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佛教所说的世间是什么意思?

世间是什么意思?(佛教解释)

  世间是指时间和空间。「世」说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时间,时间是从古到今往未来,是因果的循环,是因果的继续不断。「间」指出东、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间,空间是无限广大的世间。世间说明一切人、事、物彼此发生的关系,是因果不可思议,是因缘不可思议。在佛教里,不光是指森罗万象的大地为世间,宇宙和人生,统名之为世间,众生所依靠的宇宙国土,叫做“器世间”,众生由惑造业所感的有生死存亡的色身叫做“有情世间”。

  佛法告诉我们,世间是虚妄的。因为我们不了解世间是虚妄的,遂引出种种执著,产生许多烦恼。佛告诉我们人无法离开生老病死。佛法在人间最大的用处,就是教人如何离开、解决生老病死苦。因此产生很大的误解,有人厌恶生死,认为自杀、离开世间,便得离苦,这非但不是脱苦的方法,甚至是苦上加苦。

  佛告诉我们的方法是修学佛法。除却心中的执著,消除烦恼,则对生死无有恐惧,才是解脱、离苦。《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因此,并不是离开世间,就是脱离苦海。不是离开世间,还有一佛法可求。

  世间有人忘却自己的困难、痛苦,而以解决众生之苦难为职志,这是修菩萨行的人。菩萨也会受苦挨饿、遇害、遭凌辱,但受众生之所依赖、寄托,为使众生离苦得乐,而没有自我中心的自私心,因此,不觉得是在受苦。所以,发菩萨心的佛教徒和一般没有学佛的人,所见到的世间是不一样的。

各辞典对“世间”的解释

  《佛学大辞典》对世间的解释

  (术语)世为迁流之义,破坏之义,覆真之义。间为中之义。堕于世中之事物,谓之世间。又间隔之义,世之事物,个个间隔而为界畔,谓之世间,即与所谓世界相同。大要有二种:一有情世间,谓有生者。二器世间,国土也。楞严经四曰:“世为迁流。”唯识述记一本曰:“言世间者可毁坏故,有对治故,隐真理故,名之为世,堕世中故名为世间。”注维摩经不二品:“什曰:世间三界也。”

  《佛学常见辞汇》对世间的解释

  时间和空间之谓,说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时间叫做世;指出东、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间叫做间。所谓世间,也就是宇宙的意思。在佛教里,不光是指森罗万象的大地为世间,宇宙和人生,统名之为世间,众生所依靠的宇宙国土,叫做“器世间”,众生由惑造业所感的有生死存亡的色身叫做“有情世间”。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对世间的解释

  世间即世界,间为间隔之义,与界义同。《名义集》卷三曰:“间之与界,名异义同,间是间别间差,界是界畔分齐。”世间指被烦恼缠缚的三界及有为有漏诸法的一切现象。包含有情世间与器世间。此外,《佛性论》卷二,列举出世的三义,即:一、对治,以可灭尽故。二、不静住,以念念生灭不住故。三、有倒见,以虚妄故。关于世间之分类,有二种、三种之别。《俱舍论》卷八举出二种,即:一、有情世间,又作众生世间、有情界。指一切有情众生。二、器世间,又作物器世间、器世界、器界、器。指有情居住之山河大地、国土等。

点我:

相关文章

宋道发教授:周敦颐的佛教因缘

宋道发教授:周敦颐的佛教因缘

周敦颐的佛教因缘 宋道发 引论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原名敦实,因避英宗旧讳,改名敦颐,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世称濂溪先生...

海涛法师:一个人要快乐,那你必须能够让自己无分

海涛法师:一个人要快乐,那你必须能够让自己无分

我想大乘佛教它可能就要我们经常有这种热忱,想要接触对方。就像各位你家里养小狗, 当你回家了,走来了,它早就在外面摇尾巴了,对不对,主人回来了,它要扑在你身上,希望...

雪漠:别让书本变成生命的枷锁

雪漠:别让书本变成生命的枷锁

别让书本变成生命的枷锁 ◎陈亦新:一些大德并不提倡弟子看很多佛书。 ●雪漠:是的,他们自己也很少看。因为看书的目的不是要把书上的知识变成枷锁,让自己用更多的...

方海权: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静坐

方海权: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静坐

何故静坐龙树菩萨《大智度论》中说:菩萨法以度一切众生为事,何以故闲坐林泽,静默山闲,独善其身弃舍众生?答曰:菩萨身虽远离众生,心常不舍,静处求定,获得实智慧以度一...

南怀瑾:人的生命投生的过程05

南怀瑾:人的生命投生的过程05

那么有同学问,生死的这个实验在什么时间看到呢?我们自己能够证到生死,很不容易了,我们现代人差不多要到三禅定以上,定力到三禅定以上,而且三禅定到四禅定这个之间,还要...

要除去杂草,要在自己心中培养更多的慈悲和善良

要除去杂草,要在自己心中培养更多的慈悲和善良

有一位寺庙的长老,指着长满杂草的一块荒地,问外地来的弟子:“徒儿们,你们看看田野里都长了些什么?”弟子们不加思索地说:“师父,杂草。”长老说:“告诉我,你们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