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这个经书或这个论藏啊等等,都是能够供养的,就是把经啊,放到佛台上,就像恭敬佛一样恭敬它,这里在《梵网经》当中说“若佛子,常以七宝,无价香华,一切杂宝为箱囊,盛佛经卷。若不如法供养着,犯轻垢罪。”对佛经如果不如法供养的时候,从这个《梵网经》上来看,他是一种犯戒行为,就是犯轻垢罪啊,就是有过失的。

“若经籍损坏,宜速修补,令恒常如新。”

这个佛经啊,读诵时间长了,它可能就损坏了,根据损坏的程度,我们应该赶紧修补,不必要等它没法看了,你才能再想法那是错误的;比方哪个地方不小心撕了个口,或者你用透明胶啊,或者什么情况把它缝补,以免给它口子再扩大了,及时修补及时修补。

“令恒常如新。凡持经像,皆当两手捧至当胸,不得只手携行”

拿佛经的时候,拿佛像的时候是两手拿,两手捧至当胸,一般这个我们在寺院的时候常见,在寺院里上课的时候,我们往往都拿着功课本,拿着功课本背过的那些你就合着,合着都要念心经,大悲咒等等都背过了,背不过的那个你都打开。如果绕佛,你也可以完全拿着这个,绕佛跟着。

你不要跟拿着世间其他的物件一样,就是晃荡晃荡的,叫它在腰以下,那是不如法的。合掌两手捧至平胸,不得只手携行。

“已持经像,不得向人作礼。并不得只手作揖及合掌,但两手捧经,齐眉一举足矣”

假如说你已经拿着佛经,或者佛像了,你见了出家师父也好,见了其他也好,不必要去再给他们磕头,那怎么办呢,就是可以齐眉一举,齐眉一举,就像是给出家人作礼了,因为你拿着经拿着佛像嘛。

“凡敬法,不仅敬经一门”

对于敬法不光是敬经书,还有牵扯很多,哪一些呢“即衣钵锡杖等亦同然”,就是三衣出家人这种衣服、出家人这种衣服,包括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以后啊,受了五戒以后可以搭曼衣了,你们搭曼衣的时候,不是有首偈语吗,应该先举一下然后念“善哉解脱服,波吒礼忏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是吧。

得念这首偈语然后再搭,这就是对法的敬,实际对衣的敬也就是对法的敬,对法的敬不光对经书的敬,对衣,对钵,出家人用的那种钵,出家人用的那种衣服,包括锡杖,这个都是法器,这个都是敬法的内容;包括我们对鱼子啊、钟鼓啊这种法器也应该敬,包括我们的念珠,念珠也是法器是这样。

“而无形无相之法尤多,兹不具列”

那个意思是无形无相的那些法啊,很多很多的,在这里就不列举了。

“常见应赴缁流之经忏,多属伪撰,纵有一二正经,亦烂碎污秽不堪。又近时诸新学家,见佛经渊博,亦间常取而观览,览经时,非仰卧依靠,则卷之若筒,斯之现象,俱非学佛者之所宜”

意思是,除了佛经以外咱恭敬,其他的没说,没说呢,但是列举了很多人,看其他那些外道书籍啊,或者其他世间那种书籍的时候,有的人就是折角,有的人卷起来,有的人直接放在这里啊,我们是不能这样做的;我们对佛经对佛像对佛的一些法器,就是完全按这个敬法这一门来做,来要求这就是敬法的一点。

印光法师文钞·净土法要

 

点我:

相关文章

这样工作生活一天,所做的功德不可胜数!(附各行

这样工作生活一天,所做的功德不可胜数!(附各行

  寂静法师开示: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这里只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如果这里有一千朵花,可能就会吸引一万只蝴蝶...

《百业经》:(10)豆蔻花──以花供塔生降花雨

《百业经》:(10)豆蔻花──以花供塔生降花雨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巨富施主,娶妻后过着幸福的生活,但美中不足的是一直膝下无子。他们祈祷诸天,后来众缘会合,一位最后有者入了施主妻子的胎中,妻子...

海涛法师:施食对众生帮助真的太大,得度了,脱离

海涛法师:施食对众生帮助真的太大,得度了,脱离

如果准备很少的水米,施食众多的众生能够饱满吗?若持咒或观想,会不会有德行,修持力的问题,而不能使众生得到食物?我想,不是这个问题,不是你的问题,你感到众生很多,本...

正与邪

正与邪

  舍卫国城内的大街上,有一位五官端正的青年,衣不蔽体,神情慌乱的狂奔着。阿难遇见了,叫住他:「年轻人!这样的慌张,有什么急事?」  「尊者!婆罗门说,如果想要生天,必须在十五月圆之日,赤身露体,身擦...

星云法师:不必急着要生活给予你所有的答案

星云法师:不必急着要生活给予你所有的答案

不必急着要生活给予你所有的答案 星云法师 一个旅行者,在一条大河旁看到了一个婆婆,正在为渡水而发愁。已经精疲力竭的他,用尽浑身的气力,帮婆婆渡过了河,结果,...

净空法师:常常把佛像、佛号供养给一切大众

净空法师:常常把佛像、佛号供养给一切大众

我们得到佛法殊胜的利益,怎样报佛恩?怎样报师恩?前面佛教导我们,「当孝於佛,常念师恩」,不是佛把这个法门说出来,我们怎么会知道?不是这些老师历代祖师代代相传,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