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愿法师:众生念佛,即得往生。此是仗佛愿力,非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周克复《净土晨钟》开示:众生念佛,即得往生。此是仗佛愿力,非众生之自力,自力难成,仗佛易就故也(二)

我们从《净土晨钟》这一本书,以及许多净土的著作里,知道启信与临终这两点,在净土法门来讲都很重要。所以师父很鼓励大家,发心参与助念团为人家助念。因为当你现在发心为人家助念,所有让你助念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都感念你为他临终助念,他一定护佑你,而且你将来临终的时候,他会随着阿弥陀佛,现前来迎接你。所以你如果助念一百个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当菩萨,将来你临终的时候,至少就有一百零三位佛菩萨来接引你。想看看一百零三位佛菩萨,来接引你,一大堆的佛菩萨,要接引你一个人,到西方极乐世界,肯定没问题对不对?师父常常讲用绑架的,把你绑到西方极乐世界,用抬的都把你抬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抬你的右手,观世音菩萨抬左手,大势至菩萨抬右脚,觉明妙行菩萨抬左脚,就把你抬到西方极乐世界了,你还不往生对不对?所以要常常发心,而且你为人家助念这个善因,将来临终得人助念的善果,这是因缘果报。

我们来看《净土晨钟》这一段话,首先周克复居士对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做最简单的解释,「阿者,无也;弥陀者,量也」,所以阿弥陀就是无量,「阿弥陀佛者,无量觉也」,佛就是觉也。佛就是一个觉悟的人,佛就是一个觉醒的人,我们凡夫众生与佛的差别,就是我们凡夫众生是迷昧的人,佛是觉悟的人。所以每一位诸佛如来,都是从凡夫修成的。因此今天我们每天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们要觉悟,如果每天念南无阿弥陀佛,还迷迷糊糊,还不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追求世间的五欲,甚至进入佛门,来追求人天果报而已,那你根本就没有觉悟。念佛本来就是为了要成佛,古德说念佛本来为了要成佛,结果有人念佛不是为了要成佛,是求人天的福报。现生能够福禄康宁、平安顺遂,现生能够心想事成、成功发达。古德就譬喻,这样犹如拿一块黄金,去跟人家换一支棒棒糖来吃,实在是太可惜了。现在黄金很值钱对不对?一块黄金去跟人家换一支棒棒糖,这样不是很傻的人吗?可是这样很傻的人,在佛教徒里面到处都是。很多人不求往生成佛度众生,求人天的果报而已,求夫妻的婚姻幸福,求孩子乖巧听话,求身体健康,求事业发达,求心想事成。然后对于往生成佛,一点兴趣都没有。这个就是只求花报不求果报。那么你去看中国净土宗祖师的著作,都鼓励我们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很少鼓励我们求现前的果报,为什么?因为现前的果报是花报,将来的果报是果报。花报是现前的利益,消灾免难、增福延寿,果报是往生净土,成就菩提。有果报一定有花报,也就是师父经常譬喻的,有稻米一定有稻草。有果一定有花,水果树如果结成果,一定是先经过开花。有了稻米当然一定有稻草。所以现前的利益,事实上你不必求,为什么?因为你不修因,也不能得到果报,所以求也求不来。如果有果报,花报不必求自然有。你有果报了,当然就有花报,有果实就有开花。因此一个真正学习净土法门的人,要从祖师的著作当中,了解到求究竟果报,往生成佛的重要。因为成佛才是我们学佛的真正究竟目的,念佛成佛,真实不虚。阿弥陀佛发愿,不是要让你在念佛之后,人天享受五欲的乐趣,不是。阿弥陀佛用这一句名号,要救度你的意义,是希望你念佛成佛。因为每一个成佛的人都知道,每一个众生都有佛性,而且念佛可以成佛。而且念佛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是最为快速,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所以你如果念佛,一心一意只为求西方极乐世界成佛,然后成佛之后,就是为了要度众生,你这样的心念佛就是菩提心发,与阿弥陀佛的本愿名号相契相应。现前的消灾免难、增福延寿,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福禄康宁、心想事成,这一些利益你不必求,自然而然就会有。

所以你要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所以一定要觉悟。念佛不觉悟,还每天迷迷糊糊追求五欲,对于自己生死也漠不关心,看到人家死了,也没有警惕心。死亡这一件事情如果用轮的,有一天也会轮到自己对不对?所以要有无常观,这是最基本的觉悟。因为我们经常去为人家助念,看到亡者躺在冰柜里,或躺在棺木里,就要想有一天我也会这样,躺在冰柜里,躺在棺木里。如果那一天到来,我要魂归何处?我的神识将会归宿在哪里?如果你临终,不是阿弥陀佛来接引你,是阎罗王来接引你,你就会哭死了对不对?你现在下定决心,一生念佛就是为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度众生。你现在就属于阿弥陀佛的人了,你不是属于阎罗王的人,记住!什么地方都不去,只去西方极乐世界。那这样你这一份心的力量,在你神识离体,临终的时候这一股力量,就会引导你的神识,迈向西方极乐世界。

