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仰信佛言,急求往生

原文:乐邦教主,弥陀世尊,济度无方,津梁罔测。在因发四十八种之大愿,得果摄十方九界之有情。故致川流波赴,同归净域,海纳空含,悉证真常。上之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之大权菩萨,下之则鹦鹉八哥,地狱饿鬼之具缚凡夫,若具真信切愿,无一不蒙摄受。以其由己信愿,感佛慈悲,仗威神力,直出五浊。既生净土,托彼胜缘,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故得顿断烦惑,速登觉岸。古德所谓余门学道,如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往生,似风帆扬于顺水。其慈隆即世,悲臻末劫,虽圣有所不识,在凡又何能名。恳祈诸人,仰信佛言,急求往生。

参考译文:极乐世界教主,弥陀世尊,济度众生没有固定的方式,威神慈力不可测度。在因地发四十八大愿,果德摄十方九法界有情。所以导致百川万流奔赴,同归净土,如大海纳受虚空含摄一切众生,悉证真常。上,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大权菩萨;下,则鹦鹉八哥,地狱饿鬼具缚凡夫,如果具足真信切愿,无一不蒙摄受。因为这是由自己的信愿力,感佛慈悲,仗威神力,直接出离五浊。既生净土,依托极乐世界的胜缘,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故得顿断烦惑,速登觉岸。古德所说:“余门学道,如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往生,似风帆扬于顺水。”这其中的慈力隆被当世,悲心直达末劫,虽然是圣人,还有所不知,凡夫又如何能够说出来。恳祈诸位,仰信佛言,急求往生。

——如诚法师译

 

点我:

相关文章

宏满法师:人生需要宽容社会才有和谐

宏满法师:人生需要宽容社会才有和谐

一、包容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时光流逝,岁月如梭,转眼间不知不觉学佛三十年了,然而感觉到学佛成就微不足道,惭愧之余,不禁彷徨,道业何在?德行微薄,何能度众生呢?佛教的...

福从哪里修?从孝养父母

福从哪里修?从孝养父母

1、中国文化用一个字来说,是“孝”文化,这是全世界没有的。那个孝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这个意思就是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不能分割。如果上一代跟下一代分了...

净空法师:把全世界都给你,你死的时候一文都带不

净空法师:把全世界都给你,你死的时候一文都带不

我非常感激章嘉大师,我向他老人家请教的时候,他没有保留,真的,把这桩事情教给我,看破、放下。看破是观,我们现在学的六观,放下是前面学的五止,止是放下,观是看破。看...

信愿法师:云何临终十念成就,即​得

信愿法师:云何临终十念成就,即​得

【决定往生语录】云何临终十念成就,即得往生第六段文是智者大师在《净土十疑论》所开示的第八疑。这个问答,道理非常的重要,所以在昙鸾大师所著作的《往生论注》,在《安乐...

传喜法师:应当依智慧住,依佛性住

传喜法师:应当依智慧住,依佛性住

应当依智慧住,依佛性住 我们人的业力就是只看到我们自己,只知道自己的存在,而忽略了外显的山河大地、有情无情和我们是同体的。我们执着于自身的生命现象,忽略了一...

你可以不生气,如何化解和对治瞋心

你可以不生气,如何化解和对治瞋心

瞋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负面心理,通常所说的生气、憎恨、愤怒等都是瞋心的表现。与其他不良心理相比,瞋心的破坏力更强,它不仅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