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感悟人生 第九讲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五、把握缘起 离苦得乐
1.佛教的根本
缘起法,是佛教的根本。缘起法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和合” ——人与人和合、事与事和合、物与物和合,就是所有的人事物都很规范。比如在一个佛堂里,佛像、供桌、拜垫怎么摆才是最合适、最规范的,这是物与物和合;还有人要与物和合,人要排得整齐,一排一排的,前后左右都要对齐,等等;我们做的事情也要和合,请师、唱赞、请圣、忏悔,等等。在佛堂里面我们就是念经、闻法、礼拜,谈一些跟佛法相关的事情,这样我们在佛堂里做的事情,就跟这个场地符合了。如果我们在佛堂里做别的事情,就不和合了,比如在里面聊天、打电话,这都是不和合。
2.诸受皆苦
怎样去体会缘起法的和合?什么叫缘起法,这个法又是什么呢?要怎么去体会呢?大家都知道,人都是有感受的,有感觉的。感受有三种:一种是痛苦的感受,就是我们常常讲到的“苦苦”;一种是快乐的感受,就是我们常常谈到的“坏苦”,这个快乐会过去;一种是不苦不乐的感受——舍受,叫做“行苦”。世间上面所有的一切感受,或者说一切的痛苦无非这三种:苦受、乐受、舍受。苦乐舍三受都是痛苦——诸受皆苦,它的本质就是痛苦。
3.苦受与缘起
诸受皆苦,一切的感受都是痛苦的,这和缘起法又有什么关系呢?就是说,我们哪些行为的造作会引发诸受皆苦?我们哪些行为的造作,哪些行为的和合能够消除这些痛苦,达到快乐?这是不一样的,是两种不一样的缘起——清净法的缘起和染污法的缘起。学习佛法的目的,就是要让染污法的缘起变成清净法的缘起。染污法的缘起和清净法的缘起区别的关键点在哪里?在于人的心态,在于人内心当中对佛法的成就,是从这方面来衡量和看待的。比如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和一个心理有疾病的人,这是不一样的两种人。心理健康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很乐观,心理有疾病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就是悲观的、消极的,这是两种不同的认识。因为心理有毛病,自然而然,认知的结果也就是负面的;心理很健康,对外在事物的认识也就是比较乐观、正面的。
4.修行才能除苦
用佛法的观点来讲,无论你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还是一个心理有疾病的人,这些都算世间法、世间善法。世间善法还是导致我们生死轮回,不能解脱。唯有把世间善法变成出世间善法、无漏善法,才是有希望的,才是殊胜的、最好的,才是我们所需要的。要把世间善法变成无漏善法,肯定要靠修行,靠对治烦恼、调伏烦恼,才有办法转变过来。也就是说,假如我们带着一颗烦恼的心去做事,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世间善法。
点我:

相关文章

这位“高富帅”提出三个离奇的出家条件,玄奘大师

这位“高富帅”提出三个离奇的出家条件,玄奘大师

窥基本是唐金吾卫将军尉迟敬宗之子,后从玄奘出家,成了玄奘的高足弟子。他一生著述无数,宣扬玄奘传入的法相唯识学,是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然而,窥基出家的原因却非常奇特...

生活无处不功​德,人间处处是道场

生活无处不功​德,人间处处是道场

人间处处是道场,告诉您如何在生活里修行!原来积累福报可以这么简单!不是做几件好事,去寺庙捐点钱,这样才是功德,关键是看这颗心,这颗心怀着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众生,那...

风水是什么,如何改变风水?

风水是什么,如何改变风水?

中国人都知道风水,也很认真的去了解、运用风水。风水的真相就是一句很老的话—— 福地福人居。你要是有福分,住在风水差的地方,风水会随你转好。你要是没福分,住在风水好...

对忧郁症、自杀者的剖析

对忧郁症、自杀者的剖析

主持人问:非常的感恩师父慈悲的开示。我们再次的请教老和尚,另外一个也是相当严重的问题,这是在二、三个礼拜以前,有一次,我从澳洲飞往台湾的长荣的班机上,偶尔看到一份...

宗舜法师:出家人养父母吗?对待家人会有变化吗?

宗舜法师:出家人养父母吗?对待家人会有变化吗?

出家人不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孙悟空,他肯定有父母,应当孝顺。那么,对待家人的态度会不会因为出家有变化?我相信,如果是一个真正念父母之恩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变化的。在...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五章 第二节 密宗迁识往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五章 第二节 密宗迁识往

第二节  密宗迁识往生 除了净土宗的殊胜助念往生之外,还有密宗的“迁识往生”,也是佛教临终关怀的又一殊胜妙法。倘若有缘之人,能于此法得度,亦可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