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可向观世音菩萨祈求婚姻吗?姻缘真的是

问:底下一个问题,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弟子可向观世音菩萨祈求婚姻吗?姻缘真的是前生注定的吗?

答:是!是前生注定的。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可以去祈求。但是有的时候求不应,为什么?非理,不如法,观音菩萨不管你。如果你真正,你是个男生,希望娶到一个好太太,能像文王的夫人太姒一样,将来能够生出圣贤人。不但是荣宗耀祖,而且能够帮助社会安定,帮助世界和平,那观音菩萨就会帮你忙。你没有这种大愿心,菩萨不会管你的,那你就宿世的缘分是什么样的。夫妻是缘,有报恩的,恩爱夫妻;有报怨的,报怨的时候,结婚之后永远不会和睦,会给你带来家庭纠纷;有讨债的,有还债的,总是四种缘。只有懂得佛法的人,无论是哪一种缘,都把它转成法缘,大家在一起学佛,一起共修。过去不善的缘化解了,善的缘也转变成法缘,这个好!现在在家学佛的同修,有几个人懂这个道理?

如果真懂这个道理,学佛同修家庭决定是和睦的,六和敬的家庭。那佛法在这个社会,形象就不一样了,学佛的人家庭真的是美满,这就是弘扬佛法,这就是利益众生。如果学佛的人还是争名夺利,还是自私自利,不但戒律不能持,十善也做不到,这就错了。这样学佛依旧随业流转,灾难来的时候还是不能避免,为什么?你不是真学佛,挂着佛的招牌,没有认真学佛。我们现在把这个事情,学佛的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出家为什么沙弥律仪做不到,在家十善业道做不到,从前人何以能做到?现在为什么做不到?我们研究总结的是,从前人有家庭教育的根,所以他容易做到,现在人没有了。二十几岁、叁十几岁接触佛法,他不善的习气已经养成,断不了,所以都不是认真学。认真学佛,在缘上,佛法是教育,认真学就是天天听课,天天进讲堂,天天学习。

现在佛教的环境,寺庙现在是很多,没有教学,都是法会、经忏佛事,这个不行,这个没有用处。法会是像学校裡面举行一个活动,活动的根还是教学。譬如一个学期举行一、两次学生成绩展览,这就像法会一样,你平常没有真正修功,那个展览是假的,不是真的,不起作用。这个一定要知道!我们道场有一点点小的感应,是长年讲经,天天不中断。我们拿累积的功德,在叁时繫念做为超度的根本依据。你没有这么多人平常的修功,这个超度效果就很薄弱。这个事实有几个人能懂得?有几个人明瞭?凡事都有理,有理必有事,理事搞清楚,你怀疑就没有了。

 

点我:

相关文章

不要让那些真正对你好的人,慢慢的从你的生活&#

不要让那些真正对你好的人,慢慢的从你的生活&#

当你遇到难题时候,告诉自己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不要辜负了美好的晨光。人生路艰难,但是如果你有笑对人生的能力,你就有享受人生的能力。不要让那些真正对你好的人,慢慢的...

宣化上人:皈依三宝有什么好处呢?

宣化上人:皈依三宝有什么好处呢?

三宝,你知道是佛宝、法宝、僧宝。你们要知道,世界上最高贵的,也就是佛宝;最高贵的,也就是法宝;最高贵的,也就是僧宝。再没有比这三宝再高贵的。不但世界上,就是出世界...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14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14

民国王景枬  王景枬,字梓庭,是湖南武冈人。幼年颖悟,科举时,因为制艺有名,跟他交往的多有斐然成章。因为屡试不成功,就归隐讲学,绝不参与乡里是非,世人称赞他。王性情沉厚,人有欺侮的,就说:“有容德...

宣化上人: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宣化上人: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业重情迷是凡夫业尽情空就是佛清心寡欲,不发脾气,不闹情绪,逆来顺受,业就逐渐消失…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业重情迷是凡夫,业尽情空就是佛。佛是业无不尽、情无不空。如何业...

与异性接触,保持正念最为吉祥

与异性接触,保持正念最为吉祥

人生存在这个社会,离不开与人接触,与人交际,也因此人与人之间会产生情感,尤其是与长得帅气或漂亮的异性接触,产生的情感会更强烈,而这强烈的情感背后就是隐藏着淫欲。很...

《释迦佛广传》:三、布施品27、金色国王施舍口粮

《释迦佛广传》:三、布施品27、金色国王施舍口粮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