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光法师:皈依僧 众中尊

皈依僧 众中尊
--慧光和上开示--
 
皈依「僧」。「僧」,是僧团。「僧」不是一个人,一个人不称为「僧」,一个团体称为「僧」。
皈依「僧」,这个团体是和合众---和合的群体、和合的大众。大家在这里用功办道,大家相互成就、相互鼓励、相互支援、相互帮助、扶持。
 
因为我们一个人有的时候走到这个修道的路上,或许,会觉得力量不够,甚至恐惧、害怕。当心情不好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的时候,烦恼的时候,那个心低落,他需要团体来给他鼓舞、给他加油,给他帮助,甚至只是陪着他走过那一段路而已。
    根本没有做其他的事,就是陪着他走过那段路而已---让他觉得不孤独,不觉得这世界上没有人关心他,没有人爱护他---这是陪着他走过那段路。
---这,叫「皈依僧」。
 
回到寺院来,这就是你的家。你有你色身的家,你父母生的你这个色身,你在这个世间有个家---色身的家。
你也有一个法身慧命的家---你的智慧的家、心灵的家,就是寺院。
这个寺院是你的家,所以你要常常回家。你不要不回家,在外面流浪。
你要回家,你才会得到滋养,你才会得到温暖,你才会得到关怀,才会得到帮助。你要常常回家。
这个,是「皈依僧」。
 
我今天做你们的皈依师,是代表三宝接受你们的皈依。也可以说,跟大家结了一个善缘---因为我的因缘,所以大家皈依了「三宝」,所以结了一个好的因缘,就这样子。
 
「僧」---和合团体。尤其是僧人,常住僧,就是僧人、出家人。各位看到出家人,他代表就是佛法。要恭敬佛法,不管他修行好不好,那是其次。他身穿的那件袈裟,代表佛的传承、代表法的传承。恭敬法,这是你的修行、你的功课。
皈依僧,不是看到我们寺院的法师就恭敬,其他的法师---「喔,不认识!」。就没有恭敬心,不可以的!你是佛的弟子,你不是某个法师的弟子,你是「佛」的弟子,要记得!
 
------------------------------------------------------------------------
◎摘自2011-04-24《2011年菩萨寺三皈五戒讲戒开示》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4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4

  清费孺人  费孺人,名兰襄,世代居住吴江县,就是彭二林居士的妻子啊。平常从未骂过人。有不如意的事,默默承受而已。先是在家没出嫁时,庶祖母王氏,喜好作佛事,孺人就心里有仰慕,奉持斋戒,出嫁后也不...

你现在是“哑巴吃黄莲”还是“哑巴吃蜜”?

你现在是“哑巴吃黄莲”还是“哑巴吃蜜”?

  有一位学僧,恭敬地问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对悟道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慈受:“既是悟的道,说不出来。”  学僧:“说不出来的时候,像什么呢?”  慈受:“像哑巴吃蜜!”  学僧:...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8、不贪美色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8、不贪美色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积阴德太重要了,常积阴德,福报必大

积阴德太重要了,常积阴德,福报必大

常听人家说“一定要积阴德”,到底为何这样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积德的事情相信任何人都会去做,但是,为什么又有积阴德和积阳德之分呢?善念、善行,都是积善,积德。若复...

生气后,各大器官会发生这些惊人变化,看完后再也

生气后,各大器官会发生这些惊人变化,看完后再也

现在人们常说,“不作死就不会死”,这句话真的没有错。真的,其实很多病都是自己作的,大多数疾病都和生气有关,不生气就不生病。生气所导致的疾病,到底发病率有多高呢?美...

当你有了天眼,你一定会为自己吃的肉哭得死去活来

当你有了天眼,你一定会为自己吃的肉哭得死去活来

有一次,文殊菩萨示现人身,路过一个屠夫家门,看见有好几个人正在试图擒住一头猪,准备将它宰杀了。那头猪四处狂奔,无法将其被捆绑住。文殊菩萨于是对屠夫们说:“何必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