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常种三福田敬田恩田悲田

佛法把福分成三种,叫三福田。福田是什么?就是可以生出你有福的缘分叫福田。你这个人有没有福气,有没有福分,就是要看你的“三福田”。怎样得到这个福田呢?首先要恭敬地供养。

首先要供养佛、法、僧。供养佛,比方说我们念经、拜佛、烧香、供水果,这叫供养佛。供养法是什么呢?比方说我们印书,去帮助人家等,都是法施,对不对啊?供养僧,比如供养僧人,供养和尚、尼姑,包括那些高僧大德、弘法之人,还要供养父母亲,供养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如果你是用慈悲心去供养,你就可以得到福报和得到福田。首先告诉你们怎么样得到这块田,如果你不用慈悲心去布施,你得到的是福德,你就没有功德。你做的每一件善事,都具有福和功德,那么怎样能得出你是福德还是功德?是要看你的发心。如果你发心特别好,可以把福德转为功德,听得懂吗?

接下来给大家讲“三福田”。(敬田、恩田、悲田)

第一福田是供养佛、法、僧,这叫敬财,就是恭敬的财,是供给佛菩萨的财。敬财就是恭敬的功德的福田,功德是最大的。

第二福田是供养父母、师父、老师,叫做供养恩田。恩田就是报恩的福田。

第三福田是供养贫困、贫苦、生病的人、残疾的人,是属于悲田。悲田是什么?就是慈悲心供养。

所以有三福田的人就能很快地得到回报。敬田、恩田、悲田称为“三福田”。

如果在心中经常供养父母、庙堂、穷苦的人,实际上在你的心中就种上了三福田。做了这三种布施的人,福分就会随之而来了。有时我们种了福分的种子,如果我们没有给它水,我们没有让它照到太阳,善果会没有完全成熟,但是你有了这个种子,你迟早会发芽的。意思是说,你只要去帮助人家,你早点晚点会得到回报;你只要去供养佛菩萨,你只要去对父母亲孝顺,你早点晚点会得到这个芽——开花结果。

求菩萨而自己没有种三福田的种子,你再怎么求是求不到。而你本身已经有这种布施了,你这个芽已经种下去了,当时你太阳不足,水分不够,但是早点晚点这颗芽会慢慢地长出来的。如果你这个种子种下去之后,你看它还没有发芽,还没有长大,那个时候你去求求菩萨,为什么有些人一求就灵啊?这个人一求财就发财了呢?实际上他过去对人家很好,帮助了很多人,他拜佛,他见庙就拜,他做功德……他想发财,他一求菩萨,“菩萨保佑保佑我,给我点财运吧,让我这个生意做成吧。”“啪”一下生意做成了。因为他求的时候是阳光和水全浇下去了,那么这个芽一下子发开了,边上人一看,“哇,他怎么一求就灵了?我求了一辈子都没灵啊?”因为你没有种子啊,人家有种子种下去了。讲得还不够透彻啊?难道菩萨偏心吗?是人家有种子种在里面啊。所以要明白,福分汇聚善果显前。福分要把它汇总、聚在一起,这个时候,福分越多,你善良的果实才会结果啊。

有三福田的人有什么好处?有三福田,很快就能得到回报。很多人说:“为什么他求就灵,我求就不灵?”第一,他有孝心;第二,他有慈悲心;第三,他懂得感恩心,所以他很快地就会在人间种下什么善就得到什么善果,他心中会有三福田,这个人就属于有福之人。

 

点我:

相关文章

其它:佛教中的“多闻”概念

其它:佛教中的“多闻”概念

佛教中的“多闻”概念 ——佛学与学佛问题的展开—— 马克马斯特大学名誉教授 冉云华 提要为道与为学是宗教研究中的大问题之一,意见颇不一致:有的认为学术可以帮助...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21、慈力王布施血肉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21、慈力王布施血肉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信愿法师:往生小鸟显相来谢

信愿法师:往生小鸟显相来谢

【念佛感应录】往生小鸟显相来谢不久前的某个星期三中午,我和7岁的小孙女净竺刚用完午餐,她就吵着要到公园玩。我家附近有两个公园,较大的是中强公园,较小的是三犁公园。...

海涛法师:家人往生,大的悲心生起,自然小小的感

海涛法师:家人往生,大的悲心生起,自然小小的感

她说她有个女儿得癌症,往生了,四十岁,三个月了。她走以后我就开始念佛,但是我心里还是会很想她,有时候念佛还是会掉眼泪,请告诉我,如何心才会静下来,念佛不会想她?想...

净空法师:得失的现象是什么?缘生缘灭

净空法师:得失的现象是什么?缘生缘灭

《法华经》跟我们讲「十如是」。「十如是」是讲性如是,性是体性,一念心性;相如是,性会现相,相是虚空法界诸佛刹土、十法界依正庄严,相如是。「如是」怎么说法?性如其相...

别以为和尚就是在深山老林中、青灯古佛前,念佛打

别以为和尚就是在深山老林中、青灯古佛前,念佛打

很多初学佛或者是对佛法不了解的人总是对佛法有很深的成见,总是认为学佛的人都是消极避世的,与社会脱节的,这些人为了自己的解脱会离开自己的家庭,躲进深山老林里独自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