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参法师:佛法与生活
佛法与生活 演讲/梦参老和尚 整理/王俊淇 王雷泉教授引言 各位善知识:复旦大学从2007年开始举办“复旦佛学讲坛”。今天是第十六场,下午还有如瑞法师的第十七场。我们举办这个论坛就是希望将当今中国的高僧大德、长者居士以及学有素养的学者们介绍给大家,向大家介绍正确的佛法。我与梦参老和尚认识已逾二十五年。在1985年中国佛教教育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带着六位学生到闽南佛学院调研佛教教育,而当时梦老就是闽南佛学院的教务长。他老人家非常慈悲,在一周的时间中使我们了解到中国佛教教育严峻的现状。梦参法师今年已经96岁高寿了,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中国当代佛教发展的一个缩影。他传奇的经历诸位已经很清楚了,而给我最深刻印象的是:老和尚在坎坷的命运中,以圆融的智慧将出世法与世间法贯通在一起。所以今天就让我们领略老和尚通透的智慧与真正的佛法。我现在就把时间交给梦参法师,请梦老给我们做报告! 诸位老师、诸位同学、诸位道友,大家好!祝各位吉祥! 我与王教授认识是在1985年,到现在正好二十五年了。那时我到南普陀去,从那时起有了这份因缘。这次我到上海来,王教授让我与大家结个缘,讲的题目是“禅”——就这一个字。我非常高兴,这是因为讲禅可以随意而说,无所限制。 修禅不外求参自己内心 “禅”在佛门中即是“无言教诲”——离开语言,也离开文字。禅直指我们的心地,这个心地法门无言说相、无有行为、不假言说而现前。可是不说又怎样明了呢?语言文字所形容的“禅”都是虚妄的。这就如我们以指指月,所印者月也,非指也。 关于“禅”,有非常简要的说明,就是将禅字分开:一个“示”字,一个“单”字,表示“极简单的开示”。一个简单的动作,例如举起手指就可以说明“禅”。这是因为禅离文字相,离言语相。而用经书表达的是教义,不是禅。因此,今天我借着“禅”给大家讲几个故事,用这些故事来表达禅。让大家明白禅随时随地都可以修行,直指内心。 先给大家讲一个很容易懂的故事。宋代苏东坡很信仰佛教,他的前生是个和尚,因此他能了解他前世智慧的存在。有一次,他去一所寺庙,看到了观世音菩萨的像,观世音菩萨手里拿着一个念珠。他觉得很奇怪,就问他的道友佛印禅师:“观音菩萨拿念珠念谁呢?”佛印就讲:“观世音菩萨拿念珠念观世音菩萨啊。”苏东坡不明白,就让佛印解释一下。佛印禅师没有解释而让苏东坡自己去参。于是两人接着逛庙。逛完之后,苏东坡告诉佛印:“不用你解释了,我明白了。”佛印就问:“你明白什么了?”苏东坡回答:“求人不如求己。”求人不如求己就叫做“禅”。因为它离开了语言文字,需要自己的思维与开悟。 佛弟子常常念咒、诵经、礼拜,其实求的是自己。学禅的人一定要知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的心、佛与诸众生都可以归结为我们的心。所以禅才能离开文字语言。在唐武宗灭佛的时候,经书大量地被烧毁了,很多出家人逃到了深山之中。因为没有经书可以修习,所以只能够修唯心法门——禅。由此产生了许多话头,参话头就是参“未开口前是什么”,也就是参话语之前。所以禅宗让我们不向外求——不拜佛、不诵经,而参自己的内心。 万法唯心善用其心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关于心地法门。一个老妪住在深山之中,每天念六字真言咒。将“嗡、嘛、呢、叭、咪、吽”念成了“嗡、嘛、呢、叭、咪、牛”。周围的山变得殊胜,有神气。一位禅师经过时看到周围群山的气象就知道山中有大修行者。于是找来找去,只找到了这位念“嗡、嘛、呢、叭、咪、牛”的老婆婆。禅师一听就告诉她:“你念错了!”老妪就问禅师:“哪里错了?”禅师说:“应该念成‘嗡、嘛、呢、叭、咪、吽’,是‘吽’,不是‘牛’。”老妪说:“我这么念都三四十年了,竟然念错了,只能改了。”可是这么改变之后,山的灵气全都没有了!几年之后,禅师再次途经此地,发现山的灵气全都没有了。这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误。于是赶快找到了那位老婆婆,看到老婆婆念“嗡、嘛、呢、叭、咪、吽”就让她改回念“嗡、嘛、呢、叭、咪、牛”。不久,山的灵气又有了,变成了殊胜的环境。 我讲这个故事就是说学佛的人要“善用其心”。文殊师利菩萨就教育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心,在我们的生活习惯、语言随心而用。这也就是所谓的“明心见性”——不在乎语言,不在乎文字,只要把心用好就能开启智慧。