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孤独长者以十一两黄金,使浪荡儿子回头证入圣果

求财证果:给孤独长者以十一两黄金使浪荡儿子回头证入圣果

《法句经》的故事:

给孤独长者是佛陀最虔诚的俗家弟子之一,但他的儿子卡拉,从来没有想过应当见佛闻法,对出家僧众也无恭敬之心,长者屡屡规劝、开导,他都听不进去。

有一天长者心想:“如果我儿以此邪知邪见来虚渡此生,死后必下无间地狱无疑,这样对他实在可怜,而我这做父亲的也未尽教养之责。世上除了证果的阿罗汉和具足佛知佛见的人外,没有一个人不‘向金钱看’的,经云:‘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我当先以金钱来转变他的心。”

于是长者告诉儿子卡拉说:“今天你到寺庙去受八关斋戒,回来我给你一两黄金。”卡拉睁大着双眼说:“真的吗?”“真的。”父亲肯定的答道。儿子有些不敢相信,又连续问了两次,父亲都斩钉截铁的予以肯定。重赏之下,卡拉毫不犹疑地立刻到祗树给孤独园受持了一天的八关斋戒,并选了一个最舒适的地方,心想:“只要在这儿熬过一天,回去就有一两黄金可赚,天下再没有这样便宜的事了。”他也不去听佛讲经说法,只是整夜睡觉。清晨睡醒,就立刻回家向父亲领“赏”。长者问道:“有没有受八关斋戒?”“有。”“很好!肚子一定饿了,先吃早餐吧!”长者赶忙叫人备了一份早餐送到儿子面前,卡拉心里只惦记着那一两黄金,他把食物推到一旁,迫不及待的向父亲问:“你给我的一两黄金呢?”长者于是取出一两黄金,儿子这才一手接了黄金,一手又把食物拿过去吃了。

不久,给孤独长者又对儿子卡拉说:“我的儿啊!如果你能去听佛陀讲经说法,把你记得的一句一偈,回来念给我听,我给你十两黄金。”卡拉听后立刻答应了,急忙赶去见佛陀,佛知他是为了十两黄金而来,就讲一些必须专心听才能听得懂的法。卡拉为了十两黄金的缘故,可说是“万缘放下,一念提起”,很用心地将佛陀所开示的法听得仔仔细细,一字不漏,终于,卡拉豁然得悟,证入初果。

翌日,佛陀与比丘众到长者家接受供养,卡拉也在行列之中,长者见到自己的儿子,不知他已证入预流初果,只是心里觉得:“我儿今日容光焕发,光鲜耀目。”卡拉心里也在想:“父亲今日千万不要当着大家的面给我十两黄金,这是惭愧之事。”

给孤独长者供养佛陀及比丘众,卡拉默默地低头吃斋,不料长者突然取出十两黄金送到卡拉面前,不等卡拉开口,便道:“我儿啊!我曾答应你听佛陀讲经说法,给你十两黄金,诺!这就是你要的十两黄金。”卡拉说道:“父亲,我今见钱,心已无贪。”“拿去!这是你的钱!”卡拉连连推辞,心中丝毫没有拿取那些黄金的念头。

长老顶礼佛陀说道:“善哉,世尊!今日我儿容光焕发,法喜充满。”佛陀佯作不知其意:“此话何义?”“善哉,世尊!昨日我用一两黄金让我儿卡拉到祗树给孤独园受持一天八关斋戒,回来后,他未拿到钱而不肯吃饭。今日我用十两黄金让他听佛讲经说法,现在我给他十两黄金,他却不取,这真是不可思议。”

佛陀微笑而言:“善哉,善哉。给孤独,今日你儿卡拉所得到的,比起大地、欲天及一切梵天所具珍宝资财,皆不及卡拉所得预流初果须陀洹道之殊胜!”

省思:

任何一个人学佛,在最初都是有所求,从有所求入门。《华严经》云“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若对方暂时不能接受佛法,只求人天善报,那就给他讲能接受的善法。等他能接受佛法了,就给他讲适合他理解的佛法。当修学到一个境界之后,理明白了,事实真相搞清楚,他那个求的念头就没有了,修行的境界就往上提升。所以无论求财,求姻缘,求子求女......只要理由正当,佛菩萨、天龙护法等善神都会给予帮助。我们也不要排斥合理的诉求,有所求是修行的第一步。

“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这是我佛慈悲,为根器浅的薄福众生,开启的方便之门啊!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临命终时能够听到佛菩萨名号是最有利益

净空法师:临命终时能够听到佛菩萨名号是最有利益

【世尊。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我观如是辈人。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寻即解脱。】这一段经文告诉我们修善之...

广钦老和尚:世俗人得富贵的,是过去生中布施的功

广钦老和尚:世俗人得富贵的,是过去生中布施的功

世俗人得富贵的,是过去生中布施的功德来的。今生享受福报,若没有无常的磨难,和种种的挫折来刺激,便会沉迷下去,不知醒悟。如果不知道再以福布施,种来世人天的因,等到福...

淫近杀,一个我中学女老师的真实故事

淫近杀,一个我中学女老师的真实故事

不得不再提起淫近杀这个话题,我中学时有个地理女老师,大学刚毕业,年轻漂亮,很有才华,可不知为什么这样一个众人眼里,优秀的女人,竟然暗中做了别人的小三。那是在九几年...

梦参法师:佛法与生活

梦参法师:佛法与生活

佛法与生活 演讲/梦参老和尚 整理/王俊淇 王雷泉教授引言 各位善知识:复旦大学从2007年开始举办“复旦佛学讲坛”。今天是第十六场,下午还有如瑞法师的第十七...

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即使一个非常宽容的人,也往往很难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恶意诽谤和致命的伤害。但唯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才能赢得一个充满温馨的世界。释迦牟尼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

达真堪布:天天诵经、打坐,是不是在修持善法还要

达真堪布:天天诵经、打坐,是不是在修持善法还要

佛说一切善,根本为信解。大慈大悲的佛陀告诉我们:“一切善法的根本就是信解。”善法是安乐的因,有善法就有安乐。若是你想获得安乐,就要奉行善法。这个根本是什么?就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