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愿法师:一个“坏道沙门”往生的故事

【念佛感应录】一个“坏道沙门”往生的故事

释雄俊,俗姓周,是唐朝中叶(约唐肃宗在位年间)之人,世居四川成都。

此人在什么机缘下出的家不晓得,史无所载。他秉性胆勇超人,然而身在佛门,这种胆勇似乎都用在了邪处:别人不敢做的,他敢做;别人不敢说的,他敢说。且此人口才出奇地好,能言善辩。他靠着伶牙俐齿四处讲法,从信众供养聚敛了大量的钱财;可这些钱都被他用在了破戒的事情上。时间既久,渐渐整个蜀地佛门中人都知道了这个不净说法的释雄俊,僧人们都很鄙视他,都认为他就是经上说的“坏道沙门”。他还曾经还俗,在军队做过一名士兵。后来兵败,为了逃难,又披上了僧衣,回到寺院里。僧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生怕因和这样的人来往而损伤自己的名节。

一个偶然的机缘,释雄俊读到《观经》上说,念一声佛能灭五十亿劫生死之罪,不觉喜从心生,心自念言:“幸好有这个法门,总算找到可以依赖的了!”此后他每次破戒造业后,就随口念佛;然而他的念佛,可说完全是有口无心的,有时想起,有时又忘记,如同唱戏的人唱着好玩一般随口念念罢了。

唐大历二年(767年)二月初五,释雄俊突然暴亡,迷迷糊糊间,魂游阴间,阎罗王突然开口和他说话:“这次抓你来,确实是误抓了你。但你已造的恶业,积累得实在太多了,今天要让你略微经受一下地狱泥淖和火烧之苦,给你点教训!”说完即刻下令让牛头狱卒驱赶他到地狱。

释雄俊被强行拉到地狱门前,他一边竭力抗拒,一边高声呼喊:“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便能灭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我释雄俊再恶也还没有造五逆十恶之罪;若论念佛,不知道念过多少声了,佛语足可凭信,哪里还有让我再受地狱之苦的道理!”他声嘶力竭地大叫,使劲挣脱。几个狱卒见他抗拒得这般激烈,于是也不敢凌加威逼,便把释雄俊说的话上报给阎罗王。

阎罗王即刻召释雄俊过去,对他说:“你平日念佛,本无深信之心,我知道得清清楚楚。虽然如此,你的身口二业毕竟种了念佛解脱之因,我这次就放你还阳。不过,你回去之后,必须励心改悔,重新做人!”释雄俊由此还回阳间。

大难不死的他,在这之后,常常和认识的人讲述这段魂入地狱的经历。喜欢开玩笑的人说他是地狱漏网之人,他回应道:“不要再开玩笑了。从这以后,我真的知道错了,也知道了阿弥陀佛大悲救度,的确是真实不虚!”

再后来,释雄俊来到成都郡南的西山上,果真浣涤俗情,整肃身心,诚意正心,专事念佛。

大历四年(769年)三月初七,释雄俊过去的七个朋友到西山看望他,雄俊很高兴地对他们说:“我往生的时间正好在今天,你们居然这么赶巧,大概是佛安排你们来托付一件事给你们吧。你们回去之后,如果见到城中认识我的人,请告诉他们:‘释雄俊,那个曾经的坏道沙门,因为念佛的功德,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他日,可不要再说此人乃地狱漏网之人了。’”

正谈笑间,释雄俊就在七人众目睽睽之下,潇洒自在地往生西方净土了!

(根据《净土往生传》《宋高僧传》 宗道法师记)

按:

坏道沙门释雄俊,破戒敛财无净行;

出家还俗复出家,人人畏避心嫌厌。

有缘得遇念佛法,为求心安侥幸念。

一朝业现入地狱,忽忆所读净土文,

以理质问阎罗王,王亦哑口不能辩;

终免地狱百般苦,回阳始悟昔谬见。

精进念佛两年余,预知时至莲台现。

佛号诚然不思议,散心称念不唐捐。

要做地狱漏网人,还须乘佛大悲愿。

 

点我:

相关文章

金易明教授:女性与佛教的关系问题应提到思想史的

金易明教授:女性与佛教的关系问题应提到思想史的

女性与佛教的关系问题应提到思想史的高度 (金易明 上海佛学院教师) 导语:女性在佛教信徒中占有绝对多数的现实,与女性在佛教出家僧团中的从属性地位之间,其落差之...

传喜法师:了解佛法的功德利益

传喜法师:了解佛法的功德利益

了解佛法的功德利益 我们自己是佛教徒,要自我了知,了解佛法的功德利益,这你心里面就暖洋洋的。请问刚才在雪地里站着等师父心里有没有暖洋洋的?(众答:有)。现在...

蕅益大师:妙圆尊者往生传

蕅益大师:妙圆尊者往生传

妙圆尊者往生传(并赞)尊者妙圆。讳如会。燕都谭氏子。世袭万户侯。幼茹素。三十九岁出家。誓行头陀。胁不着席。前后共然六指。烧顶炼臂无算。初至南方。唯事苦行。牛头住持...

净空法师法语:供养佛菩萨的形像的意义

净空法师法语:供养佛菩萨的形像的意义

1、因断不了,但是缘自己可以控制。我们阿赖耶识里什么因都有,我们今天发个愿,要佛的这个因,给它加增上缘。我们信佛,发愿往生,念阿弥陀佛,这就是给极乐世界这个因,把...

其它:太虚大师的佛教观

其它:太虚大师的佛教观

太虚大师的佛教观 编辑:李明友 来源:南普陀在线 内容提要:本文以二十年代关于宗教问题的争论为背景,论述了太虚大师有关宗教、佛学与文化的关系,中国佛学的特色...

净空法师:赞叹你的、毁谤你的,都是恩人

净空法师:赞叹你的、毁谤你的,都是恩人

修是修正,行是行为,修行就是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如果真修,天下太平。大家把这个修行以为我多念几部经,多念多少声佛号,就修行了,行为、念头完全没有改过来,那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