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线供养

  佛陀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城中有一位织布师,名叫须摩,家中非常贫穷,没有任何财产,只有靠替人织布,赚取微薄的工资过活。

  有一天,他想:「我因为前世没有布施,所以至今才会这么贫穷,如果现在又不布施,来世岂不更穷?」

  于是他向人要了一小撮棉线,在佛陀入城乞食的路上,虔诚恭敬的将棉线供养佛陀。佛陀接受了他的棉线以后,就在衣服上示现一个破洞,并且即刻用他所供养的棉线缝补衣服。

  须摩看见佛陀用他布施的棉线缝补衣服,非常高兴,五体投地向佛陀礼拜,并且在佛前发愿:「愿此布施的福德,使我来世能以智慧的光芒引导所有愚暗众生,使没有依靠的众生得到依靠,使乏人关照的众生得到救护,使尚未解脱的众生获得解脱,使身心不安的众生得到安稳,使我广度众生达到真、善、美、圣的永恒境界。」

  佛陀听完他的发愿,便为他授记,将来当得成佛,佛号「十綖如来」。

点我:

相关文章

沙门救狗

沙门救狗

  有一个国家发生饥荒,许多百姓都没饭吃,即使有钱也很难买到食物,所以沙门乞食变得更加困难。  有个沙门到处讨不到食物,最后来到一户有钱人家乞食,这家主人拿了一些吃剩的饭菜就把他打发走了。沙门没有...

酷太守绝子绝孙

酷太守绝子绝孙

  唐湘清居士撰  明朝万历年间,江苏省高邮县有一个姓徐的读书人,历任郡守的官职。他执法极严,因为严励得过分,竟残酷成性,对于部下小小的错误,也必予以重责,绝无宽恕余地。衙门中的差役,如果做事稍有误期...

不会喝茶?那就先学喝茶

不会喝茶?那就先学喝茶

  唐未五代时期,群雄逐鹿,硝烟四起,当时的闽王名叫王审知。他为了收容人心,祈求江山永固,也为了忏悔滥杀无辜的恶业,开始笃信佛教。他曾创下剃度两万人的壮举,并先后拜请雪峰义存、鼓山神晏、武夷扣冰诸大禅...

“爱我所有”是一种大智慧

“爱我所有”是一种大智慧

  有三个年轻人在旅途中相遇了,于是结伴而行。他们探讨着满足感的话题,由于观点不同,激烈地辩论着,这时,一个老人走了过来。他侧耳听了一会儿,也没听出个所以然,“你们吵什么呢?”他问。  第一个站了起来...

德育故事:孝悌善报之薛包

德育故事:孝悌善报之薛包

薛包。笃行至孝。父娶后妻。分包出之。包号泣不去。至被杖。乃庐于舍外。旦入洒扫。父怒。又逐之。乃庐于里门。昏晨不废。积岁余。父母惭而还之。父母殁。弟子求分财异居。包不能止。乃中分其财。奴婢引其老者...

年少比丘造恶口,五百世堕为狗身

年少比丘造恶口,五百世堕为狗身

  昔日,有一群商人带着一只狗到其他国家做生意,行至半途,商人停下来稍作歇息。狗儿趁着商人不留意时,便将放在一旁的肉给刁去吃了。商人发现后,生气地拿起棍棒将狗儿的腿打断,并将它丢弃在路旁。此时,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