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愿法师:一个“坏道沙门”往生的故事

【念佛感应录】一个“坏道沙门”往生的故事

释雄俊,俗姓周,是唐朝中叶(约唐肃宗在位年间)之人,世居四川成都。

此人在什么机缘下出的家不晓得,史无所载。他秉性胆勇超人,然而身在佛门,这种胆勇似乎都用在了邪处:别人不敢做的,他敢做;别人不敢说的,他敢说。且此人口才出奇地好,能言善辩。他靠着伶牙俐齿四处讲法,从信众供养聚敛了大量的钱财;可这些钱都被他用在了破戒的事情上。时间既久,渐渐整个蜀地佛门中人都知道了这个不净说法的释雄俊,僧人们都很鄙视他,都认为他就是经上说的“坏道沙门”。他还曾经还俗,在军队做过一名士兵。后来兵败,为了逃难,又披上了僧衣,回到寺院里。僧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生怕因和这样的人来往而损伤自己的名节。

一个偶然的机缘,释雄俊读到《观经》上说,念一声佛能灭五十亿劫生死之罪,不觉喜从心生,心自念言:“幸好有这个法门,总算找到可以依赖的了!”此后他每次破戒造业后,就随口念佛;然而他的念佛,可说完全是有口无心的,有时想起,有时又忘记,如同唱戏的人唱着好玩一般随口念念罢了。

唐大历二年(767年)二月初五,释雄俊突然暴亡,迷迷糊糊间,魂游阴间,阎罗王突然开口和他说话:“这次抓你来,确实是误抓了你。但你已造的恶业,积累得实在太多了,今天要让你略微经受一下地狱泥淖和火烧之苦,给你点教训!”说完即刻下令让牛头狱卒驱赶他到地狱。

释雄俊被强行拉到地狱门前,他一边竭力抗拒,一边高声呼喊:“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便能灭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我释雄俊再恶也还没有造五逆十恶之罪;若论念佛,不知道念过多少声了,佛语足可凭信,哪里还有让我再受地狱之苦的道理!”他声嘶力竭地大叫,使劲挣脱。几个狱卒见他抗拒得这般激烈,于是也不敢凌加威逼,便把释雄俊说的话上报给阎罗王。

阎罗王即刻召释雄俊过去,对他说:“你平日念佛,本无深信之心,我知道得清清楚楚。虽然如此,你的身口二业毕竟种了念佛解脱之因,我这次就放你还阳。不过,你回去之后,必须励心改悔,重新做人!”释雄俊由此还回阳间。

大难不死的他,在这之后,常常和认识的人讲述这段魂入地狱的经历。喜欢开玩笑的人说他是地狱漏网之人,他回应道:“不要再开玩笑了。从这以后,我真的知道错了,也知道了阿弥陀佛大悲救度,的确是真实不虚!”

再后来,释雄俊来到成都郡南的西山上,果真浣涤俗情,整肃身心,诚意正心,专事念佛。

大历四年(769年)三月初七,释雄俊过去的七个朋友到西山看望他,雄俊很高兴地对他们说:“我往生的时间正好在今天,你们居然这么赶巧,大概是佛安排你们来托付一件事给你们吧。你们回去之后,如果见到城中认识我的人,请告诉他们:‘释雄俊,那个曾经的坏道沙门,因为念佛的功德,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他日,可不要再说此人乃地狱漏网之人了。’”

正谈笑间,释雄俊就在七人众目睽睽之下,潇洒自在地往生西方净土了!

(根据《净土往生传》《宋高僧传》 宗道法师记)

按:

坏道沙门释雄俊,破戒敛财无净行;

出家还俗复出家,人人畏避心嫌厌。

有缘得遇念佛法,为求心安侥幸念。

一朝业现入地狱,忽忆所读净土文,

以理质问阎罗王,王亦哑口不能辩;

终免地狱百般苦,回阳始悟昔谬见。

精进念佛两年余,预知时至莲台现。

佛号诚然不思议,散心称念不唐捐。

要做地狱漏网人,还须乘佛大悲愿。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中所说的【轮回】是什么意思?因果轮回呢?

佛教中所说的【轮回】是什么意思?因果轮回呢?

轮回(佛教解释)  轮回又称流转、轮转、生死轮回,意思是众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死不已,像车轮一样转动不停,循环不已。佛教其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不寻求“解脱”,即永远在“六道” (天、人、阿修罗...

永海法师:持戒的意义

永海法师:持戒的意义

持戒的意义 《中阿含经》四二经 白话: 阿难在黄昏的时候,从禅坐起,来到佛前,他稽首礼足,退坐一旁,请问佛陀 :「佛陀 ! 持戒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佛陀...

净空法师:往生到极乐世界决定一生圆满,一生证得

净空法师:往生到极乐世界决定一生圆满,一生证得

我们看到极乐世界,佛天天在说法、天天在教学,「故应发愿往生」。我们想学佛,不能不学经教,学经教到哪里学最好?极乐世界最好,阿弥陀佛亲自教给我们。「礼觐听法,依法修...

根据《华严经》所整理的有关财富、健康、相貌的发

根据《华严经》所整理的有关财富、健康、相貌的发

每次念佛后至诚恳切的读一遍下面的发愿文,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愿得一切妙宝、资具,随众生所欲,雨一切财宝,令一切众生满足圣财。...

宣化上人:佛入涅槃之后,这就是你们的师父

宣化上人:佛入涅槃之后,这就是你们的师父

《佛遗教经浅释》◎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A2.正宗分(分二)B1.明共世...

蕅益大师:戒无定慧,犹克善果 定慧无戒,必落魔

蕅益大师:戒无定慧,犹克善果 定慧无戒,必落魔

示广戒无量法门。不出三学。一往戒定属缘因。慧学为了因。实三学之中。三因圆具。又次第则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后后胜前。推本则戒无定慧。犹克善果。定慧无戒。必落魔邪。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