想、我所妄想、念妄想、不念妄想、俱相违妄想等八种。《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举出坚固、虚明五种妄想,并谓有妄念、妄执等同义语。如《大乘起信论》云(大正32.576a)︰'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成唯识论》卷八云(大正31.45c)︰'阿赖耶以遍计所执自性妄执种为所缘。'皆为其例。

  《佛教哲学大词典》 虚妄的想念。无认为有。假想、不合道理的想法、念头与看法。即错误的想法、胡乱的思考。与“妄心”、“妄念”同义。御书覆松野书其一(第一四五七页)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不当于实曰妄,妄为分别而取种种之相曰妄想。注维摩三:'生曰:妄想妄分别之想也。'大乘义章三本曰:'凡夫迷实之心,起诸法相。执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实,故曰妄想。'同五末曰:'谬执不真,名之为妄。妄心取相,目之为想。'楞严经一曰:'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楞伽经四曰:'妄想自缠,如蚕作茧。'观无量寿经曰:'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菩提心论曰:'夫迷途之法从妄想生,乃至展转成无量无边烦恼。'止观七曰:'诸法皆妄想和合故有。'

点我:

相关文章

月悟法师:功德的现实意义

月悟法师:功德的现实意义

功德的现实意义 月悟 《佛学大辞典》功德条释曰: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功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关键是世人修种种善法,做种...

方海权:五福临门的一个重要前因

方海权:五福临门的一个重要前因

学佛法说易就易,说难就难。会悟,片言只语即悟。不悟,千言万语不会悟。原因在于用心。心若为了脱生死,求智慧求佛道者自是易悟。心若为求人间福报,痴迷爱念,道那会轻易证...

邪淫手淫会使你永远也找不到如意的对象

邪淫手淫会使你永远也找不到如意的对象

善意的提醒:凡是弘扬中华正统传统文化(佛,道,儒,中医药等),劝人向善,利益众生的文章,您可以不相信,请一定不要诽谤。因为诽谤该类文章,会误导很多人不走正道,让很...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V 13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V 13

1316经:本经叙述如果具足戒与智慧,并能正思惟,则能渡过生死流。 在本经中,同样是位名叫旃檀的天子向佛请教:“谁度于诸流,昼夜勤不懈?不攀无住处,云何不没溺...

达真堪布: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

达真堪布: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

世上没有完美,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完美。其实我们什么都不缺,但是我们的内心不够完美,所以欠缺了很多。当我们真的把心态放下来的时候,一切当下圆满。其实我们该拥有的都已...

仁清法师:一切的物质,资具受用,都是临时的,不

仁清法师:一切的物质,资具受用,都是临时的,不

这个也是一个指导性的东西。比方说嫁女,不必要都去鼓捣被子,这被子够盖的就行了,太多了,放在那里让老鼠咬了。有很多孩子都娶媳妇了,他两口子那结婚的被子还没盖着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