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什么是功德?如何做功德?

【功德】什么是功德?如何做功德?

功德(佛教解释)

  功德,指功业与德行;泛指念佛、诵经、布施、放生等善事。语出《礼记.王制》:“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

如何做功德?

  不论做功德,还是做善事,都要把握机会。社会上有一些人对于“及时行善”非常疏忽,对于“及时行乐”倒是非常认真。钱财如流水,流水一去不再回来,为什么不及时行善呢?对于做功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选择自己能做到的一种。

  第一、以物质金钱来做功德:

  过去佛教设有磨坊、当铺,乃至施茶、修桥等,以利益众生;近年来,佛教徒也会以物质金钱做功德,支持各地道场发挥弘法利生的功能,如举办文教活动、慈善救济等。另外,现代人工作忙碌,不克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有的人也会把平时的储蓄挪出一样获福无量,功德一桩。

  第二、以服务奉献来做功德:

  所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今天社会上,有一种善良风气是很可贵的,即不少人会到各个机关团体去担任义工,到医院里做义工,到寺院里做义工,甚至到学校里担任爱心妈妈;到沙滩、山林、公园里、大街小巷去扫地、清理垃圾等等,都是以服务奉献来做功德。

  第三、以语言赞美来做功德:

  有钱,用得不当会造罪;出力,你出力、他出力,也没有那么多事情可以做;因此,比出钱、出力更高一层的功德就是语言赞美。说好话不怕多,一家说好话,家庭和乐;人民说好话,国家安定;全世界的人都说好话,世界则能祥和欢喜。众多功德中,以语言赞美最为重要,例如普贤十大愿中的「称赞如来」;佛弟子以梵呗唱诵赞叹佛法僧三宝;甚至每部经后面都有一段「欢喜赞叹,信受奉行,作礼而去」等字句;释迦牟尼佛比弥勒菩萨早成佛,就是多修了赞叹功德。不必花任何金钱、力气,就能做功德自利利他,是多么经济实惠。

  第四、以心意祝福来做功德:

  或许你说我没有钱、不会做事,也不会说话,没关系,别人做好事时,我心里欢喜,就是最大的功德。所有功德中,以心的祝福,功德最大,因为物质的布施功德,是有形、有相、有量、有边的,而心的祝福却是无形、无相、无量、无边的。比方说:「在三宝加被下,希望你健康快乐」、「诚心希望你福慧双增」等,乃至别人做功德,我们心存欢喜赞叹,这也跟对方一样具有同等的功德。

功德引证解释

  1、功业与德行。

  ①《礼记.王制》:“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

  ②元.张宪《咸淳师相》诗:“谀言佞语颂功德,边事军声听寂寥。”

  ③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诰》:“铃阁宣劳,海上着安攘之绩;兰闱申儆,闺中宏静好之音。功德贤均,内外恩并。”

  ④赵朴初《金缕曲.周总理逝世周年感赋》:“雪侮霜欺香益烈,功德长留天地,却身与云飞无际。”

  ⑤晋道恒《释驳论》:“是以知三尊为众生福田供养,自修己之功德耳。”

  2. 宗教语。

  《大乘义章.十功德义三门分别》:“功谓功能,能破生死,能得涅槃,能度众生,名之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故云功德。”

  3. 多泛指念佛、诵经、布施、放生等事。

  ①《南史.循吏传.虞愿》:“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佛图,有何功德!”

  ②《水浒传》第六十回:“寨内扬起长幡,请附近寺院僧众上山做功德,追荐晁天王。”

  ③《红楼梦》第八八回:“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岁,是个'暗九',许下一场九昼夜的功德。”

  4. 指做好事、有益的事。

  ①明.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空同子功德我者厚矣!”

  ②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六朝》:“功德词林,故自匪浅。”

功德辨析

  不等同于利益

  功德不等同于利益,不能将功德视同财物一般。

  《地藏菩萨本愿经》第十品:较量布施功德缘品,这个标题也可看出,功德不是缘起及所缘的果报,利益、钱、物是果报,在第十品中也说得分明,经中原文有“功德”“福利”“果”“报”这些词,仔细看的话,可以很清楚地明白功德不是福利,不是果报,是什么?是善行!是布施、修寺、造像、抄经、放生等善行!标题的意思就是说:分别考量布施功德所缘的福利福报。

  功德的含义很广,在此经第十品中,是布施行为的褒奖语,好比说:某人收复了失地,就称为中兴之功,功劳不是奖励官职、财物等,功德也类似,功德不是获得的福利、善报,功德能缘起福利、善报。

  功德与福德的区别

  净空法师于1996年4月美国达拉斯佛教会在《地藏经大意》中讲到:

  福德是可以自己与他人受用享受的,比如金钱、房屋等;而功德是自受用的,修持清净心是可以让福德转化为功德。断恶修善是因,得到福德是缘,获得福报是果,有大福德自然有大的福报,但是不管怎么大也脱离不了六道。而功德不一样,功德是可以帮助勇猛精进修持佛法的自身脱离六道,来到一真法界乃至极乐净土所必须的,简单的说,就是功德大就是功夫得大力,功夫成片,果报自然稀有殊胜。

其它概念

  【功德】《佛学大词典》

  梵语guna。音译作惧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菩提达摩(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往生论注卷上亦详论虚伪、真实之二种功德。大乘义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胜鬘宝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梵gun!a -sa^gara),其贵重如宝而谓功德宝(梵gun!a -ratna),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维摩义记卷一(慧远)、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吉藏)](参阅'利益')

  【功德】《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术语)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义章九曰:'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天台仁王经疏上曰:'施物名功,归已曰德。'胜鬘经宝窟上本曰:'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

  【功德】《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功是指善行,德是指善心。又世人拜佛诵经布施供养等,都叫功德。

  【功德】《六祖坛经》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

点我:

相关文章

真正智慧的人,不会​计较这些东西,

真正智慧的人,不会​计较这些东西,

做人应该敞开自己的心胸,若是什么都介意,什么都计较,真的很难过得幸福,其实也是自己和自己较劲,真的是自己给自己添堵。其实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们没办法要...

什么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财富?

什么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财富?

     你是“月光族”吗?你是否认为“钱只有花掉了,才是自己的”?一旦拥有了财富,你将如何使用它?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其...

信愿法师:车祸身亡助念往生

信愿法师:车祸身亡助念往生

【念佛感应录】车祸身亡助念往生重庆市奉节县牛永琼居士讲述她儿子马培靖往生的故事:我儿子1982年12月9日出生,生产的时候我疼痛难忍,别人劝我念佛。当我口称佛名时...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生活中的烦恼痛苦都是源于不懂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生活中的烦恼痛苦都是源于不懂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165)在佛陀的教言之中,懂得因果是最安全的。很多人因为不懂因果、不相信因果、没有因果体会,做错了很多事情。他们偷窃、抢劫、欺骗,觉得只要没人...

斋主与小沙弥

斋主与小沙弥

  佛在世时,常有人供斋,佛受供后就给那些斋主说法。按律仪,斋主向佛稽首顶礼,求佛说法,佛不在,就请佛的弟子去应供,应供完了也是要说法的。  一天佛领着大比丘众去应供,只留一个小沙弥看家,这时来了...

梦参老和尚:每天把自己修行回向给众生是最大的布

梦参老和尚:每天把自己修行回向给众生是最大的布

每天把自己修行回向给众生是最大的布施《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梦参老和尚说一些众生不喜欢施舍,劝他施舍,舍了能得种种的福田。我们这  道友在这,每天我们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