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什么是六度?佛教六度是什么?

六度(佛教解释)

   六度,佛教教义。又译事究竟、到彼岸、度无极,简译为度;音译波罗蜜、波罗蜜多;梵汉并译六波罗蜜(多)。度即渡之意。六度是指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可以自度度他、福慧双修、三学具足。

1.布施(檀波罗蜜或檀那波罗蜜):

  有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三种。谓菩萨由修布施,能对治悭吝贪爱烦恼,能施与众生利乐。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

  1.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以改善众生的心性。

  2.无畏施--凡对痛苦的人,用温暖爱心加以安慰,遇人困难,施于援手解难,使受苦受难者心中得到平安,没有恐怖感。如对寺庙佛堂等,献出劳力清扫维护;或对毁谤正法者,能以无畏精神伸张真理感化之。

  3.法布施--以自己所学,领悟的佛法真理,向世人宣说,使众生同沾法雨,转迷成悟。

2.持戒(尸波罗蜜或尸罗波罗蜜):

  包括出家、在家、大乘、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谓菩萨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断身口意一切恶业。

  持戒--严守戒律,始能塑出端庄法相,持戒才能使身口意清净,不犯恶业。当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其它奢华歌舞,令人目迷神乱,香烟等亦当禁戒,以维身心清静。

3.忍辱(羼提波罗蜜):

  谓菩萨由修忍辱,能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及外界一切寒热饥渴等之大行,无论业障魔障,即能断除瞋恚烦恼。

  忍辱--修道途中,阻碍必多,遇挫折毁谤,不怨不怒,由忍化恕,心自安之,外忍饥寒,内忍七情六欲,如此道志不馁,不畏困难,学道度人必能成之。

4.精进(毗梨耶波罗蜜):

  谓菩萨精励身心,精修一切大行,能对治懈怠,成就一切善法。

  精进--佛海无边,道海高远,学无止境,真理研习不可停顿。若有过失,遇人指点,立即改正;凡对众生有利益工作,当仁不让,尽力去做,精进不怠,彼岸自达。

5.禅定(禅波罗蜜、禅度波罗蜜或禅那波罗蜜):

  止观双运名禅,亦名静虑、三昧、三摩地、定。谓思维真理,定止散乱,心一境性,调伏眼耳等诸根,会趣寂静妙境。有四禅、八定及一切三昧等。

  禅定--要修炼成佛,必需寂静其心,以免散乱。要普度众生,精神须有特别训练,所以禅定才能生智慧,遇事才能有定力。

6.智慧(般若波罗蜜):

  谓通达诸法体性本空之智。及断除烦恼证得真性之慧,能对治愚痴无知(无明)。

  智慧--修行者之心性当具有最高的智慧。博览群经、远大学识、历练世故,可以辩才无碍,圆通万事,度化众生自然方便,修行者本身亦可避免堕落魔障之中。

点我:

相关文章

【自性】什么叫自性?自性是什么意思?

【自性】什么叫自性?自性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自性?佛教自性是什么意思?  自性是指自体的本性,亦即诸法各自具有真实不变、清净本然之个性。自性是一切众生本具的,它是离开一切形状、颜色,不可把捉的。虽然不可把捉,它又在我们的内心存在。  自性...

在生活中使用“定力慧力”

在生活中使用“定力慧力”

今天师父要跟大家讲两点:定力跟慧力。定力是什么?一个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定得住,要守住自己的戒律,碰到事情的时候要先稳得住。现在很多人的毛病就是一出了什么事情马上...

嘎玛仁波切:求财神和朋友之间的相处一样

嘎玛仁波切:求财神和朋友之间的相处一样

求财神和朋友之间的相处一样。如果有人每天拿点水果来,今天求几十万,明天求几百万,不管是多么富有的人,很快也会厌倦,会烦。从维护人际关系来讲,这样做很难行得通。这样...

学诚法师:生气时怎么控制脾气

学诚法师:生气时怎么控制脾气

1.网友:师父,我遇到不欢喜的人事物时,瞬间就忘了学过的佛法教义,脾气爆发,有时握着拳头憋着气的发抖,我知道这样的习气不好,但是怎样可以化解、利人利己呢?学诚法师...

嘎玛仁波切:知恩,念恩,感恩,报恩是菩提心的根

嘎玛仁波切:知恩,念恩,感恩,报恩是菩提心的根

一次次援手相助,不是因为谁欠谁还。而是一种无私的善良,不愿看见受困者的无助。可能帮抚与被帮抚者之间,会是一种双向的成全。有待时机成熟之日,曾经的受助者在将来的某一...

信愿法师:迷途痴汉助念往生

信愿法师:迷途痴汉助念往生

【念佛感应录】迷途痴汉 助念往生孙妙莲居士是孙国英居士的父亲,本不信佛,一九九六年六月因查出患有肝癌,在女儿的再三规劝下,才皈依三宝学佛的。由于业障深重,故旋进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