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从持戒成就的

《佛遗教经浅释》

◎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

这是说戒能生长一切的功德。

出家修道的人,想要立功立德,怎样去立呢?就是持戒。你时时都依照戒律去修行,持戒而不犯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做一些犯戒的事情,这就能生一切的功德,什么功德都会生出来。

你持戒不贪,不贪就是布施,能持戒也就有布施的功德;你持戒不犯戒,不犯戒也就是持戒的功德;你持戒能忍辱,这是忍辱的功德;你持戒也就是精进,这是精进的功德;你持戒也就会得禅定,这是禅定的功德;你持戒能生出种种的智慧来,这就是智慧的功德。

你持戒就能生出种种的功德,所以戒是最要紧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从持戒成就的。以持戒的功德才能成佛;以持戒的功德才能做菩萨;以持戒的功德才能证阿罗汉果,所以“戒”是最要紧的。因为这个,所以出家人一定要受戒,受了戒之后要守戒,不犯戒。

戒就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所有一切的善事尽量去做;所有一切的恶事尽量不去做。不要做一些善恶夹杂的事,善恶夹杂是怎么样子呢?你做一点善事,又夹杂着一点恶事;口是心非,口里说的是很好的,心里想的是很坏的。这都是不持戒,这也就是善恶夹杂。做点好事而有所贪求,这就是恶事。好像来拜佛,到道场里头,或者偷东西,或者来骗骗人,这都是善中有恶,善恶夹杂,将来的果报都是丝毫不爽的。

所以我们道场里拜佛,必须以纯洁的清净心来拜佛。不要在道场里拜佛,趁着人家看不见时,自己就偷东西,这样子将来会没有手,甚至于有手也不会用,这都是偷东西的果报。

所以你看那个瞎子看不见东西,也就因为跑到道场里头去偷东西;或拽子,手不会用,也是因为偷东西,这都叫善恶夹杂。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明白因果,不要错因果。你“差之丝毫,谬之千里”这因果是很厉害的。

为什么我们要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呢?就因为有因果关系,种善因就会结善果,种恶因就会结恶果,所以我们不可以随便做坏事,要诸恶不作,众善奉行。

“此则略说”:戒,能生一切的功德,所以在前边略略说一说这个“持戒之相”:前边说的这一段经文,这都是应该持戒的一种相状。不贩卖、不持钱财、不贸易、不贩毒、不去蓄养奴婢、不去教人民做这种坏事。这一切一切,还有今天所讲的不要作咒术、仙药,这些都是持戒之相,受持戒律的相状。“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持戒律就是依照解脱的根本去做,顺着解脱的根本去修行。“故名波罗提木叉”:所以戒又叫保解脱──保证你能解脱,保证你能得到自在。你若持戒,就能得到自在;你若不能持戒,就得不到自在解脱,所以叫保解脱。

又叫别解脱──就是特别的能得到一种解脱,又叫别别解脱──各别各别的能得到解脱,这是波罗提木叉的意义。

“因依此戒”:你因为依照戒律去修行。各位要特别注意,不是这样说一说就好了,我们一定要真真实实照戒律来做,严持戒律。因依此戒,能“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能得到生出一切禅定的功德,能得到灭苦、了苦的这种智慧。得到灭苦的智慧,就没有烦恼了。烦恼就是苦;你没有烦恼,苦就灭了;灭了就生出智慧。有智慧的人,什么时候都没有烦恼,明明了了的。

我常对你们说:“善人不怨人,怨人的人就是恶人”,你尽怨人,怨天尤人,这是恶人。“富人不占便宜”,真正富的人,有钱的人,不会尽想占人家的小便宜,不会一举一动都想要自己得到利益。想要占便宜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是穷人。穷人他尽贪图小利,占人家小便宜,无论和谁来往,先打一打算盘:我能得到这个人的什么好处?欢喜占便宜的人都是穷人。你想一想,有钱的人为什么要占便宜?已经有钱了嘛!为什么要占便宜?总是觉得自己穷,总觉得不够,所以才尽想占小便宜。

“贵人不生气”,尊贵的人不会生气的,你看那一个人若是时时刻刻没有气生,这就尊贵,是贵人。“生气是贱人”,常常生气的人是很贱的,没有价值。“智慧的人没有烦恼”,有智慧的人,没有烦恼;有烦恼的人都是愚人。

你看,我对你们说过多少次,人生烦恼是自己给自己上刑,自己打自己嘴巴,打自己耳光,你若是不信,你试试,生了一回气,生了一回烦恼,全身骨头节都痛的,痛得晚上也睡不着觉,吃东西也不香了,就那么厉害。所以你若能持戒,就能灭苦,也能生出大智慧。

恭录自《佛遗教经》浅释

 

点我:

相关文章

借完善自己抵达幸福;借宽容别人淡化痛苦

借完善自己抵达幸福;借宽容别人淡化痛苦

人人都是一方神秘的磁场,吸引着类似气质的同伴。遇到什么样的人,也侧面印证着你是什么样的人。有人抱怨"为何总遇不到靠谱的人?"的确,这个问题是该...

喝大悲咒水证得天眼通

喝大悲咒水证得天眼通

  吴氏,都官(掌理军事刑狱)员外郎吕宏的妻子。吕宏早就明瞭佛教义理,与吴氏同一志向清净修行。吴氏有二位侍女,也断绝荤腥肉食,其中一位喜好修禅,不久之后生病,在谈笑中坐化往生,如蝉脱壳般地自在解脱...

仁炟法师:打坐时的注意事项

仁炟法师:打坐时的注意事项

仁炟法师开示:注意,打坐的时候不可以吹风扇,也不可以开空调。因为这个风叫邪风,也叫贼风,吹这个贼风,人容易得病的。像刚才有一位女众说她头疼,问我怎么回事,我估计她...

海涛法师:蜜蜂的教诲

海涛法师:蜜蜂的教诲

  很久以前,有一位已得大觉悟的佛,法名为「一切度王」,降到人世讲说法要。这时群众中有两位和尚,一位名叫「精进辨」,一位名叫「德乐止」,他们一起到一切度王的座前听闻法旨要义。这精进辨就是后来的佛陀...

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

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

一天,弟子们和禅师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总是歪歪扭扭,而禅师却插得整整齐齐,就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弟子们感到很疑惑,就问禅师:“师父,你是怎么把禾苗插得那...

这就是婚姻,已婚未婚的都来看看,莫错过了

这就是婚姻,已婚未婚的都来看看,莫错过了

一位年轻人和新婚的妻子经常吵架,他很懊悔自己当初结婚前看走了眼,他觉得日子要是这样过下去实在是没意思,于是打算在征求父亲意见后和妻子离婚。父亲听完他的埋怨之后,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