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三昧】是什么意思?念佛三昧又是什么?

佛教中的【三昧】是什么意思?念佛三昧又是什么?

三昧(佛教解释)

  三昧,佛教用语,指禅定境界。系修行者之心定于一处而不散乱之状态。三昧是梵语(samadhi)的音译,也译作“三摩地”、“三摩提”。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三昧,可意译为定、等持、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等。三昧即心定于一处,故称定;远离惛沈、掉举而保持平等的心,故称等持;正受所观之法,故称正受;调整散乱的心使正直,故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的依处,故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言息虑凝心。

  此一将心集中于专一对象的精神作用,可分两种:一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即“生得定”,另一种是因后天的努力而使集中力增加,即“后得定”。前者靠积德,后者靠修行而得。心到达三昧的状态时,起正智慧,进而与所观境冥合,分明了知,而悟得真理,甚至于直接感见圣境,此称三昧发得,或称发定。可知,三昧是证悟(正见)的必须阶段。

  然而对此三昧,各宗看法不一。俱舍宗以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列为五别境之一。而此二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认为心为此心所所摄持,故能住于一境,然而经部则认为心于一境相续而转,名三摩地;《成实论》主张三昧与心无异,即二者皆不许另有心所存在。

念佛三昧是什么意思?

  念佛三昧,指以念佛为观想内容之一种禅定。也就是用念佛的方法得到三昧的境界。亦即观念佛德或称念佛名之三昧。分为因行、果成二类。

  因行:

  因行念佛三昧,指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二者皆为观想念佛,反之,一心称念佛名,即为称名念佛。

  果成:

  果成念佛三昧,指上记三种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禅定,或佛身现前。因行念佛三昧为'修',果成念佛三昧为'发得'。观无量寿佛经(大一二.三四三中):'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中略)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明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大智度论卷七亦载,念佛三昧能灭除种种烦恼及先世诸罪。

点我:

相关文章

大国师鸠摩罗什传奇

大国师鸠摩罗什传奇

  对鸠摩罗什来说,做为一个大修行人,深入般若和禅悦法喜远远超过任何欲界天中所有的快乐,当年他为吕光所逼娶阿竭耶末帝为妻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阿,好在如今也习惯了。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更大的痛苦还在后...

佛门映像:释迦牟尼佛广传 安忍品 象王恭敬出家相

佛门映像:释迦牟尼佛广传 安忍品 象王恭敬出家相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66、象王恭敬出家相  释迦牟尼佛久远之前曾转生为一只大象,与众多飞禽走兽住于密林中,森林环境优美。优雅如白云般大象乃...

宣化上人:佛法,哪一种法门是第一的,最高最妙的

宣化上人:佛法,哪一种法门是第一的,最高最妙的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那么谈到戒是最要紧,最第一的。前面布施也是修行第一个重要的问题,而持戒又是第一,也是第一重要的问题。所以有人说,怎么这么多第一呢?在佛法里头没有...

吃肉越多越可能得癌症

吃肉越多越可能得癌症

据专家的研究:吃肉越多,越可能得癌。由协和医院等单位的著名医师组成的医疗委员会调查显示,肉食与癌症有正相关。调查报告这样写道:“北京市癌症发病情况,1996年是1...

佛教对命运的看法

佛教对命运的看法

命运既然如此奥妙,那么佛教对于命运究竟有什么看法呢?1、佛教认为命运不是定型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佛教虽然也讲命运,但是有别于外道机械的宿命论。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

做人​,一定要大气

做人​,一定要大气

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贵在大气,有大气者,方能成大器;有大气者,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做人,一定要大气!大气之人,更需要刚正不阿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