来跟着师父在阿弥陀佛的佛前发愿好不好?好的人请合掌,然后注视着阿弥陀佛庄严的圣像,内心是恭敬诚意的,一心一意发愿,这一生一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慈悲在上,弟子信愿,真诚发愿,此生此世,一定念佛,往生净土,一生不变,决不退心。从平生,到临终,一生念佛,绝对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弟子信愿,这一生哪里都不去,就只要去西方极乐世界。弟子信愿,这一生什么都不念,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上来所发心愿,出自内心真诚。请阿弥陀佛明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感恩阿弥陀佛。」

请放掌。刚刚你们跟着师父在佛前这样发善愿,那你就已经是觉悟了,已经是觉醒了。什么都不要,只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哪里都不去,就只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什么都不念,就只念南无阿弥陀佛,那你怎么会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现在已经是西方极乐人,身虽在娑婆,心已登极乐,所以你现在已经是地狱除名了,净土挂号了。你在净土挂号了,那你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了。所以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持着你的莲台来迎接你对不对?请问大家你莲台要黑白的,还是要彩色的?彩色的,黑白怎么好。黑白看起来不漂亮。请问你的莲台是要大台的还是小台的?大台的。请问你的莲台的光明,是要小小的还是要大大的?大大的。

「无量有二义:无量寿,体也;无量光,用也」。周克复居士在《净土晨钟》,把无量分为无量寿与无量光,这是根据《阿弥陀经》,世尊对阿弥陀佛名号的解释。用无量光明、无量寿命,来解释阿弥陀佛名号的一切意义,事实上阿弥陀佛的名号有无量义,不是只有无量光、无量寿而已。无量的光明是作用,无量寿命是法体,为什么阿弥陀佛要以无量的寿命作为法体?因为众生无尽故,佛的救度也无尽。如果阿弥陀佛很快入涅盘,那么涅盘之后的众生,就没有因缘得受阿弥陀佛愿力的救度。所以阿弥陀佛的寿命必须是无量,也就是永生不死,永永远远的不入涅盘,永永远远的救度三时的众生,过去、现在、未来。如果阿弥陀佛住世广度众生,很快就入涅盘,涅盘之后的众生,就没有办法仗佛愿力得度。所以阿弥陀佛这一位佛是十方三世诸佛如来的本师本佛,所有十方诸佛之中愿力第一,所有十方诸佛当中救度第一,所有十方诸佛之中辛苦第一。阿弥陀佛最辛苦,因为他要度千千万万,无穷无尽的芸芸众生,愿力救度是时节无穷。

 

点我:

相关文章

《安士全书》:天帝皈依佛法得免驴胎的故事

《安士全书》:天帝皈依佛法得免驴胎的故事

得免驴胎《法句喻经》 昔有天帝释。五德离身。自知命尽。当生陶家。受驴胞胎。甚大愁忧。自念三界之中。济人苦厄。唯有佛耳。驰往佛所。稽首伏地。至心归依佛法圣...

《百喻经卷下》:77、构驴乳喻

《百喻经卷下》:77、构驴乳喻

  《百喻经卷下》:77、构驴乳喻  译文:  从前,边远国家的人不认得驴,听说驴乳甚美,也都没有尝到过。当时一些人得了一头公驴,想捋挤牠的乳来尝尝,便争着将牠捉住。其中有捉头的,有捉耳的,有捉尾...

掌握命运的十大玄机,方能究竟改造命运

掌握命运的十大玄机,方能究竟改造命运

【一命】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这里的“命”指的就是先天之命。芸芸众生,各司其命,从文还是从武?做脑力工作还是体力工作?搞经济发达还是抓政治资源?自己当老...

一切众生都修持佛法

一切众生都修持佛法

  一切众生都应该勤奋的修持佛法、布施功德,广泛种下善良的因缘啊!  舍卫城中有一家缙绅望族,某一年他们家产下一个婴儿,长得非常可爱,特别的是,他一出生手掌中就各握着一枚金币。  他的父母看了,认...

《百业经》:本师,两世引导亲眷证果(75)

《百业经》:本师,两世引导亲眷证果(75)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宣化上人:人在命终时,为什么要请僧人或亲友来助

宣化上人:人在命终时,为什么要请僧人或亲友来助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见有临终劝念佛 又示尊像令瞻敬俾于佛所深归仰 是故得成此光明如果见到临终的众生,劝导念佛,使他可以往生西方世界或东方世界。有人说:“那么,我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