所以,经文又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也就是“万法唯心”的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用哪一种修行法门都可以,只要能做到止心不起,止念不生。禅就是让我们的心静下来,心为万法之根源。修禅就是修心,目的就是要达到一念不起。禅宗里的参话头是让我们参语言思维之前是什么。所以,我们说禅是心地法门。修心的时候要关注心的起心动念。那么,何者是心呢?这个心不在我们的肉体之内,也不在肉体之外,更不是胸膛中跳动的肉团。心又在何处呢?这就是在修禅中所要追问的问题。 而且,“万法唯心”的心不是凡夫的妄想心,是与诸佛平等的心,是诸佛已经证得了的心。此一念之心、是诸佛之心与众生之心“三心一体”。所以,吃饭是禅,穿衣是禅,生活中的一切莫不是禅。因为心是万法根源,所以心即是禅。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是开悟。 开悟与成佛 但开悟并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开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断烦恼、证菩提的修行才是“事”。“理可顿悟,事须渐除”。所以称开悟的禅宗大德“成佛了”是错误的。开悟并没有成佛,明心见性之后还需要学习。如果不识文字就从文字学起。例如六祖大师虽然做到了明心见性,但因为不识字所以读经要由别人代读。由此也可见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另一方面,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只授记弥勒佛而并没有授记他人,所以也可以知道明心见性绝不等同于成佛。开悟只是明理,成佛还需要修行的功德。 参禅之时要明白自己与佛之心无二分别。这个“明白”不是修得的,而是证得的。但我们学习教义的人要登上十信满心时要经过一万大劫。一万大劫是好长的时间——人的寿岁从十岁每过一百年增一岁直到八万四千岁,又从八万四千岁每过一百年减一岁直到十岁,这样的一增一减才是一小劫。一千小劫才构成一个中劫,一千个中劫构成了一个大劫。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开悟之人只相当于成就了第一个大劫,之后要修利益众生的事业。菩萨要从五明中求,菩萨都要学习医方、工巧。而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成佛、与佛无二无别的说法在教义上讲是“素法身”。所以虽然我们的体、性与诸佛已成的体、性平等无二,但禅宗所谓的明心见性成佛并不能与佛的功德相比。佛有利益无量众生的功德,明心见性成就的只是心而不是利益众生的功德。 所以,念经的时候莫要错误理解。我在南普陀的时候,一位老教授到南普陀来,看到墙上的《法华经》经文“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就提意见:“墙上的标语写错了。我每天来双合掌,磕头,可不仅仅是单合掌、小低头啊。可怎么还未成佛啊?”这就是秀才念经,笑死老僧。我告诉他:“这是对经文错误的理解。任何人单合掌,小低头所成就的是成佛之因。在此基础上才能起修,才能成佛。所以决定成佛的不是现在,而是在所种成佛之因基础上,经过长久的修行才得以实现。”《法华经》授记了全体的众生。这就是对修禅要有的正确理解。更通俗一点说,禅就是生活,用心来指导生活。禅的范围很广,变相地说禅即是佛,佛即是禅。前面我们说过,禅是极简单的开示,开示的就是人人都具有与佛无二的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就像人人都有权利来复旦大学读书,但能否进入就要看个人的努力和奋斗。对于成佛这一目标来说,不仅仅是人,哪怕是一只蚂蚁都有佛性。在佛来看,人性、畜生性、众生性都可以成就佛性。 我们知道,“佛陀”是印度梵语“Buddha”的音译。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逐渐将佛陀省略为“佛”。佛陀的意义是觉者、觉悟、有智慧。而且这种觉悟不单局限于自己,还能够使别人觉悟。一念恶念已灭,身口意三业存善达到究竟。所以,佛法就是达到善、觉悟、智慧的方法。如果生活中念念不失觉悟,那么即是成就佛道。而禅就是让我们在生活中念念不失,因此禅所包含的范围很广。例如,禅堂前面挂着“选佛场”三字,就是让人们明心见性的禅通达佛道。 “明心见性”中的心可不是我们身体中的心脏。