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临终时,有恶鬼化现成亲戚朋友骗去恶道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又阎浮提”:又南阎浮提中。

“临命终人”:在人临要死的时候,“不问善恶”:也不管他是善,也不管他是恶。“我欲令是命终之人”:我都想令这将命终的人,“不落恶道”:不堕落到三恶道。“何况自修善根”:何况他自己修了善根呢?“增我力故”:这个并不需要我费什么力。他修善根,我来保护他,也不费多少力气。

“是阎浮提行善之人”:南阎浮提作善的这个人,“临命终时”:等他临死的时候,“亦有百千恶道鬼神”:人哪!你就算是做善事的人,临死也有恶鬼来引诱你,想叫你堕落到恶道里面去。

“或变作父母”:或者他变化成你父母的样子。“乃至诸眷属”:和你一切的亲戚朋友。“引接亡人”:他也来接你,“令落恶道”:使令你堕落到恶道里头去。“何况本造恶者”:何况本来就作恶的人呢?做善事的人,都有恶鬼来,想把你骗到恶道里去; 要是作恶的人,这恶鬼更是来引你堕落到恶道去。

“世尊。如是阎浮提男子女人。临命终时。神识惛昧。不辨善恶。乃至眼耳更无见闻。是诸眷属。当须设大供养。转读尊经。念佛菩萨名号。如是善缘。能令亡者。离诸恶道。诸魔鬼神。悉皆退散。世尊。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我观如是辈人。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寻即解脱。佛告主命鬼王。汝大慈故。能发如是大愿。于生死中。护诸众生。若未来世中。有男子女人。至生死时。汝莫退是愿。总令解脱。永得安乐。”

主命鬼王称一声:“世尊”!“如是阎浮提男子女人”:像这样子,阎浮众生,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临命终时”:临死的时候。临死时,暖、息、识都离体了,没有暖气了;息,没有呼吸了;识,八识也离开了,这叫命终。

“神识惛昧”:人刚死的时候,神识也就是中阴身──惛昧,他不明白、不清楚,因为他刚离开人的身体,自己还不知道自己死了。“不辨善恶”:不辨,就是辨别不出来,不知道什么叫善,什么叫恶。“乃至眼耳,更无见闻”:乃至于他眼睛也看不见,耳朵也听不见,见闻觉知都没有了。

“是诸眷属”:所有他在生的眷属,“当须设大供养”:应该为他做大的功德,或者请和尚为他念经,或者自己为他念经。

所以在中国有请和尚,念了初七、二七、三七……直到七七,这七七四十九天都念经,就是这个道理。虚老圆寂后,佛教讲堂做了一百六十多天的功德,念《大般若经》。这种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从释迦牟尼佛到现在,哪位祖师圆寂也没有念过《大般若经》,做这么大的一个法会,这叫大供养。

或“转读尊经”:转读,是念这部经。“念佛菩萨名号”:或者念诸佛菩萨的名号。“如是善缘”:像这种做功德,做善事的因缘。“能令亡者”:能使令亡者,能帮助亡者,“离诸恶道”:离开一切的恶道。“诸魔鬼神,悉皆退散”:你给他做功德,因为德大则冤孽消,你有功德,罪孽也就减少了,所以一切的魔鬼和恶神,悉皆退散,都跑了。

“世尊!一切众生临命终时”:所有南阎浮提一切众生,临死的时候。

“若得闻一佛名”:这临命终人要是能闻见一尊佛的名字。“一菩萨名”:或者单单一尊菩萨的名字。不用闻很多,就听一尊佛的名字,一位菩萨的名字。“或大乘经典”:或者大乘经典里面的“一句一偈”:一个句子或一个偈颂。

“我观如是辈人”:主命鬼王说,我看这一类的人啊!“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只要在他临终的时候,能闻见一尊佛菩萨的名字,或者大乘经典的一句一偈,就是有五无间的罪,都可以除去,或者是除去杀害之罪。这五无间罪和杀害之罪,本来是不能消灭的。“小小恶业”:要是比五无间罪小一点,比杀害罪业也小一点的小小罪业。“合堕恶趣者”:这种小的罪业,本应当堕落到恶趣里头去的。“寻即解脱”:没有好久,我也就令他得到解脱,不须受罪去了。

“佛告主命鬼王”:佛告诉主命鬼王,“汝大慈故”:你真是很大的慈悲,“能发如是大愿”:能发这种的大愿。“于生死中”:在众生的生死之中,“护诸众生”:保护一切的众生。

“若未来世中”:假使将来的时候,“有男子女人”,“至生死时”:到了他生死的时候。“汝莫退是愿”:你不要退了你所发的这个愿。“总令解脱,永得安乐”:令这一切众生,都得到解脱,永远得到安乐。

恭录自《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

 

点我:

相关文章

贫妇身贫心不贫,扫佛精舍证得道果

贫妇身贫心不贫,扫佛精舍证得道果

  祇园精舍里的僧众在佛陀的教导下,和合共住,用功精进。每天,僧众庄严的讽诵、摄受的威仪,让精舍呈现出一片肃穆祥和的法界,同时也让住在精舍旁的贫穷人家,在耳濡目染下心生欢喜,和三宝结了善缘。  “...

诵《金刚经》,十七年抑郁症不治而愈!

诵《金刚经》,十七年抑郁症不治而愈!

从记事起,我就是一个很内向的小孩,当别的孩子欢愉嬉戏时,我却常独处一隅,形影相吊,多思、敏感而悲观的特质,与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如此格格不入。十七岁那年我更是变本加...

德育故事:孝悌善报之薛包

德育故事:孝悌善报之薛包

薛包。笃行至孝。父娶后妻。分包出之。包号泣不去。至被杖。乃庐于舍外。旦入洒扫。父怒。又逐之。乃庐于里门。昏晨不废。积岁余。父母惭而还之。父母殁。弟子求分财异居。包不能止。乃中分其财。奴婢引其老者...

救婴捷法:堕胎溺女、救婴育婴果报十则

救婴捷法:堕胎溺女、救婴育婴果报十则

溺女削名武生冯姓。江西人。刚勇有力。名冠一时。传者忘其名字郡邑。曾听妇溺二女。道光甲午科乡试。马步全中。抚军大属意。将以魁虎榜。忽于较技勇一塲。开弓时。见一大鬼。...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震破地狱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震破地狱

  大概在唐朝以前,有一位玄通律师,他是一个学戒的人。这位律师行脚参访,有一天晚上到某个寺院去挂单。当天晚上,他所住的隔壁房间,有人在读诵刚刚那首“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他听到了,并跟着念了两...

法藏法师:人生要「随缘如云」

法藏法师:人生要「随缘如云」

人生要「随缘如云」 每个人都要学习随缘,就像天空的云自由自在的飘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它,既使是最高的高山也无法挡住云。 因为软软的云无形无体,它随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