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光法师:皈依僧 众中尊

皈依僧 众中尊
--慧光和上开示--
 
皈依「僧」。「僧」,是僧团。「僧」不是一个人,一个人不称为「僧」,一个团体称为「僧」。
皈依「僧」,这个团体是和合众---和合的群体、和合的大众。大家在这里用功办道,大家相互成就、相互鼓励、相互支援、相互帮助、扶持。
 
因为我们一个人有的时候走到这个修道的路上,或许,会觉得力量不够,甚至恐惧、害怕。当心情不好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的时候,烦恼的时候,那个心低落,他需要团体来给他鼓舞、给他加油,给他帮助,甚至只是陪着他走过那一段路而已。
    根本没有做其他的事,就是陪着他走过那段路而已---让他觉得不孤独,不觉得这世界上没有人关心他,没有人爱护他---这是陪着他走过那段路。
---这,叫「皈依僧」。
 
回到寺院来,这就是你的家。你有你色身的家,你父母生的你这个色身,你在这个世间有个家---色身的家。
你也有一个法身慧命的家---你的智慧的家、心灵的家,就是寺院。
这个寺院是你的家,所以你要常常回家。你不要不回家,在外面流浪。
你要回家,你才会得到滋养,你才会得到温暖,你才会得到关怀,才会得到帮助。你要常常回家。
这个,是「皈依僧」。
 
我今天做你们的皈依师,是代表三宝接受你们的皈依。也可以说,跟大家结了一个善缘---因为我的因缘,所以大家皈依了「三宝」,所以结了一个好的因缘,就这样子。
 
「僧」---和合团体。尤其是僧人,常住僧,就是僧人、出家人。各位看到出家人,他代表就是佛法。要恭敬佛法,不管他修行好不好,那是其次。他身穿的那件袈裟,代表佛的传承、代表法的传承。恭敬法,这是你的修行、你的功课。
皈依僧,不是看到我们寺院的法师就恭敬,其他的法师---「喔,不认识!」。就没有恭敬心,不可以的!你是佛的弟子,你不是某个法师的弟子,你是「佛」的弟子,要记得!
 
------------------------------------------------------------------------
◎摘自2011-04-24《2011年菩萨寺三皈五戒讲戒开示》
 
 
点我:

相关文章

精勤修业 蜜蜂是菩萨的化身

精勤修业 蜜蜂是菩萨的化身

  很久以前,有一位已得大觉悟的佛,法名为「一切度王」,降到人世讲说法要。这时群众中有两位和尚,一位名叫「精进辨」,一位名叫「德乐止」,他们一起到一切度王的座前听闻法旨要义。这精进辨就是后来的佛陀...

要尽力尽责做好每件事

要尽力尽责做好每件事

独善其身   一僧不能容忍寺院顽皮沙弥,意欲去桃花园独善其身,这次常住会议之后,僧对师曰:   师父,我上殿也不熟,还是以念佛为主吧!   师:功课不行,你得想办法去学,那饭不会吃,你咋长大...

大安法师:你布施出去的东西,最终还是你的

大安法师:你布施出去的东西,最终还是你的

你布施出去了,你就创造了一个人天福德之身,那人天福德之身,你布施出去的东西,最终还是你的。这个道理是很深邃的。佛法他用一个比喻来帮助我们理解,你布施出去的东西还是...

放生救物延寿:《江慎修居士选录》积善报亲林承美

放生救物延寿:《江慎修居士选录》积善报亲林承美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原文】  5、积善报亲林承美  福建林承美,少孤,母守节抚之。承美长,思亲涕泣,苦于报德无从。一禅师云:孝子思亲,痛泣无益,惟勤放生戒杀,笃行阴德,庶可...

佛陀指月启示众比丘何为佛法

佛陀指月启示众比丘何为佛法

  傍晚,佛陀像往常一样,在树林中徐徐经行。当他走到那条小河边时,忽然听到了一阵争论声。原来,有几个年轻比丘围坐在沙滩上的一株大树下,热烈讨论着什么。他们太专心了,没有察觉到佛陀的到来,继续争执着...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四)~E 96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四)~E 96

965经名叫“郁低迦经”,郁低迦是位外道的出家人,有一次他请教佛陀:“瞿昙,世有边耶”;“世无边耶?有边无边耶?非有边非无边耶?”佛陀回答说“此是无记”,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