这个心范围极广,三千大千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等等凡用语言表达的事物都在心中。这个心,这个体性,或者经上常说的“觉性”与佛成就的心性平等。凡夫与佛只有此心迷悟之间的差别。而我们现在所用的心并不是这“真心”,而是妄识。这妄识就是将第七识末那识执着为心,而第七识则执着于第八识阿赖耶识。一分真心,一分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影子。 “明心见性”在教义中达到了“十信”,此时信心具足便不会再起恶念,再造恶业。成就十信之后就进入了“初住”,住于心上。参禅之人与单单学习教义之人的差别,就在于参禅者能够达到明心见性,这正是禅堂所宣扬的。而单单学习教义者则距此甚远,连十住都没有进入,更不要提《华严》所说的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位。证据就是入初住的菩萨发菩提心具有大神通力,能够到一百个世界示现为佛与大菩萨渡化众生。有了这样的神通才表明真正进入了住位,发心住的菩萨初发心时成正觉。而我们平时也经常说发菩提心,但我们所发的只是“欣乐心”。对佛法诚恳与信任而已,并不是真正的菩提心。 我们平时所说的“开悟者”只是不再造恶业,明白自己的心性与佛无二无别。但达到开悟之后还需要继续修行。开悟者连发心住菩萨的神通都没有具备,别说一百个世界,就连在这个世界中都无法示现佛身为众生说法。这就像从小学、中学、高中最后到大学的一步步教育,每一步都是为后一步做准备。佛教中的修行也是如此,一位一位而不能跳跃,绝不是禅宗所说的“顿超直入,立证菩提”。这个成佛只能说是明心见性而已。与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的大悟不同,释迦牟尼佛经过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获得了大悟。就如神童哪怕在智慧上并不比一位经过一系列教育的大学生差,但他却完全不了解教育的一步步过程一样。因此,哪怕是“顿超直入,立证菩提”,也是宿世修行的智慧在此时得以显现而已。佛教中没有便宜法门。龙女即身成佛,善财童子即身成佛,都是无量劫来修行的结果。所以,顿超直入是由渐而顿。 不仅佛教修行没有便宜,生活中也没有便宜可捡。某些人突然地发财,某些人突然陷入困顿,都是前世与宿世的因缘。学习中也是这样,有的人一学就会,有的人笨得很,怎么学也不懂。一学就会的人因为宿世积累的智慧才能有今天的“顿”。对于学佛的人来说,我们不能贪图便宜。 参禅靠自己,而念佛则是依靠他力。通过观想与称名阿弥陀佛或观音菩萨,就会得到他们的加持。现在流行的念佛法门就是这种依靠他力的修行方式。而参禅却完全不同,参禅的道友会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完全是自力的。念佛的人则完全不同,是要求见佛,仰仗佛菩萨的功德。念佛、观想佛才能得到佛的加持力。两者间的区别大家一定要弄清楚。 在生活中,如果前世有与佛教的因缘,如念过佛、信佛,则今生遇到佛法时便更加兴奋,也能更加投入进佛法中。如果没有这种因缘,就不见得会有这种热情与投入。地球上现在有六十亿人,信佛的人也很多,但真正投入的却不多。我说这话也不怕诸位多心,在座的各位虽然听闻佛法但并未投入。你会为佛法付出很多吗?不付出又怎么得到!信只能得到信的功德,付出多才能有更多的功德。这个与念佛得到的加持是毫不相违背的。今生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是前生乃至宿世的善根因缘。因为这份因缘的存在,我们才能在今生听闻佛法时有深刻的触动,在开始信佛的时候有种战栗的感觉。产生战栗感觉的原因在于善根深厚,脱离佛法太久,突然得到加持力的缘故。而有的人听到佛号时感觉喜欢,但并没有激动的感情,也没有付出。有时候还到庙里烧烧香,但我们要知道烧香是风俗习惯而非信仰。信仰与习惯是不同的。真正的信仰是要将佛法与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这就回到了“禅”。 我把禅解释为善因,过去无量劫以来的善因。这就是为什么见佛会有欢喜心,参禅而能进入。举个例子,“念佛者谁?”反过来说“谁在念佛?”这一问意味着什么?这是在发明我们的心性,寻找我们的本体。我们的身体是变化的,无常的,由前世所造业推动的变化身。 像学生中有第一名,也有倒第一名。不可能所有学生都是第一名,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倒第一名,必须有一个依次排名的顺序。如果想超越,就必须付出努力。付出的力量越大,超越的越多。