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为何有的念佛人临终前先感恩释迦佛

娑婆言释迦,西方言弥陀。先释迦者,教所由兴也。孺子封侯,尚不背本。凡夫入圣,岂得辜恩。古有临终焚香先供养释迦者,正此意也。——莲池大师《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娑婆世界的佛是释迦牟尼佛,西方接引大慈尊是阿弥陀佛。那为什么有的古人在临命终时先归命释迦牟尼佛?因为我们能听闻到净土法门这一大教,首先要感恩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以大悲愿力示现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人寿百岁的时候过来,那没有相当深重的悲愿是不可能的。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发五百大愿,称为大悲菩萨。

在一切菩萨都不敢发这样深重大愿之际,他竟然发了一个在人寿平均百岁、苦难深重、浊恶不堪的时候,来到此间示现成佛的愿,并且宣说这“一切世间极难信”的净土法门,所以我们要知恩报德,感恩释迦牟尼佛。

这里先谈谈“孺子封侯,尚不背本”的典故。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时候,集合天下的英才,其中有位谋士叫陈平。陈平少时喜读书,有大志。

一年,正逢社祭,人们推举陈平为社庙里的社宰,主持祭社神,为大家分肉。陈平分得很均匀,社里面的老人就称赞道:“好啊,陈平这孩子分肉很公平!”陈平就说:“啊,如果我能够宰割天下的话,也像分这个肉一样平等无差!”你看,他非常有抱负、有胸怀。

陈平的名声就一下传开了。千里马需要有伯乐啊,当时有位魏无知,知道陈平很了不起,就把他推荐给汉高祖。

陈平六出奇计,辅佐刘邦统一天下,建立了大功,先后被封为户牖侯、曲逆侯。在封为户牖侯时,他却说:“这不是我的功劳。”汉高祖说:“我采用先生的谋略计策,战胜了敌人,怎么不是你的功劳呢?”

陈平说:“如果不是魏无知,我怎么能够出仕为官呢?”汉高祖听了就很赞叹:“像先生这样可以称得上是不背本忘恩了!”于是又赏赐了魏无知。这就是“孺子封侯,尚不背本”的来历。

我们凡夫在六道轮回,苦不堪言,无量劫不能出离,但今生竟能以信愿称名往生到极乐世界,成为阿鞞跋致的菩萨。那得到这么大的利益,还能辜负这个大恩吗?所以要感恩说法者——释迦牟尼佛。

这里再引用刘遗民的一个公案。刘遗民是我们东林莲社十八高贤之一。他是汉代楚王的后裔,对这个世间的战乱已经看透了,就回归生命的真实,依慧远大师专修念佛三昧。

他用功真的是很精勤哪,很快就在定中见到光明,修行十六年见到阿弥陀佛。而且呢,还到了极乐世界喝了八功德水。

刘遗民临终前预知时至,知道自己要往生了,就让大家来给他助念。他首先焚香,先感恩释迦牟尼佛:如果不是释迦牟尼佛来到此土宣扬净土法门,赞叹阿弥陀佛的功德的话,我哪能有今天预知时至、安然往生这样的幸事呢?

所以刘遗民是先拜谢释迦牟尼佛,然后随阿弥陀佛往生净土的。这就是为什么古时有的念佛人在临命终时先归命、感恩释迦牟尼佛的深意——知恩报恩,不忘本。

 

相关文章

了然法师法汇增补:欲得临终正念现前须要现在熏习

了然法师法汇增补:欲得临终正念现前须要现在熏习

欲得临终正念现前须要现在熏习得力念佛不怕妄想,贵在得其正念。譬如渔夫收网,任其网子布得再宽。但将手裡网绳徐徐牵之。可使全副网子。归到手中。念佛得到正念。亦復如是。...

感恩佛的智慧常乐我净

感恩佛的智慧常乐我净

要经常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字眼、每一句话,要感恩佛的智慧。身处世俗的尘埃之中来调节自己的心,学佛真的很不容易。当人家讲你的时候,要懂得调节;当人...

【化身】什么叫化身?化身的意思

【化身】什么叫化身?化身的意思

化身什么意思?  化身,佛的三身之一,百千万亿,随缘应化,指佛菩萨为了济度众生而变化出来的各种形相之身,又名应化身、变化身。“释迦牟尼佛”是佛为度化世人而应现的化身,化身的圆寂,代表着以这个化身度化众...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皈依了三宝以后不能讲僧人的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皈依了三宝以后不能讲僧人的过

 呷绒多吉上师 开示连载(413):我们皈依了三宝以后不能讲僧人的过失,不能诽谤僧人,绝对不可以!不管他是什么样的僧人,我们都不能讲。为什么呢...

方海权:改变命运一个重要环节

方海权:改变命运一个重要环节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这是普贤菩萨告诉我们的。众生都愿得福,远离尘劳、烦恼、疾病、不顺。但很多不明白要紧跟善知识,抓紧衣...

宣化上人:如何才能临终见十方佛、随愿往生?

宣化上人:如何才能临终见十方佛、随愿往生?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纯想即飞”:“纯想”,就是没有情,单单有这一个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