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供养这种出家人,就是帮他下地狱

一九七九十一月开示

什么是正法住世?你老老实实去修行,不好虚名假利,不贪供养,就是正法住世。如果每个出家人能持银钱戒,能坐禅,能日中一食,能时刻搭袈裟,严持戒律,就是正法住世。正法住世,也就是时刻依佛所教,躬行实践。

你们看看万佛圣城的出家人,都没有什么贪心,每个人都是默默耕耘,精严戒律,肃恭斋法,发大菩提心。我的愿力是无论到什么地方去,不准末法存在,只准正法住世。

末法,就是佛法跑到末梢上、枝叶上,远离根本了。在末法时期,真假难分,要具有择法眼,才可以分辨清楚。什么是正法?就是不贪名、不贪利、不贪色、不自私。

末法时代的人都是邪知邪见,凡是对的他说不对,不对的他说是对;鱼目混珠,正法现前,他也不认识。所以在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里说:“有教无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竞争人我,尽逐利名。”

至于竞争人我,他倒有本事,例如,跟人竞争造庙。你的庙高七十尺,我便要盖一间七十一尺的;你的庙高七十二尺,我便要盖一间七十三尺的,总要比你的庙高。

他不会去比一比较,这个人的修行,是否比我高?修行,他不去比赛;造庙,他却去比赛。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浪费施主的钱和米,结果领着大家都进了地狱。

竞争造庙,有什么意思?造好后也没有人住,空空如也,多可怜呀!末法的现象就是这样。

还有居士们供养出家人,切记莫生贪心。好像你去护持一个法师,我去护持一个法师,令出家人分开,不能同住修行,这就是破坏僧团。

居士们彼此竞争,单独供养一个出家人,把那个出家人弄得迷迷糊糊,一个人住在小精舍里,无所事事--到头来你有什么功德?

我说的是真话,出家人应该共同住在大丛林,互相用功办道,互相警惕策勉。单独住在小精舍里,愿意不用功,没有人管;愿意吃好东西,没有人管;愿意吃一点肉,喝点酒,都没有问题。

居士们以为这是功德,其实是帮助那个出家人下地狱哩!你的功德跑到那儿去?我说的话都是大家不喜欢听的。

你们应该知道:要供养三宝,应该拥护大道场,应该护持真正修行的地方。不是你占着一个出家人,我霸着一个出家人,这种事并不如法。

我说这番话,很多出家人一定很讨厌。为什么呢?因为他不自在了。在大丛林里,睡觉也不能随便睡,又不能随便吃东西,不能开斋破戒。单独一个人就可以为所欲为。当然,也有些人单独修行,是真正用功的,但目前来讲,这是少之又少的。

为什么居士要单独供养一个出家人?他以为有特别功德,没想到这是破坏和合僧。僧是和合众,就是大家要住在一起修行。你一个人住,怎堪称和合众,跟谁和合?老跟在家人和合,就变成在家人了。

我的话是苦口婆心,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法师不应该是“私家”的,应该是“公家”的。所以金山圣寺、万佛圣城等道场,常常住很多人,大家彼此勉励,劝善规过,不是竞争人我。

为什么要赞己毁人?因为贪图供养。所以劝发菩提心文里说:“举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是何名?”要四位出家人以上合和相处,方称为僧,是和谐共住,无争无执,单独一个出家人不能称为僧。

现在更流行另一种弊病:很多人不单不知道三宝是什么,有些居士还要设立四宝。不是居士们供养三宝,而是要三宝来供养居士。恐怕不久又会发明五宝、六宝、七宝,你看!这不是末法的现象是什么?

 

点我:

相关文章

精华语录

精华语录

(修行篇)1. 若专注受持于一部大乘经典,加上信愿行,可渐渐与佛菩萨相应,如潜心专念《地藏菩萨本愿经》念到和地藏王菩萨感应道交,往生时可蒙地藏王菩萨接引...

传喜法师:放下愚痴 靠近智慧

传喜法师:放下愚痴 靠近智慧

放下愚痴 靠近智慧 我们这个世界,现在这个时代,佛法的弘扬难度是很大的,因为科学越来越昌盛,大家越来越相信依靠于感官,你说不对,但是很难改。像这两天我回来了...

宣化上人:念佛这样回向,功德更大,圆融无碍

宣化上人:念佛这样回向,功德更大,圆融无碍

念佛,应该给众生来回向,不为自己来念佛,要为大众念佛。我念一声佛,就回向这个功德给一切众生,这个功德更大,更是圆融无碍。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以前释迦牟尼佛,带着一...

大智度论里的故事 佛度有缘

大智度论里的故事 佛度有缘

  《大智度论》中有一个公案:有一次,佛和阿难到舍卫城化缘。阿难见到一个非常贫穷可怜的妇女,便祈请佛陀去度化她。  佛陀说:“她与我没有因缘,所以对我没有信心,我没有办法度化她。”  阿难不相信,...

出家人穿粪扫衣的好处(宣化上人)

出家人穿粪扫衣的好处(宣化上人)

怎么叫粪扫衣?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怎么叫粪扫衣?这衣服是怎么样做成的? 这是一般人不愿意穿的衣服,把它丢到垃圾里;那么出家人就到垃圾里边,把这些烂布从垃圾里面的粪...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六回拜師子頻申比丘尼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六回拜師子頻申比丘尼

  到轮罗国迦林城中  参狮子频伸尼妙胜  八德流泉木头生宝  证得入一切处回向  这时,善财童子渐渐次第向南游行,抵达输那国的迦陵迦林城,便周遍推求师子频申比丘尼,有无量人都来告诉善财童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