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遇到“小人”,默念这三句话,让他随缘化&

俗话说,“最难不过斗小人”,生活中小人当道时,常被搅得六神不安,鸡犬不宁。很多初发心学佛的人,对佛法有极大的信心,修行也非常精进。但是时间一久,道心常常容易退转,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因为遇到了“小人”。

譬如,最近有同参师兄对我说:“莲居士,我身边有个小人,真是十恶不赦。”他觉得自己以慈悲心对待他人,别人反而处处为难他,所以非常苦恼。其实,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小人不过是我们身边的逆缘。祖师常讲,不受磨不成佛,诵经礼佛在我们心中栽下了菩提种子,若想让它生根发芽,就要“历事练心”。所谓“未成佛道,先结人缘”,逆缘也是人缘,学佛修行是不可能离开众生的。假如生活中总是遇到“小人”,不妨默念下面这三句话,使其随缘化解。

《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们周遭的境遇,都是自身心识的变现,现在遇到的违逆恶缘,事出必有因。正如《四十二章经》所说,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遇到“小人”时,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怪罪到外境,学佛人应懂得反观自性。

扪心自问,我们过去的所作所为,包括发心,难道都是为了众生吗?平日是否真的做到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说明自己没有想象中的善良,那又怎能期望生活中没有逆缘呢?

古训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很多人觉得小人是逆缘,障碍修行,其实换个角度来看,逆缘也是增上缘,是求之不得的助道善缘。曾读过一则佛典,有位僧人在山中坐禅,真到了雷打雨淋纹丝不动的地步。他自觉功夫已成,于是下山游化,结果街市之上,因为被农妇踩了一脚,他嗔心大动,对人口出恶言。

学佛修行境界如何,不是看顺境中怎样,而是看逆境来了如何应对。假如有一点不顺心,自己就接受不了,怨天尤人,只能说明修行还欠火候。

佛门中有句话,叫做“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所谓“吃苦了苦,享福消福”,遇到逆缘时,不去计较别人占了自己多少便宜,这就是心无挂碍。果能如此,宿世业缘能得以消除,当下也能风平浪静,增福增慧。相反,若一直顺风顺水,其实更应该当心,此时若不知惜福培福,福报可能很快散失。

对于学佛的人来说,生活中遇到小人,更应当坦然应对,不急不躁。《金刚经》云:“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由此看来,修行中的逆缘,才是速证菩提最好的加持。

佛说诸行无常,人生世事总是在成住异灭之中,遇到不顺遂、不如意的事情在所难免。生活中“小人”当道,切莫被愚痴心障碍,或自怨自艾,或以嗔报嗔。学佛者应懂得反观自性,反思自己的身口意,循果查因,自省忏悔,这才是智者之所为,“小人”才会随缘化解。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

 

点我:

相关文章

宋道发教授:中国佛教史观的形成与佛教史学的建立

宋道发教授:中国佛教史观的形成与佛教史学的建立

中国佛教史观的形成与佛教史学的建立 宋道发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对此跌荡多姿、异彩纷呈的复杂历史过程,由于印度人历史观念的淡薄,罕有详尽系统的历史...

传喜法师:喜欢打坐,成佛也快!

传喜法师:喜欢打坐,成佛也快!

坐在拜垫上的尽量盘腿,有的人盘腿像坐老虎凳一样,最好是坐拜垫,坐凳子不好打坐。打坐功德很大,我们大家不讲一句话在这打坐功德很大。双盘盘起来的有多少?举手。你看,这...

信愿法师:阴境现前助念往生

信愿法师:阴境现前助念往生

【念佛感应录】阴境现前 助念往生二○○一年三月十七日,王德华老居士的女儿代理碧来到白云寺,说要请念佛居士去给她母亲助念。她母亲病痛在床已经四十多天,不吃...

放生化解抑郁和失眠

放生化解抑郁和失眠

抑郁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约15%的抑...

印光大师:佛子,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

印光大师:佛子,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

惟我释子,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且不仅报答多生之父母,并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生[1]六道中一切父母。不仅于父母生前而当孝敬,且当度脱父母之灵识,使其永出苦轮,常住...

慧门禅师:一个解脱自在的法门-放下

慧门禅师:一个解脱自在的法门-放下

一个解脱自在的法门-放下 佛陀为了示现修行在人间、成佛在人间,舍弃了王位、权势、财富、王妃等一切世俗名利,出家修行。佛陀虽然精进研修当时印度各种不同的修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