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凡是皈依三宝的人,再往前研究进步,就

若想修道,一定要受戒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究竟“戒”有多少种?

戒有很多种,最基本的是“五戒”。

在家人凡是皈依三宝的,要是想再往前研究、进步的话,就要受五戒;受五戒之后,再往前进步,受八戒,然后受十戒;十戒,就是沙弥戒了。受完沙弥戒,做出家人,就要再受二百五十条戒,这是比丘;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条戒。菩萨也有戒,菩萨有十重四十八轻戒;十种是重的,四十八种是轻的。十种是很重的罪,你若犯了,是不通忏悔的;那些轻的罪,你若犯了,还可以改过自新。

在佛入涅槃的时候,阿难尊者以四事请问,说:“佛在世的时候,以佛为师,佛是我们的师父;佛入涅槃之后,谁是我们的师父呢?”佛就告诉他:“我入涅槃之后,你们以戒为师。”这是告诉出家人──告诉所有的比丘、比丘尼,要“以戒为师”。

那么在家人若想要求戒,一定要向出家人来求戒的。授戒,就是把戒授给你这个人,这一定要比丘才能授戒。在佛的戒律上,本来是不准比丘尼传戒的。

所以戒律也有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有很多种。

我们人若想修道,一定要受戒。你若能守住清净戒体,就像琉璃宝珠那么美丽──言其你这个人能守戒,这就犹如宝珠一样,是非常有价值的。

前几天我不是讲过,终南山道宣律师就因为持戒持得好,感得天人来给他送供养,给他送饭吃。

所以这个戒德,是最要紧、最要紧的。

你学佛法,如果不守戒律的话,那你学什么都好像瓶子在漏水──瓶子底下有个窟窿,你装上水,它就漏了。你若能守着戒呢?久而久之,就无漏了。我们人这个身体,都是有漏的身体。

恭录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点我:

相关文章

蔡礼旭老师:兴建大利的智慧

蔡礼旭老师:兴建大利的智慧

兴建大利的智慧蔡礼旭老师“兴建大利”。以上六点主要都是对人,兴建大利是对事。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我们去行善、去付出的?古时候乐善好施的员外常常都是造桥铺路,铺一条...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三回拜德雲比丘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三回拜德雲比丘

  参妙峰德云长老 问法得忆念诸佛  智慧光明普见法 证入发心住境界  善财童子自告别了文殊师利菩萨以后,直向南行,到达胜乐国,登上妙峰山。为了寻访这位行踪不定的德云比丘,善财童子经过七昼夜,终于...

海涛法师:加持食物布施给饿鬼,可以得到生生世世

海涛法师:加持食物布施给饿鬼,可以得到生生世世

我们汉传佛教比较重视观想,七粒米和一些水、或饭施食。中国藏传佛教,因为莲花生大士的推动,所以比较重视上火供和下施食的烟供,几乎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有一个烟供炉,晚上...

【八关斋戒】是什么意思?内容及功德利益介绍

【八关斋戒】是什么意思?内容及功德利益介绍

八关斋戒是什么意思?  八关斋戒,是指八条戒律,又作八斋戒、八支斋法,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一种戒律,仅于六斋日的一日一夜受持。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居士种下出世解脱之因而慈悲开设。其意义在于,在家居...

德森法师:精印历朝名畫观音宝相回向文

德森法师:精印历朝名畫观音宝相回向文

精印历朝名畫观音宝相回向文(一九三九年新春)华严经云,佛身充满於法界,普现一切羣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观世音菩萨,本过去久远劫前,早成佛道之正法明...

看佛陀如何度化悭贪成性的“葛朗台”

看佛陀如何度化悭贪成性的“葛朗台”

  舍卫城中,有一位长者名叫最胜。他家中非常富裕,但是为人悭贪。不管任何人,只要前来乞讨,他一定不由分说地将其赶走。为了防止盗贼,他设计了七重坚固的大铜门来维护安全。同时,又用小石块混泥作墙,用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