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这个一天一夜那是真念,所有一切牵挂全

【思惟熟计。欲得度脱。昼夜常念。愿欲往生阿弥陀佛清净佛国。】

这是教我们要立愿,一定要立下一个坚固的志愿,要离开娑婆世界,要离开六道轮回。为什么?轮回太苦了,太可怕了!实在说生死不可怕,轮回可怕。怎么样才能脱离轮回?唯一可靠稳当有把握的,无过於念佛。实在讲,就是劝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因为你事情很多,平常没有时间,这提供你意见:

【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断绝者。寿终皆得往生其国。】

这讲下品生的,从十天十夜到一天一夜,就是精进念佛,认真的念佛。或者是一年念一次,一年有一个长假的时候,十天,认真念十天;或者一个月当中能找到一个假期念一天,一个月认真念一天一夜,这样也行。这个一天一夜那是真念,不是普通的念,所有一切牵挂全都放下,这样念法。

念佛要按步骤,不可以躐等,不能贪求。开始念,我觉得一个月念一天一夜就很好。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我们这种生活状况之下,一个月,一天一夜是很理想的。一年,如果有长假的时候,能够有三天三夜到五天五夜,就非常之好。一年一次,顶多两次。像在美国这个环境里面,一年有一次的时候,念三天到五天,那就很好,会很有受用。

但是要记住,精进念佛,心要清净,一无所求,这个很重要。如果你一心求见佛,魔得其便,会著魔;不能求神通,不能求感应,不能有一丝毫的妄想。纵然在念佛当中见到佛,这是很可能的;见佛、见光、见种种瑞相,很可能,要用什么样心态?见如不见。《金刚经》上一句话,牢牢的记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我念一天一夜求清净心,绝不被这些外面境界把我的清净心给动摇了、给乱掉了,这叫好相,这是瑞相。

纵然见到,也不必告诉人。你告诉人,目的何在?还不是炫耀自己,我有功夫了,你看你都不如我。除这个心之外,你还有什么心去炫耀?用不著告诉人,自己明了,增长信心就够了,不用告诉人,这就对了。所以古时候自己有感应,有这些瑞应的时候,只可以告诉自己的老师,求老师做印证,做证明,其余的都不说,这是对的,这是正确的。

无量寿经(第三十八集)1992/6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档名:02-012-0038

 

点我:

相关文章

大熊慈心救护砍材人

大熊慈心救护砍材人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

一念之差 为何会改变他的命运?

一念之差 为何会改变他的命运?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从前有个人叫元自实,他对缪材有恩,可缪材却忘恩负义,做出很对不起他的事情。元自实感到愤恨不平,天未亮就带着刀,准备要去杀死缪材。路上经过一座庵堂,庵主轩辕翁是位有道之士,很早就...

印光大师:净土经意平时说和临终说(文白对照)

印光大师:净土经意平时说和临终说(文白对照)

原文印公老法师慈鉴.久仰泰斗.恨未亲承。弟子自出家以来.于净土法门.深生信愿.依而行之.盖已久矣。近阅佛法与科学之比较研究.吕碧城女士.与王季同居士书.以四十八愿...

济群法师:有情生命的四个阶段

济群法师:有情生命的四个阶段

有情生命的四个阶段 生命是无尽的延续。我们从出生到死亡的这段人生旅程,只是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片段。那么,生命又是如何转递的呢?如何从过去转到今生、...

宣化上人:出家是最彻底的布​施

宣化上人:出家是最彻底的布​施

菩萨中的大菩萨,他拥有最富丽堂皇的陈设,美轮美奂的住宅,以及种种精美的资生之具。如是众多高贵的物资,倘若有人向他乞求,菩萨毫不犹豫的立刻赠送他。菩萨修布施法门,对...

嘎玛仁波切:如果没有在最根本上发出感恩和报恩的

嘎玛仁波切:如果没有在最根本上发出感恩和报恩的

1 如果我们没有在最根本上发出感恩和报恩的心,在生命解脱的修行上,是根本不会有大成就的!因为修行成就的原动力,是要对广大无边的众生产生菩提心来行菩提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