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弘持功德分第八十

流通分

弘持功德分第八十

一较量功德

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承事供养,心无虚度,于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不?

【分义】此流通分较量功德。佛用财法二施,较量功德,来举出受持弘扬此经的殊胜功德,令生信重。遍满十方虚空七宝,为能施之多,微尘诸佛如来是所钦奉之众,心无一时一刻虚度,是立心之坚。如是殊胜因缘,获福岂可思议?

二获福殊胜

阿难答言:虚空无尽,珍宝无边,昔有众生,施佛七钱,舍身犹获转轮王位,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遍,皆施珍宝,穷劫思议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边际?

【分义】此答供佛获福殊胜。施七钱而感报转轮圣王(转轮圣王有威德,有宝军,能于一时辰内,周游四大洲),

 

所施者少,所报者大。况以遍满虚空无尽珍宝,用来奉献至极圣者之诸佛如来,如此福报穷劫思量计算尚不能终及,怎么有边际而可数量呢?

三弘持胜益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分义】此以受持弘宣之功德与极重之罪较量,以显弘持此经之胜益。诸佛如来,是无虚妄语者。假若有人,身犯杀、盗、淫、妄四重罪和菩萨戒十波罗夷罪,瞬息即堕落此方他方的阿鼻地狱,乃至经历十方无间地狱苦报。若在将要堕落时,能够一念回光返照,顿悟圆通,又能发心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消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得到的福报超过前面所说布施者的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足知弘持此法门之胜益,不唯灭罪,且又获福超胜。圆顿法门,是心作佛,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一念熏修即得无上菩提之果。故此经说如来藏性功德无穷,弘持功德更不可思议。

【四重十波罗夷】梵语波罗夷,译作弃,或极恶。四重者,即杀、盗、淫、妄。大乘十弃者,于四重外,再加酤酒、说在家人和出家人过、自赞毁他、悭吝、嗔恚、自谤三宝不信因果。按佛律仪,为极重罪。

四依教修行

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

【分义】此令依教奉行。咒乃诸佛心印,印持无尽功德。显密双修,是成佛真实心要。若能依教修行,直成菩提,无复魔业。若有众生,能专致一心,诵持此楞严咒,所得胜益,就是我用四无碍辩才,广为宣说,经无量劫亦说不尽。又能发心依佛言教,传示将来末劫修道人,依教修行。以此自行化他功德,自然感报直成圣果而无魔事。

五会众礼谢

佛说此经已,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及诸他方菩萨、二乘、圣仙童子、并初发心大力鬼神,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分义】此结法会。以如来最极至圣之慈悲威德,摄集凡圣同居之楞严法会。开如来密因之佛知见,示修证了义之楞严大定,悟菩萨万行之禅那妙行,入三摩地之妙觉果海。穷七趣升沉之生死爱根,销五阴邪思之魔业障难。得见所未见之本具佛性,幸闻所未闻之微妙法门。所以皆大欢喜。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分义竟)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皆共成佛道

点我:

相关文章

苦来自于欲

苦来自于欲

  佛陀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弘法时,一天早晨,佛陀着衣持钵,准备入城乞食。有一位阿支罗迦叶居士正准备出城办事,在往耆阇崛山的路上,他远远地便看到佛陀。阿支罗迦叶请示佛陀:‘世尊,我心中有一些疑惑,不...

二十年的手淫害惨了我

二十年的手淫害惨了我

我是在11、12岁时不经意学会手淫,从此开始了近20年的手淫历史。在中考前夕,手淫最为严重,那时也不懂这是手淫,没事就拨弄直到出精。本来我的学习很好,但中考只考了...

你的长相,不仅藏着你的生活,还藏着你正在追求的

你的长相,不仅藏着你的生活,还藏着你正在追求的

俗话说:“相由心生”。一个人的相貌会随着心念的改变而改变。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美,也没有莫名其妙的丑。相貌,是岁月在人身上的沉积和凝聚。你的长相,就是你灵魂的...

断臂求法与法界眷属

断臂求法与法界眷属

  断 臂 求 法  01  禅宗二祖慧可禅师,青年时为人豁达豪爽,博览群书,因不满足于儒道易数,四处访贤求道。听说有位天竺来的神僧达摩住在少林寺,便前往拜访。  慧可虽时时伺机参问,但达摩整天面...

挽救一批,深陷“手淫”毒害而不能自拔的年轻人c

挽救一批,深陷“手淫”毒害而不能自拔的年轻人c

1、淫海无边各位,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我是本文的作者,也是一名曾受“手淫”毒害的人。从初中开始,被同学欺负、被侮辱,被脱裤子,.......中考失利,看来网上...

圣凯法师:生命的守护者决定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圣凯法师:生命的守护者决定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生命的守护者决定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圣凯法师   每一个净土都应该是环境净化、生活净化、经济净化、人群净化、身心净化。 --阿弥陀佛并不是反对生活本身,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