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显法师:心净土净【第六讲】

助念在净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助念的重点就是要让亡者提起正念,一心念佛。凡是会障碍他往生的或是让他失去正念的外缘,都要帮他避掉,注意的细节包括室内电话、家人及助念者的手机,甚至家里的宠物……等等,乃至助念者的海青、家人衣服,都不能够去碰触到亡者,包括吹电扇,这些都不行的。所以在处理往生的事情上是要相当地谨慎,就如同打仗一样,进入了红色警戒,可以算是佛门中比任何法会都还慎重处理的事情。法会里板眼敲错了,唱腔唱错了还可以重来。

亡者临终时万一不能往生到净土,那可不能重来,再重来那就不晓得要多久了。所以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用慎重的心态处理,这就是中国人讲的「慎终」,也就是对于在处理临终状况是相当慎重的。如果是会障碍他往生的缘,或是家亲眷属,或是亲朋好友,都先不要通知他,这件事情不能搞人情。助念前,要事先告诉临终者说:「你要往生了。」让他知道,好有心理准备,让他心能够安下来,不要害怕。跟他说:「你现在只有一个依靠,就是念佛。」不用跟他开示六道轮回。因为你一讲有天道,他一想天道就生天去了。他想地狱就直接地狱相现前,所以不用跟他讲经教。直接就告诉他:「你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跟着我念佛,然后阿弥陀佛会来接引你,你就跟着佛到他那里去就对了。」不用管临终者是好人还坏人,即使是坏人,但能念佛即是善人,因为他在念佛的时候他不坏,净土宗是「只带旧业不带现行」。所以很重视助念这件事情,因此请来助念的单位要请「如法」的。

现在有些助念单位加入了《弟子规》在里面,所谓加入《弟子规》意思就是掺入世间法,他也不管请回来的亲戚会不会障碍亡者往生的大事,他们一昧地坚持去找这些障缘,他所用的理由是因为依照《弟子规》。他们用中国古代世间那一套,如果是妈妈要往生,他要你请你舅舅亲戚们都要回来。这是中国人旧有的习俗,以前请舅舅回来看,是担心亡者是被害而亡。这次请助念遇到这情况,跟他们沟通后,告诉他:亡者学佛三十几年不希望人家来障碍她,也请不要引《弟子规》那套,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助念。

所以大家要知道,《弟子规》这书没有什么不好,教教小孩日常生活起居规矩,但是他错用在于助念当中,这就会对于往生者造成障碍。那是这次周静芳居士确实有把握往生净土,换作其他人,那就不堪设想了。所以透过这件事情就让大家知道,学佛的人要有智慧,不可愚昧地盲从于世法,甚至用世法来障碍修学佛法,或障碍佛法的弘扬,甚至障碍众生往生净土这么重要的时机,这已经不是行孝道,而是不孝。

所谓「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世间人讲的都是事相上的,根本达不到目的的事相,叫无益的行为。万一你按照《弟子规》去做世俗那一套,真请了家亲眷属回来,他把助念的人都赶走,他去找其他的宗教,助念发生了障碍,那就麻烦了,甚至听过,学佛的人自己临终业障起现行而不要念佛的,连自己都有可能犯业障,何况你还帮他找不好的因缘来。世间人一看到自己想念、贪爱的人,他马上就起情执,就会贪恋这娑婆世间,这下他出不了轮回了。那么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机会,就因为这一念的愚痴,就错失掉了。这是这次亲自遇到的经验。

《弟子规》这本书里面的内容是不错,适合教世间小孩子。但是现在佛门错用之甚、错解之甚,错用到这种程度,真是很离谱!精舍没有这些世间法混杂在其中,精舍提供的是最纯正的佛法,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说法就是对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佛法是相当圆满的,根本不用再夹杂世间法,只学佛法就够了。佛教弟子看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大家都有成佛的因缘,不是不孝顺的人,所以不需要学世间法,没有必要再起世间意。《弟子规》的错用导致临终助念有障碍,临终助念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因为临终者无始劫来的冤亲债主及业力,再加上他这一生的善恶、所接触到的环境,所落的印象都会在他眼前现形,在这么多困难的状态下,要保持临终时能够提起正念,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又找来这些家亲眷属给他增加障碍。

在助念时,莲友坐在最前面,家亲眷属退到后面去坐,因为不要让家人去障碍他,也不要让临终者来挂念你。因为众生对亲人都带有极重的妄想、分别、执着,一旦遇到这些恶因、恶缘,或是临终者所执着的太太、小孩,或是孙子,他都会生起一种很无奈又贪恋的心,这样会影响他发心念佛求生净土,根本没有办法成就。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晓得,对于助念一定要慎重其事,一定要用佛法的方式,不能用世间在家人的方式。

