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什么是六度?佛教六度是什么?

六度(佛教解释)

   六度,佛教教义。又译事究竟、到彼岸、度无极,简译为度;音译波罗蜜、波罗蜜多;梵汉并译六波罗蜜(多)。度即渡之意。六度是指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可以自度度他、福慧双修、三学具足。

1.布施(檀波罗蜜或檀那波罗蜜):

  有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三种。谓菩萨由修布施,能对治悭吝贪爱烦恼,能施与众生利乐。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

  1.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以改善众生的心性。

  2.无畏施--凡对痛苦的人,用温暖爱心加以安慰,遇人困难,施于援手解难,使受苦受难者心中得到平安,没有恐怖感。如对寺庙佛堂等,献出劳力清扫维护;或对毁谤正法者,能以无畏精神伸张真理感化之。

  3.法布施--以自己所学,领悟的佛法真理,向世人宣说,使众生同沾法雨,转迷成悟。

2.持戒(尸波罗蜜或尸罗波罗蜜):

  包括出家、在家、大乘、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谓菩萨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断身口意一切恶业。

  持戒--严守戒律,始能塑出端庄法相,持戒才能使身口意清净,不犯恶业。当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其它奢华歌舞,令人目迷神乱,香烟等亦当禁戒,以维身心清静。

3.忍辱(羼提波罗蜜):

  谓菩萨由修忍辱,能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及外界一切寒热饥渴等之大行,无论业障魔障,即能断除瞋恚烦恼。

  忍辱--修道途中,阻碍必多,遇挫折毁谤,不怨不怒,由忍化恕,心自安之,外忍饥寒,内忍七情六欲,如此道志不馁,不畏困难,学道度人必能成之。

4.精进(毗梨耶波罗蜜):

  谓菩萨精励身心,精修一切大行,能对治懈怠,成就一切善法。

  精进--佛海无边,道海高远,学无止境,真理研习不可停顿。若有过失,遇人指点,立即改正;凡对众生有利益工作,当仁不让,尽力去做,精进不怠,彼岸自达。

5.禅定(禅波罗蜜、禅度波罗蜜或禅那波罗蜜):

  止观双运名禅,亦名静虑、三昧、三摩地、定。谓思维真理,定止散乱,心一境性,调伏眼耳等诸根,会趣寂静妙境。有四禅、八定及一切三昧等。

  禅定--要修炼成佛,必需寂静其心,以免散乱。要普度众生,精神须有特别训练,所以禅定才能生智慧,遇事才能有定力。

6.智慧(般若波罗蜜):

  谓通达诸法体性本空之智。及断除烦恼证得真性之慧,能对治愚痴无知(无明)。

  智慧--修行者之心性当具有最高的智慧。博览群经、远大学识、历练世故,可以辩才无碍,圆通万事,度化众生自然方便,修行者本身亦可避免堕落魔障之中。

点我:

相关文章

济群法师:供养的三大收益

济群法师:供养的三大收益

供养的三大收益 供养是佛法的重要修行项目,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 其一,强化佛菩萨在内心的重要性。通过供养,能不断提升我们对佛菩萨的感恩心。 其二,去除贪著之心...

江苏耿清用拜佛战胜癌症不可思议

江苏耿清用拜佛战胜癌症不可思议

众所周知,每个学佛者都有自己的佛缘,都有自己学佛的故事,但当我在参加峨眉山拜山活动中偶遇江苏宿迁的耿清居士时,便发现她身上发生的不是“故事”是“奇迹“!不过原本我...

【健康】-佛教的健康观

【健康】-佛教的健康观

健康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均匀,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这...

达真堪布:证悟空性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达真堪布:证悟空性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也许有些人觉得不解:证悟空性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有什么关系啊?对我有什么帮助啊?这个关系、帮助就大了!证悟空性之后自然就能看开放下了。我们有一句法语:“世上没有完美,...

什么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财富?

什么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财富?

     你是“月光族”吗?你是否认为“钱只有花掉了,才是自己的”?一旦拥有了财富,你将如何使用它?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其...

放过自己

放过自己

没人心疼的时候,就自己心疼自己;没人爱的时候,就自己爱自己,人生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忧伤,每个人有自己的幸福,每个人有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