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弘持功德分第八十

流通分

弘持功德分第八十

一较量功德

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承事供养,心无虚度,于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不?

【分义】此流通分较量功德。佛用财法二施,较量功德,来举出受持弘扬此经的殊胜功德,令生信重。遍满十方虚空七宝,为能施之多,微尘诸佛如来是所钦奉之众,心无一时一刻虚度,是立心之坚。如是殊胜因缘,获福岂可思议?

二获福殊胜

阿难答言:虚空无尽,珍宝无边,昔有众生,施佛七钱,舍身犹获转轮王位,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遍,皆施珍宝,穷劫思议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边际?

【分义】此答供佛获福殊胜。施七钱而感报转轮圣王(转轮圣王有威德,有宝军,能于一时辰内,周游四大洲),

 

所施者少,所报者大。况以遍满虚空无尽珍宝,用来奉献至极圣者之诸佛如来,如此福报穷劫思量计算尚不能终及,怎么有边际而可数量呢?

三弘持胜益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分义】此以受持弘宣之功德与极重之罪较量,以显弘持此经之胜益。诸佛如来,是无虚妄语者。假若有人,身犯杀、盗、淫、妄四重罪和菩萨戒十波罗夷罪,瞬息即堕落此方他方的阿鼻地狱,乃至经历十方无间地狱苦报。若在将要堕落时,能够一念回光返照,顿悟圆通,又能发心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消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得到的福报超过前面所说布施者的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足知弘持此法门之胜益,不唯灭罪,且又获福超胜。圆顿法门,是心作佛,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一念熏修即得无上菩提之果。故此经说如来藏性功德无穷,弘持功德更不可思议。

【四重十波罗夷】梵语波罗夷,译作弃,或极恶。四重者,即杀、盗、淫、妄。大乘十弃者,于四重外,再加酤酒、说在家人和出家人过、自赞毁他、悭吝、嗔恚、自谤三宝不信因果。按佛律仪,为极重罪。

四依教修行

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

【分义】此令依教奉行。咒乃诸佛心印,印持无尽功德。显密双修,是成佛真实心要。若能依教修行,直成菩提,无复魔业。若有众生,能专致一心,诵持此楞严咒,所得胜益,就是我用四无碍辩才,广为宣说,经无量劫亦说不尽。又能发心依佛言教,传示将来末劫修道人,依教修行。以此自行化他功德,自然感报直成圣果而无魔事。

五会众礼谢

佛说此经已,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及诸他方菩萨、二乘、圣仙童子、并初发心大力鬼神,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分义】此结法会。以如来最极至圣之慈悲威德,摄集凡圣同居之楞严法会。开如来密因之佛知见,示修证了义之楞严大定,悟菩萨万行之禅那妙行,入三摩地之妙觉果海。穷七趣升沉之生死爱根,销五阴邪思之魔业障难。得见所未见之本具佛性,幸闻所未闻之微妙法门。所以皆大欢喜。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分义竟)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皆共成佛道

点我:

相关文章

诵经之人应知道的持诵《金刚经》的无量功德与殊胜

诵经之人应知道的持诵《金刚经》的无量功德与殊胜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论述佛教般若思想的重要经典,也是禅宗的重要典籍之一。在现代比较流行的佛教经典中,《金刚经》以通俗易懂,涵义深刻受到人们的普遍...

占察轮下的惊悚

占察轮下的惊悚

    占察轮下的惊悚!点亿盏心灯林阿姨是我婆婆的好朋友,她们两家可算是世交。当年她们都在乡镇工作,婆婆是中学老师,林阿姨是乡镇卫生...

抱怨和感恩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也代表了失败

抱怨和感恩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也代表了失败

是什么在决定着我们的命运?有一个人在春天走进一个美丽的公园,出来以后生气地说:“这地方又脏又臭,我下次再也不来了!”而另一个人也同时走进这个公园,出来后却感叹道:...

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一)

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一)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别种身...

【善恶】什么是善恶?佛教是如何定义善恶的?

【善恶】什么是善恶?佛教是如何定义善恶的?

善恶(佛教解释)  善恶,指善与恶。若再加上无记,则合称为“三性”。一般而言,善指顺理,恶指违理。然于经论中有多种不同说法,依成唯识论卷五之意,能顺益此世、他世之有漏与无漏行法为善;反之,于此世、他世...

【六相】六相是什么?六相的意义

【六相】六相是什么?六相的意义

六相是什么?  佛教六相是指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见《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 清黄宗羲《苏州三峰汉月藏禅师塔铭》:“ 曹洞 、 沩仰 、 法眼 建立四禁、五位、六相、三昧等纲宗,以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