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感悟人生 第九讲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五、把握缘起 离苦得乐
1.佛教的根本
缘起法,是佛教的根本。缘起法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和合” ——人与人和合、事与事和合、物与物和合,就是所有的人事物都很规范。比如在一个佛堂里,佛像、供桌、拜垫怎么摆才是最合适、最规范的,这是物与物和合;还有人要与物和合,人要排得整齐,一排一排的,前后左右都要对齐,等等;我们做的事情也要和合,请师、唱赞、请圣、忏悔,等等。在佛堂里面我们就是念经、闻法、礼拜,谈一些跟佛法相关的事情,这样我们在佛堂里做的事情,就跟这个场地符合了。如果我们在佛堂里做别的事情,就不和合了,比如在里面聊天、打电话,这都是不和合。
2.诸受皆苦
怎样去体会缘起法的和合?什么叫缘起法,这个法又是什么呢?要怎么去体会呢?大家都知道,人都是有感受的,有感觉的。感受有三种:一种是痛苦的感受,就是我们常常讲到的“苦苦”;一种是快乐的感受,就是我们常常谈到的“坏苦”,这个快乐会过去;一种是不苦不乐的感受——舍受,叫做“行苦”。世间上面所有的一切感受,或者说一切的痛苦无非这三种:苦受、乐受、舍受。苦乐舍三受都是痛苦——诸受皆苦,它的本质就是痛苦。
3.苦受与缘起
诸受皆苦,一切的感受都是痛苦的,这和缘起法又有什么关系呢?就是说,我们哪些行为的造作会引发诸受皆苦?我们哪些行为的造作,哪些行为的和合能够消除这些痛苦,达到快乐?这是不一样的,是两种不一样的缘起——清净法的缘起和染污法的缘起。学习佛法的目的,就是要让染污法的缘起变成清净法的缘起。染污法的缘起和清净法的缘起区别的关键点在哪里?在于人的心态,在于人内心当中对佛法的成就,是从这方面来衡量和看待的。比如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和一个心理有疾病的人,这是不一样的两种人。心理健康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很乐观,心理有疾病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就是悲观的、消极的,这是两种不同的认识。因为心理有毛病,自然而然,认知的结果也就是负面的;心理很健康,对外在事物的认识也就是比较乐观、正面的。
4.修行才能除苦
用佛法的观点来讲,无论你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还是一个心理有疾病的人,这些都算世间法、世间善法。世间善法还是导致我们生死轮回,不能解脱。唯有把世间善法变成出世间善法、无漏善法,才是有希望的,才是殊胜的、最好的,才是我们所需要的。要把世间善法变成无漏善法,肯定要靠修行,靠对治烦恼、调伏烦恼,才有办法转变过来。也就是说,假如我们带着一颗烦恼的心去做事,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世间善法。
点我:

相关文章

信愿法师:广东法觉法师突病急救助念得生

信愿法师:广东法觉法师突病急救助念得生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云: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印光法师文钞》云:阿弥陀佛于往劫...

信愿法师:父亲念佛安详往生

信愿法师:父亲念佛安详往生

【念佛感应录】父亲念佛 安详往生父亲关宗理,民国12年(1923年)12月10日生于安徽省凤台县,是一世代耕读小康之家。青年时,因日本侵略中国,感受到国家将亡,毅...

宽容养大气,情义养人气

宽容养大气,情义养人气

大气就是宽容、人生在世就应该追求大气做人、细致做事。学会对人宽容,拥有容忍的肚量,不要斤斤计较,争赢了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能够化敌为友才算本事。学会对事洒脱,不要深...

改造命运,断恶修善,一定要从意恶下手

改造命运,断恶修善,一定要从意恶下手

末学接触佛法多年,但一直进进退退,始终没有大的进步。近日在读到净空老法师的1978年大专讲座的《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讲记》后,深感直抵根本,切中要害,入木三分。而且理...

彻底的柔软

彻底的柔软

佛教为什么能在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屹立于世界,广宏兴盛?佛教从来不用任何武力,就能调伏大众。正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佛教故事的主人公——鸯觉魔罗所言:“...

信愿法师:基督教徒助念往生

信愿法师:基督教徒助念往生

【念佛感应录】基督教徒 助念往生我母富宝琴,今年七月十四日去世,享年八十八岁。说来稀奇,母亲去世后竟分别按基督教和佛教仪式作了两次后事安排,最终往生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