我们学佛的人也是这样,必须一步步超越。 培养善根努力参禅 今天的主题是禅,因为禅离言语相、文字相,所以不能找法师讲禅。而应该找一位禅师来“参”,以心印心。所以在禅堂中,和尚如果没有问题,便往往一个星期、两个星期或者冬天禅期的十个星期中绝不会讲话。现在的禅堂和我小时候在的鼓山禅堂很不一样。当时打一个禅期的时候,老和尚可能说一次话,也许一次也没有。原因就在于禅离言说相,心心相契。你在问念佛者谁,我也在问念佛者谁,那究竟念佛者谁呢?大家都在寻找这个答案。等真正懂得了,明了了这个问题也就开悟了。 开悟之后的修行和没有开悟时的修行有着天壤之别,没有开悟时二十年的修行在开悟后只需一分钟。这也就是顿超直入,立证菩提。这样的修行殊胜非常,可惜我们处在了末法时代。有这种善根的人早就在正法与像法时代证得了菩提。而处在末法时代的我们就要努力地培养善根,努力地参禅。在这样的时代我们会有迷惑,不仅在禅堂中,在社会中我们也遇到迷惑与业障。有的人一生平平安安,有的人一生坎坎坷坷,充满了波折。当我们超不出因果的时候,受因受果。当我们能够顿超的时候,就能超越束缚住我们的因果。当然这并非我们普通人所能够达到的,要依靠多生积累的善因。就像我们读书经过小学、中学、大学。当我们找工作的时候,以前学到的知识便都用得上了。修行也是如此的。 有人说:“出家安口锅,在家差不多。”如果出家人还做在家的事,那出家还做什么?如果在家人做出家的事,那就是超脱了,虽然在红尘滚滚之中,却独树一帜而变得不同。因此,大家要懂得万法唯心,心外无物的道理。心即是佛,心即是法。当我们反复谛听这个道理,经常思维之,就是修行。如果每天都思维这个,努力不间断,慢慢地就成了。我在当劳改犯人的时候种菜,就发现菜上有种青虫。于是我就经常观它们。它们在菜叶上趴着,隔几个小时后还在趴着不动。它们就像人在禅定,它们不想做爬虫,想飞。大约两天两夜,它们破壳而出,留下了青虫的尸体,变成了蝴蝶飞走了。咱们人也在想,想的就是佛所批评的“贪嗔痴”。每天爱发脾气,就是嗔恨。特别是对待子女,心里不高兴的时候就借题发挥打孩子。这么做很不对。 佛所说的法无有定法。不要把佛所告诉我们的东西看成是决定的。要依照我们自己的根基选择佛法,是什么样的根性就学怎样的法。也不要以为我们所行的道毫无效果,这只是没有遇缘而已。道不虚行,遇缘即应。就像我们出家人在五台山或者终南山修行,不接触社会,像个傻子一样。但一入社会,智慧就被开启了。不但做事情头头是道,甚至可能超过了常人。过去讲“十年寒窗,一旦成名”,这里面就有福德的问题。生活中不断积累福德,才能转变命运。学佛的弟子一定要相信因果,相信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如果生心起念时总是希望别人得幸福,不为自己求安乐,这就是佛教所说的菩萨。我把诸位道友都看作是菩萨,凡是受过三皈依的道友都是菩萨。菩萨来自印度语的“菩提萨埵”,翻译成华言就是“觉有情”。意思是觉悟一切有情众生,让一切众生都明白因果的道理。 总而言之,禅是佛法,禅是心,禅是密意,禅是性体,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禅内。 刊于《佛教观察》总第八期,2010年1月 养生晚班车晚上吃这3类食物加快患癌速度吃东西几乎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人体活动必须热量、维持身体代谢的维生素、蛋白质的合成等等,这些都需要从食物中获取。所以,食... 谦卑 谦卑,即“谦虚﹐不自高自大”之意。中国人有一股祖先传下来的骨子里的谦卑。学会谦卑,你会轻松,可以更好的经营自己的人生。谦卑的基本概念 谦卑,就是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 序译序 (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女... 一天中午苏东坡有点发困,就在书房中想睡一会儿。睡着后,做起梦来。感觉自己在马路上,前面见一辆马车飞跑过来,经过苏东坡身边的时候,似乎一阵风把帘子掀了起来。苏东坡往... 日照禅师是南方人,经常周游名山大川。他很喜爱树木花草,所住的山间道场边总种有许多奇花异树。 一天,日照禅师在山中巡视,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身边的两个侍者却为了一棵大树起了争执。 甲侍者... 我们得到佛法殊胜的利益,怎样报佛恩?怎样报师恩?前面佛教导我们,「当孝於佛,常念师恩」,不是佛把这个法门说出来,我们怎么会知道?不是这些老师历代祖师代代相传,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