好在周居士有工夫,只能用道悦禅师讲的话:「若非本事大,几乎落他手。」幸好周居士在世的时候就有把握往生净土,她常说:「我不用你们来助念,说实话,你们来助念是来跟我结缘。等到你们来助念那都太慢」。

因为距离她断气到助念团来,相差了一小时。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完全依靠助念,平日就要用功。很多同修都很害怕自己临终时没有人助念,别这么没信心,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发在那里,绝对不会打一句妄语。凡具信心者皆得往生,「信」者,信有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助念是不得已而为之,那只是助缘,不是正因。也有透过助念而没有往生净土的,但是起码可以不堕恶道,那当然也有透过助念而往生的。所以要对自己有信心,对于净土法门要有信心,不要想:没关系,到时候再让人家来助念,或是再去做三时系念超度法会,千万别道听涂说,以为做法会可以超度多少众生到极乐世界去,自己修行就能懈怠一点。老实告诉你,想要依靠法会来超度你,很难,因为超度的人不一定是真正有工夫。要是有福报能遇到龙裤国师,那当然没有问题,龙裤国师的公案大家去看看,他说:「我本不来,你偏要爱,一念无生,超生天界。」这四句偈就把明神宗的母亲超生天界,这是真正有工夫的祖师。现在很难说,即使有愿力,那也不一定有定力、有工夫,那嘴上的「愿」只是一厢情愿。当然希望做一场法会就能度无量的众生,真能做到那就太好了,但事实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众生今生能不能成就,是在于自己的信愿能不能坚固,而不在于有助念或没有助念。

像周居士她有把握往生,生前就交代说:「七也不用做了。」因为做七是帮没有成就的人做的,因为还在轮回生死。经典讲众生往生后,七天一次变异,就在每个第七天的时候,看能不能超脱,像密宗的「中阴身救度法」里有讲到,这亡者七天一次转折,这个时候若有修中阴身救度法或是破瓦法的,他可以明心见性打开本来,或可以超生极乐世界。或有做功德回向,他能不堕恶道,或是再做功德的加持,这是在密宗典籍里有讲到的。

为什么每七天要做七?一般中国是做七个七,做七是为一般没有成就的人做的,还在中阴身,需要人家超度。中阴身不是人,也不算鬼,就是在中间过程,这之间就称为中阴身,在这中阴身时,是前途茫茫,也不知道将来要去哪里?这时候帮亡者做功德,做放生、做法会、念佛回向给他,帮他做七,这是增长他的功德,最起码能够往生善道,这是佛门慈悲帮助众生的方法。但是周居士交代不用做七,因为她往生有把握,决定往生,所以不帮她做七了。有人说做七她的莲品会增上,但是实际上莲品能不能增上,要看她自己的修行,还是得靠她自己,因为所谓「莲品」就是她自己烦恼习气的断证工夫,这点大家要知道。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你感情不快乐,不要背后讲人家感情问题

海涛法师:你感情不快乐,不要背后讲人家感情问题

你这一辈子感情不快乐,那你永远不要背后讲人家感情的问题,然后时时刻刻随喜别人家庭圆满,要随喜,你要这样你才可以改变你的感情,如果你这辈子感情不快乐,(总是想着)感...

第三章  奇异的附体现象

第三章 奇异的附体现象

第三章 奇异的附体现象这类事件的外在表现,有人忽然人格转变,作已死的某人之语,说已死者的事,往往有证据可验:当事者或与死者无关甚至不相识,而能说出死者家...

海涛法师:升华的感情就成为慈悲,慈悲是不要报偿

海涛法师:升华的感情就成为慈悲,慈悲是不要报偿

◎菩萨长在生死中修菩萨行而能广利众生的三本领--(1)‘坚定信愿’。(2)‘长养慈悲’。(3)‘胜解空性’。◎‘法不孤起,仗缘乃生。’◎升华的感情就成为慈悲,慈悲...

济群法师:皈依后不该做​什么

济群法师:皈依后不该做​什么

皈依后不能做什么?三皈誓言中的“皈依佛,终不皈依邪魔外道;皈依法,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终不皈依外道邪众”,便是获得皈依体后应遮止的范畴。遮止学处中首先要求我...

【佛心】是什么?佛心解释

【佛心】是什么?佛心解释

佛心是什么?  佛心,如来之心也,即觉悟之心。其义有三:(一)指如来充满慈爱(大慈悲)之心。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下):'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二)指不执...

心律法师: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心律法师: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在佛的眼里,万物平等,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精彩。 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有生命;一山一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