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铺地建祇园

  佛陀在竹林精舍教化一段时日后,皈依的信众逐渐增加,弟子日渐增多,发心供养的人也与日俱增。

  一天,佛陀应邀到一位首罗长者家中应供,正好首罗长者的知友须达长者从舍卫城远道来访。须达长者是一位宅心仁厚的大富长者,平日喜欢济弱扶孤,因此赢得「给孤独」的雅号。

  须达长者到王舍城访友,不意恭逢盛会。当他在寒林见到佛陀与众不同的庄严相好,又听闻佛陀宣说微妙法音后,当下感动莫名,欢喜踊跃,趋前顶礼佛陀,表达自己发心皈依的心愿,并且恳请佛陀到憍萨弥罗国舍卫城去说法。

  「舍卫城在北方,我很早就想到北方去弘法,但是我的弟子人数很多,没有广阔的精舍不容易安住下来。」佛陀深思似的,又若无其事似的说着。

  「佛陀!我的国家土地很广大,人情很淳厚,舍卫城离开佛陀的祖国迦毗罗卫国也不远,国主波斯匿王以仁爱治国,善护众生,他和佛陀的父王同样获得远近臣民的敬仰。我想就在舍卫城建立一所和竹林精舍一样的精舍,希望佛陀怜愍我国愚昧的众生,带领比丘们一同光临!」

  佛陀知道须达长者发了殊胜的心,很欢喜的赞叹布施功德殊胜:「给孤独!你现在发心行大布施,不存贪欲的执着,不但可以做人间的模范,而且有这样的存心也才能与真理相合。你生平乐善好施,因为你知道无常的火燃烧着你财宝的仓库。储蓄钱财,决定不是持宝,把钱财用作救人利世,才是真正的储宝。布施虽是为人,实在也是为自己。做人不要过份的贪图金钱,要过合理的经济生活,那慈悲恭敬的心念才会自然涌起,嫉妒和我慢的邪执才会消除,这就是布施的力,这就是解脱的因。

  你发心回国建立精舍,这不是金钱布施,这是法宝布施。有人布施的目的,是为希求五欲的快乐,或是为好的名闻,或是为免除自己的贫贱,而你是怀了能让众生得到法乐和解脱而布施精舍,你已经没有愚痴爱执的心,你很有远大的眼光,你就回国赶快动工吧,佛陀一定如你的愿望,等精舍完成时,就会前去。」

  须达长者领受佛陀的教导,生大欢喜,即刻礼佛而退,准备即日返国。

  一天,须达长者返抵憍萨弥罗国的舍卫城,在国中到处探访适合供养佛陀建立精舍的圣地,在他探访很多的地方之中,唯有国主波斯匿王的祇陀太子所拥有的一座园林,山明水秀,林茂花香,是一个最佳的地方。他知道这座园林是深为太子爱惜,大概是怎样请求他出卖也是没有办法,可是他不因为园林是太子的,没有办法就断念。他终于晋谒祇陀太子,向他提出要求道:「太子!我想你一定已经知道我们印度出了一位伟大的佛陀,他实在是人类的救主,是真理的明灯,为了要让我国人民能承受他的法益,永离生死苦恼,登上清净快乐的领域,我想迎请他前来我们的国家,我要建筑一座甘露的宝殿,以便给佛陀和他的弟子们安住。可是在我们的国中,我寻来访去,很难找到一个理想的地方。我唯有觉得太子的那座园林,是最适宜兴建精舍供养佛陀,为了我国人民的利益着想,希望太子能把这座园林卖给我,让佛光早日照到我们的国家来!」

  憍萨弥罗国波斯匿王的祇陀太子,听了给孤独长者要买花园的一席话,对于佛陀的为人还未完全了解,感到很是为难,如果承认给孤独的请求,那有一个做太子的把心爱的花园卖给别人?如果不承认他,他是憍萨弥罗国一个有名的长者,岂不是要使他对自己生起反感?祇陀太子这么想了一会,终于决定随便说一个很大的数目,让他断念。因此,太子说道:「给孤独长者!你也知道我最心爱的就是这座,你现在说要请佛陀莅临我国说法,用金钱向我买园林兴建精舍,那除非你能用黄金布满我的园林,我才将这座园林过户给你。」

  用黄金布地来购买园林,祇陀太子的话并不能吓住给孤独长者,他回到家中,即令家人开下仓库,用车装载黄金去布园林之地。这样的至诚,终于使祇陀太子感动,他向给孤独长者说道:「长者!我园林的土地是卖给你了,但我园中的树木没有承认卖给你,请你允许我也布施给佛陀好吗?」

  给孤独长者听到太子如此一说,心里自是万分欢喜,即日赶往摩竭陀国竹林精舍,请求佛陀选派一位弟子到舍卫城去,以便设计精舍修建式样及督促工程的进行。最后,给孤独长者又把向祇陀太子购买园林的经过情形报告佛陀,佛陀慈和的微笑着说道:「发心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精舍就定名为祇树给孤独园吧!我叫舍利弗前去计划工程,你回去的时候可以和他同行,一切都依照他的指示进行工作。」

  在舍利弗尊者的指导和给孤独长者的支持之下,祇园精舍很快就完成了。从此「祇园精舍」与「竹林精舍」便成为佛陀经常宣扬教化的两处道场。

点我:

相关文章

受持斋戒

受持斋戒

  从前有一户大姓人家,请佛陀到家中应供说法。饭后,有一个卖牛奶经过他家,主人见他比较劳累,便留他吃饭。此人当日正受持八关斋戒,见时辰已过了正午,便谢绝了主人的好意,只是留下听佛说法。  他晚上回...

精勤修业 蜜蜂是菩萨的化身

精勤修业 蜜蜂是菩萨的化身

  很久以前,有一位已得大觉悟的佛,法名为「一切度王」,降到人世讲说法要。这时群众中有两位和尚,一位名叫「精进辨」,一位名叫「德乐止」,他们一起到一切度王的座前听闻法旨要义。这精进辨就是后来的佛陀...

《百业经》:(79)极贤 佛临涅槃调化证果

《百业经》:(79)极贤 佛临涅槃调化证果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杀生恶报:封巢得报的朱照(63-68)

杀生恶报:封巢得报的朱照(63-68)

  《江慎修居士选录》【第二篇 杀生恶报篇 第四章 残害】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63. 封巢得报的朱照  宋朝...

因果轮回:冤冤相报何时了 佛教佛典故事

因果轮回:冤冤相报何时了 佛教佛典故事

na mo a mi tuo fo南 無 阿 彌 陀 佛  过去有个男子,娶了两位太太:大太太膝下无子,小太太则生了一位容貌端正、模样可爱的男婴。  由于丈夫非常喜欢这个小儿子,...

五台山文殊菩萨 僧:释福运的故事

五台山文殊菩萨 僧:释福运的故事

  唐朝释福运,乃是代州总因寺里面的一位和尚,不幸他身体染有重病,长时间都没办法医好。于是他就到五台山去修行。有一天,他在金刚窟前向佛礼忏,由于疲惫不堪就睡着了,迷茫中感到有人用水浇灌他的头部,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