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多福大

  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迦兰陀竹园弘化,每天早晨依惯例着衣持钵,到王舍城次第乞食。有一位火与婆罗门远远看见佛陀,立刻准备许多甘美的饮食出来供养。可是经过二、三次以后,佛陀再度到火与家中托钵,火与顿时兴起一个念头:「佛陀为什么多次到我家乞食,难道是贪求我供养的饮食吗?」

  佛陀知道了火与婆罗门起了这样的念头,对他说:「春雨绵绵,农夫勤奋的下田耕作,一次次的播撒种子,年年就有丰富的收成。就像人有多次的怀妊,乳牛也有多次的怀胎,才能孕育无量的生命。如果有人多次的求助于你,而你也能一次次的布施,因为这一次次的布施,便能获得众人的称赞,所得到的福报也就无量无边。布施如同播种,播下的种子愈多,收成也会愈丰富,尤其三宝是众生的福田,若想获得福德,应该好好的耕耘这块良田,必定能功不唐捐,获福无量。」

  火与听了佛陀的开示,深为自己不清净的染污心而惭愧忏悔。

  春天要播种,秋天才能收成;平日要布施,他生才能有好的福报。要怎么收获,先要那么栽!有舍才能得,并且要能欢喜施舍,才合乎四无量心的喜舍净行。

点我:

相关文章

央掘魔罗经--求那跋陀罗

央掘魔罗经--求那跋陀罗

央掘魔罗经四卷 刘宋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央掘魔罗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与无量菩萨摩诃萨俱。及四部众无量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毗...

供养独觉发大愿,出生富贵证不还

供养独觉发大愿,出生富贵证不还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沙弥尼戒经--失译人名

沙弥尼戒经--失译人名

沙弥尼戒经一卷 失译人名      沙弥尼初戒。不得杀生。慈愍群生如父母念子。加哀蠕动犹如赤子。何谓不杀。护身口意。身不杀人物蚑行喘息之类。而不手为亦不教人。见杀不食。闻杀不食疑杀不食。为我杀不食。口...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三卷--鸠摩罗什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三卷--鸠摩罗什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三卷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劝学品第八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欲具足檀那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具足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3、和气四瑞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3、和气四瑞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百业经 遍入尊者--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遍入尊者--堪布索达吉

遍入尊者 ——调化国王 十万眷属 一时,世尊在曼嘎达城。一次,世尊率一千多位大比丘出游,这些大比丘是由外道转入佛门的,在世尊的教化下,大多数都得到了圣果,断除了烦恼,得到了解脱,当时,世尊率众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