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这个经书或这个论藏啊等等,都是能够供养的,就是把经啊,放到佛台上,就像恭敬佛一样恭敬它,这里在《梵网经》当中说“若佛子,常以七宝,无价香华,一切杂宝为箱囊,盛佛经卷。若不如法供养着,犯轻垢罪。”对佛经如果不如法供养的时候,从这个《梵网经》上来看,他是一种犯戒行为,就是犯轻垢罪啊,就是有过失的。

“若经籍损坏,宜速修补,令恒常如新。”

这个佛经啊,读诵时间长了,它可能就损坏了,根据损坏的程度,我们应该赶紧修补,不必要等它没法看了,你才能再想法那是错误的;比方哪个地方不小心撕了个口,或者你用透明胶啊,或者什么情况把它缝补,以免给它口子再扩大了,及时修补及时修补。

“令恒常如新。凡持经像,皆当两手捧至当胸,不得只手携行”

拿佛经的时候,拿佛像的时候是两手拿,两手捧至当胸,一般这个我们在寺院的时候常见,在寺院里上课的时候,我们往往都拿着功课本,拿着功课本背过的那些你就合着,合着都要念心经,大悲咒等等都背过了,背不过的那个你都打开。如果绕佛,你也可以完全拿着这个,绕佛跟着。

你不要跟拿着世间其他的物件一样,就是晃荡晃荡的,叫它在腰以下,那是不如法的。合掌两手捧至平胸,不得只手携行。

“已持经像,不得向人作礼。并不得只手作揖及合掌,但两手捧经,齐眉一举足矣”

假如说你已经拿着佛经,或者佛像了,你见了出家师父也好,见了其他也好,不必要去再给他们磕头,那怎么办呢,就是可以齐眉一举,齐眉一举,就像是给出家人作礼了,因为你拿着经拿着佛像嘛。

“凡敬法,不仅敬经一门”

对于敬法不光是敬经书,还有牵扯很多,哪一些呢“即衣钵锡杖等亦同然”,就是三衣出家人这种衣服、出家人这种衣服,包括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以后啊,受了五戒以后可以搭曼衣了,你们搭曼衣的时候,不是有首偈语吗,应该先举一下然后念“善哉解脱服,波吒礼忏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是吧。

得念这首偈语然后再搭,这就是对法的敬,实际对衣的敬也就是对法的敬,对法的敬不光对经书的敬,对衣,对钵,出家人用的那种钵,出家人用的那种衣服,包括锡杖,这个都是法器,这个都是敬法的内容;包括我们对鱼子啊、钟鼓啊这种法器也应该敬,包括我们的念珠,念珠也是法器是这样。

“而无形无相之法尤多,兹不具列”

那个意思是无形无相的那些法啊,很多很多的,在这里就不列举了。

“常见应赴缁流之经忏,多属伪撰,纵有一二正经,亦烂碎污秽不堪。又近时诸新学家,见佛经渊博,亦间常取而观览,览经时,非仰卧依靠,则卷之若筒,斯之现象,俱非学佛者之所宜”

意思是,除了佛经以外咱恭敬,其他的没说,没说呢,但是列举了很多人,看其他那些外道书籍啊,或者其他世间那种书籍的时候,有的人就是折角,有的人卷起来,有的人直接放在这里啊,我们是不能这样做的;我们对佛经对佛像对佛的一些法器,就是完全按这个敬法这一门来做,来要求这就是敬法的一点。

印光法师文钞·净土法要

 

点我: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学佛要持戒律

宣化上人:学佛要持戒律

从你的哭与不哭,有没有情感,发不发脾气,就能证明你这个人有没有持戒律。◎一九八五年十月廿一日开示我们学佛,学了千经万典,三藏十二部,无论学多久,首先要把情感控制住...

恭请师兄大德为弟子的爷爷回向助念

恭请师兄大德为弟子的爷爷回向助念

弟子的爷爷叫蒋忠愚,今天12点35分往生,他生前得了老年痴呆症。由于我的亲戚长辈朋友,都不怎么正信佛教,都是按村里请人超度的,一往生没多久就给换衣服了,我说没人信...

济群法师:出家意味着什么

济群法师:出家意味着什么

出家意味着什么 出家,不仅意味着外在形象的改变,意味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意味着离开家庭进入僧团,更关键的,是出五蕴的家,出烦恼的家,出三界的家。这需要我们尽形寿...

在求取财富时竟有意外的发现

在求取财富时竟有意外的发现

  佛陀入涅槃五百余年之后,在古印度地区有一位国王,在他所供养的出家人当中,就有一位阿罗汉圣者。  距离不远的地方,还有另一个国家,该国的国王,也以各种美食供养当时印度的婆罗门修行人。这位国王用金...

唐卡开光殊胜瑞象(图)

唐卡开光殊胜瑞象(图)

龙树画院唐卡开光法会,喇嘛们念经时天空出现彩虹伞。(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完德尖措)藏传佛教  唐卡画  ...

印光大师:黄涵之夫人病逝,师开示助念法则

印光大师:黄涵之夫人病逝,师开示助念法则

民国十二年阴历五月廿八日,大师收到会稽道尹黄涵之居士来信,知其夫人病重。大师回信开示说“接手书,知夫人身婴贵恙,已经月余。用药颇难,诸医束手。当此时机,正好用万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