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把全世界都给你,你死的时候一文都带不

我非常感激章嘉大师,我向他老人家请教的时候,他没有保留,真的,把这桩事情教给我,看破、放下。看破是观,我们现在学的六观,放下是前面学的五止,止是放下,观是看破。看破是明了事实真相,这是观,我们明了事实真相我们才肯放下。现在世间灾难这么多,灾难从哪里来的要知道,我们迷失了自性,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一无所知,这个自己要承认,不承认不行。现在我们就了解,我们是妄想分别执著统统具足,这就是标准的六道凡夫。而六道凡夫我们生在现前这个社会,这一生当中迷得太深,怎么说迷得太深?满脑袋只有自私自利,这个麻烦大!古时候的人,他是人当然他也迷,他迷得比我们浅。不要说太久,我们就说六十年前,中国人讲一个甲子,一甲子六十年。六十年前民国三十八年(今年九十八年),我到台湾,我们想想那个时候的社会,那个时候的人心跟现在不一样,那个时候人心善良,有没有自私自利?当然有,比现在轻,人想到自己他同时会想到别人。我们刚刚到台湾人地生疏,但是无论走到哪一个乡村角落,陌生人,当地的居民他对我们都照顾。这是从外面来的客人,我们没有吃的,他送吃的给我们;没有穿的,真的他送衣服给你穿,不把你当外人看待。我们去找一个朋友不认识路,他带著我们走,现在到哪找去?这才六十年。

为什么?那个时候虽然我们老祖宗传统的教育已经丢失了,可是还有一点影响力,真的还有一点影响力。我们自己做人,无论在什么艰难困苦,都能够规规矩矩的做人,不会欺骗别人,决定没有占人便宜的念头,对人有礼貌,真正有互助合作的精神。现在这个看不到!所以现在人迷得比那个时候更深,再迷得深就造业。我们中国老祖宗常说,几千年倡导的「和为贵」,那个社会能看到和谐的样子;现在我们看不到和谐,一家都不和,夫妻不和。在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听说过隐私权,这个名词都从外国出来的,六十年前没听说有隐私。可是这个六十年来逐渐逐渐西化,我们离老祖宗的东西愈来愈远。增长的是贪瞋痴慢疑、恶见,佛法里面讲的根本烦恼,造作的恶业是随著经济的发展,大家是一昧都去争利,而把做人的道理,伦理、道德、因果统统抛弃,只要有钱什么都能干,这还得了吗?好像人生目的就为什么?人生目的就是为赚钱。我们活在这个世间是来为赚钱的吗?把全世界都给你,你都赚到,你死的时候一文都带不走。我们相不相信人死了以后还有来世?这桩事情中国古人相信,中国人不相信因果报应的人很少。但是现在很多,在六十年前的时候很少。所以起心动念都会想到因果报应,善有善果,恶有恶报,不可以昧著良心去害人。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九十八集)2009/9/9台湾档名:12-047-0098

 

点我:

相关文章

《百业经》:(61)安宁太子 两世极刑得佛救度

《百业经》:(61)安宁太子 两世极刑得佛救度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五)~C 什么叫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五)~C 什么叫

(四)什么叫做戒,什么叫做智慧 什么叫做戒—— 这位种德婆罗门对佛教中的“戒”其实还不那么了解,因此他也请教了佛陀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叫做戒呢? 世尊...

印光大师:佛子,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

印光大师:佛子,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

惟我释子,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且不仅报答多生之父母,并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生[1]六道中一切父母。不仅于父母生前而当孝敬,且当度脱父母之灵识,使其永出苦轮,常住...

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一)

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一)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别种身...

揭开情感的奥秘天机:大龄单身、感情不顺、男女晚

揭开情感的奥秘天机:大龄单身、感情不顺、男女晚

当今很多人大龄仍单身,并非是他们不想结婚,而是因为各种各样原因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也有很多人感情不顺利,遭遇争吵、出轨甚至离婚。有的人会去算姻缘,而算命先生会告诉他...

南怀瑾:人的生命投生的过程04

南怀瑾:人的生命投生的过程04

那么讲普通的人入胎是不知道了。那么变胎儿的时候呢?就是阿赖耶识进去了,胎儿没有意识的,可是有第七识;也有前五识的影像、投影。也可以说在胎儿中间,是非量境界的带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