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良法师:放下与拿起
放下与拿起 天津是个“码头文化”城市,很多“假语村言”富含着艰深的“禅思佛理”,一句“人物”可见一斑。 “拿得起,放得下”是件很不简单的行为。放下是为了更好的拿起,这是佛学文化的智慧。 拿起,是人类的本性情。金钱拿起你还愿意放下吗?儿女私情拿起了还愿意放下?香车豪宅拿起了......就没个放得下的! 面对困苦,在前进道路上遭遇了“迈不过去的坎儿”万不可“强出头”,在人生的拐点上暂时的放下,找寻到更适合你的出路,不仅需要勇气,更要有佛陀的智慧。 佛学文化告诉我们: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不可能处处是逆境;人生有巅峰也有谷底,不可能处处是谷底。因为顺境或巅峰而趾高气扬,因为逆境或低谷而垂头丧气,都是浅薄的人生。真正的人生需要磨炼。面对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气,是一种消极、愚蠢的表现,最终受伤害的也只有你自己。人最重要的是把握好你自己的心态,以积极快乐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一切,你的一生将是豁达明朗而成功的。 再复习一遍,老禅师的语录吧。 一个人喝干了手中杯子里的水,如果你想要再喝上一口,只有把杯子放下,才能注满甘甜的清泉。 放下手中的杯子,放下烦恼,放下包袱,放下已经不属于你的任何羁绊,直起腰,看清前方的路,你会发现前方大放光明。 放下执著,放下贪欲,放下别人对自己的苛责,放下憎恨与不满,让心灵真正能发出自由之光、智慧之泉,那就是觉者,就是禅,就是成佛之道。 拿起和放下没有尊卑之分,一个人“拿得起,放得下”却高下分明。因为,拿起容易放下难! 传说,有位禅师非常喜欢兰花,花费了很多时间栽培兰花。有一天,他出门云游去了,嘱咐徒弟们帮他照看好兰花。谁知,徒弟们不小心把兰花盆打碎了,折断了兰花的根。徒弟们吓坏了,知道师傅回来一定要大发雷霆的。谁知,老禅师回来后了解了情况,温和的对徒弟们说,“我种兰花一是希望今后能供佛,二也是为美化寺院里的环境。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禅师看得开,是因为他虽然喜欢兰花,心中却无兰花这个挂碍,兰花的得与失,并不影响他心中的喜与怒。 生活中,我们能为痛苦而生活?为生气而教书育人?能为艰辛养儿育女? 如果有了禅师的一番心境,万事都不会让我们烦恼丛生。 禅师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所以为禅师也。 浅议都市佛教业露华一、教市佛教的形成和发展教市佛教是相对于山林佛教而言,主要是指生活和修行在都市、以都市为主要宗教活动场所的佛教僧团及其所从事的佛教活动。都市... 要学好,冤孽找;要成佛,先受魔若不想好,则冤孽不会来找,愈想好,冤孽愈来找。因为从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所造的善恶业夹杂不清,因此一旦想要修道,所有的债主都来讨债。... 忠。这忠字,不但杀身殉难,即平日做官,尽心尽职,也叫是忠。莫说忠不忠的报应,就看泛泛浮浮,主意不在苍生的,也都没有好结局。可见尔俸尔禄,原负不得这个字的。凡宰相到... 功德圆满.圆满功德 --香港佛教「此岸-彼岸」弘法会.蓝毗尼中华寺 「十方法界圣凡水陆大斋胜会」順利圆满 为庆祝佛陀降生二五五五年,香港佛教「此岸-彼岸... 今天这个社会,一般大众天天都在造杀生罪业。我听同学告诉我,全球每天吃的这些动物,有个概略的统计,平均每一天上亿!一天杀这么多畜生,将来要还命债,这个麻烦大了!地球... 人的魅力是从功德智慧产生出来的,不要跟人家比外表啊,老和尚那个力量大不大,唉呀,你身体不好,老和尚打个电话,祝你健康你就好起来了,老和尚一辈子修行的功德,所以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