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皈是学佛第一堂课。皈依三宝,你误解了吗?


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三皈”是学佛第一堂课。入佛门,皈依三宝,以“三宝”为师,自称为“三宝弟子”。所以“三宝”的意思一定要懂。

“三宝”里面最重要的意思是“自性三宝”,这才是真正皈依处。

佛法重视向自性当中去求,明心见性就成佛了。所以我们皈依的是依自性。

“佛”是觉悟的意思,佛陀就是“自性觉”。自性本来是觉的,为什么会迷了?这一念不觉就迷了。佛陀的教育没有别的,就是帮助我们回归自性,把“自性觉”找回来,这就成佛了,学佛的功德就圆满了。

“自性觉”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性德。六祖慧能大师明心见性,他回归到“自性觉”了。

自性是什么样子?他给我们描绘的,第一个,“本自清净”。自性就是真心,真心就是佛,这个不能不知道。

妄心不是佛,真心是佛。如果用“佛”跟“魔”这两个字来对比,真心是佛,妄心是魔。“魔”是折磨。真心得大自在、得大喜乐,跟魔恰恰相反,魔是迷,佛是觉。

“皈依佛,两足尊”,这个“两”,一个是智慧,一个是福德,这两种。这两种是所有一切众生所希求的。在“福”、“慧”这两样当中,佛是达到究竟、圆满。

“足”就是满足的意思,圆满了,“福、慧”当中他是最尊贵的,真正到圆满,这是“自性觉”。

“达摩”是皈依法,“法”是自性正,正知正见,称之为“法”。

“法”是“离欲中尊”。什么方法能帮助我们回归自性、帮助我们成佛?那就是要“法”,“法”是“离欲中尊”。换一句话说,“法”是教我们放下,放下就证得了。

我们学了这么多年,大乘经教里佛常说,放下执着,对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执着了,为什么不执着?

因为“法“是假的,不是真的,执着是错误的,你可以受用它,你不能执着它、你不能占有它,因为它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离欲”。“法”里头,佛法是最尊贵的,佛法把执着放下了、把分别放下了、把起心动念统统放下了。

放下起心动念就是佛;

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这是菩萨;

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没有执着,这是阿罗汉;

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全有,这叫凡夫。

佛法修行没有别的,就是教你放下。放下之后,才是全心全意为众生服务,这度众生。

自己没放下,没法子度众生,众生不相信你。佛是放得最干净、最彻底,起心动念都没有了。眼看得清楚,没有起心动念;耳听得清楚,也没有起心动念;六根在六尘境界上,清清楚楚、明明了了,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这就叫佛法,这就叫“自性觉”、“自性正”,所谓正知正见。


“僧”是团体,所谓“众中尊”。“众”,在佛法,用现在话说就是团体。

所有团体当中,僧伽这个团体是最尊贵的,为什么?

他修“六和敬”,“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所以这个团体是所有团体里面的榜样、模范,叫“六和”的团体。这个团体值得人尊敬、值得人学习。

那么今天,形式上的“三宝”,我们讲“主持三宝”,表法的,都出了问题。可是我们要皈依,我们皈依“自性三宝”。

对于表法的三宝,不要问他做得对不对,看到佛像,就想到“自性觉”,这就对了,我要像佛陀一样,觉而不迷;

看到书本,不一定是佛书,只要看到书本,我就想到我要正知正见,这就是归依法,不能有邪知邪见;

看到出家人,就想到我们在团体生活一家都好,叫家和万事兴,家也是个团体。佛家讲的,四个人以上在一起居住、在一起生活,就是一个僧团,他是四个人。那如果一个家庭里头,夫妻两个,有两个小孩,这四个人,那就是一个僧团,这个僧团要修“六和敬”,那就是佛教的僧团。

佛教僧团是和睦的僧团,“睦”有亲爱的意思,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照顾,互相关怀,互助合作,这个团体多好!多么幸福、多么美满!取这个意思。

所以一看到出家人,就提醒我们,我们的团体要和睦,家和万事兴。

在家庭,这是小团体;在公司行号,这是大团体;在国家,这是更大的团体,统统要和睦。

那么这是“三皈依的”本意,一定要了解,一定要落实。

别人跟我不和,我要跟他和,一定要感化他。

我们人都用真心,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就是天堂。从哪里发起?从我自己做起,不要求别人用真心对我,我用真心对人,就成功了。我用真心对人,我跟佛菩萨站在一边,慢慢时间久了,你们统统都过来了。

我们凡夫有念,有念就造业,身心就受影响。

在影响当中,恶念是最麻烦的,恶念是病毒,善念是健康。

恶毒里的代表是贪瞋痴,叫三毒,贪里面衍生出情执,瞋里面衍生出傲慢,愚痴里面衍生出来的怀疑,这个毒性不比三毒差。

里面有这些毒(毒素),外面就很容易感应,这些细菌、风寒很容易感应,这个是身体疾病的来由。

-02-

究竟的归依处


【第一部分 对在家居士开示】

  娑婆世界是我们暂时借住的地方……

阿弥陀佛才是我们究竟的归依处,是我们的故乡。

有一天,老和尚叫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去山门口割草,有人不理解老和尚为什么对老年人这么不慈悲,就问老和尚:“他已经这么老了,您为何还要叫他去做那种粗活?”

老和尚说:“就是因为他年纪大了,再不做一些事消业障,未来轮回的路上是很可怕的啊!”


 

点我:

相关文章

积​阴德的6件事,不仅可以改变不好

积​阴德的6件事,不仅可以改变不好

人的一生离不开福报,因为福报撑起一个人的命运。佛教是讲因果的,“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通三世,前世多生前今生和来世。所以今生的大部分福报,都来自于前世和多生前...

杀生恶报的故事

杀生恶报的故事

  《江慎修居士选录》【第二篇杀生恶报篇 第一章 屠宰】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16. 沸水洞胸的屠夫  汉口地...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第54集善恶果报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第54集善恶果报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堪布索达吉 译  佛门映像268  编辑制作:定静工作室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54.善恶果报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4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4

  清费孺人  费孺人,名兰襄,世代居住吴江县,就是彭二林居士的妻子啊。平常从未骂过人。有不如意的事,默默承受而已。先是在家没出嫁时,庶祖母王氏,喜好作佛事,孺人就心里有仰慕,奉持斋戒,出嫁后也不...

念佛这样回向,消灾免难,功德更大,圆融无碍

念佛这样回向,消灾免难,功德更大,圆融无碍

念佛,应该给众生来回向,不为自己来念佛,要为大众念佛。我念一声佛,就回向这个功德给一切众生,这个功德更大,更是圆融无碍。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以前释迦牟尼佛,带着一...

凡是恶疾,如癌症等疾病,都是有业障鬼在作怪!

凡是恶疾,如癌症等疾病,都是有业障鬼在作怪!

一旦生了欲念、无明,鬼便容易钻进来凡是恶疾,如疟疾、癌症等,都有鬼在后面支配着,令人体内五脏错位,四大不调,都是业障鬼在作怪。因为人夙世有业障,时间到了,鬼就来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