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喜法师:造恒沙七宝塔不如静坐一须臾的功德大

坐在拜垫上的尽量盘腿,有的人盘腿像坐老虎凳一样,最好是坐拜垫,坐凳子不好打坐。打坐功德很大,我们大家不讲一句话在这打坐功德很大。双盘盘起来的有多少?举手。你看,这么多金塔,不用别人给你发奖状、金杯啊,自己往那一坐就是一座金塔。单盘的呢?噢!单盘的多,这是银塔,冠军少亚军多,也不错。剩下散盘的,散盘的也不错,也是塔,“泥巴塔”(众笑),总算也是一座塔。金塔、银塔、泥巴塔,你看不会盘腿的就那样坐着的,这个叫什么?这个叫老爷坐。

中国凳子的历史,可以反应出中国的一个文化,凳子的文化。中国有凳子的时间没有多少年的,到那个红木家具店去看,有清式的、明式的、最多到宋式,再往前就没有了。说明宋朝之前中国是没有凳子的,有我们拜垫之类的小的这种座,日本的“塌塌米”,是从中国的唐朝学过去的。那个时候的人是没有椅子的,都是盘腿,这个习惯、这个形体的行为,对人类的文明是有帮助的。为什么中国以后就不能突破唐朝的鼎盛,到现在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中国人聚集多的地区都叫唐人街,不叫宋人街、也不叫明人街、清人街。

最鼎盛的是唐朝,那时候的人都是盘腿而坐的。这个动作从人体的构造学来说,因为人在地球表面上,他要平衡地球的吸引力,所以人最发达的身体结构是什么?肌肉和骨骼,肌肉骨骼就是为了克服地球的吸引力,所以人大量的血液供给给这些肌肉组织。

而我们盘腿的时候呢,恰恰把人体耗血量最大的大腿小腿盘起来了,把它压迫住,然后大量的血液回流到上身,直到大脑。我们现在为什么不开智慧啊?因为大脑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大脑的运作是需要大量的营养和氧气的。所以你看唐朝人大腹便便,为什么?这是打坐打出来的,不是喝啤酒喝的。有的人问:“师父你肚皮咋这么大呀?”我说这是打坐打出来的,听了吓死了,我不打坐了,身条不好看了。这个身条才好看啊!不要搞颠倒掉了。现在西方欧洲都已经开始反对“瘦骨形”了,“瘦骨形”的不准上封面。“师父糟糕了,那我减肥不是白减了嘛”。我们佛教对这些道理要讲清楚,要言之有理,符合于现在科学、现在医学、现代营养学。甚至我们讲到大脑为什么会有智慧,要符合于脑科学。把腿一盘大量的血液往头上去,所以反而很健身。当今最流行是瑜伽,瑜伽最基本的功就是打坐,对不对?所以瑜伽能美容,为什么能美容?打坐时,肌肉组织的许多毛细血管被压迫住了,血液大量流向头、流向脸。这个新陈代谢就快,不要去做什么面膜,蒸汽去皮啊,不需要的。自然的,血液循环快,新陈代谢加快,脸部一直能保持最生态的状态,面部生态学,有没有道理啊?要不要打坐?要是要的,就是非常痛,什么都要,痛不要,这是蛮难平衡的一个矛盾,是需要被克服的。

大家喜欢打坐的话成佛也快,文殊菩萨最赞叹打坐:“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我们这个报恩塔这么漂亮,是我们老和尚造的,一个塔一百五十万元人民币,佛像七十万,两百二十多万,这是水泥造的不是七宝造的,七宝造的价钱不得了,就是你主动的来造好了,造个七宝的,也没有打坐一须臾的功德大。还不止造一个,造恒沙七宝塔,恒沙算得过来吗?不要说恒河沙,我们溪前的沙子有多少你算得过来吗?造那么多的七宝的塔啊,不如静坐一须臾的功德大。这奇怪了,为什么?因为宝塔毕竟要坏的。你看那座塔才造了几年,外面就要装修了,漆都剥落了,柱子也裂了,塔身有一点沉降了。这是有为法,有为法有“成住坏空”。有“成”的一天,现在属于“住”,再过去是“坏”,最后就“空”掉了。

我们造塔的时候挖出来很多土啊、瓦砾啊、砖块啊,一看古人在这里造过房子呢,造新房子上梁,张灯结彩啊,造好的时候迁新居,多高兴的事,但现在是砖块瓦砾沉积在土层之下了。我们塔会不会有这样的一天啊?造一个塔会这样,造一百个塔也是会这样的。造一万个,造长江沙那么多的塔会不会坏?造恒河沙数的塔会不会坏?会坏的。但是打坐的一须臾是属于什么法?回光返照属于什么法?是不是无为法?是无为法。“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成佛离得开你的心吗?离开心能不能成佛啊?那找回心要靠什么方法?打坐,把四肢收拢来,眼观鼻鼻观心。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6、经中所说无量布施之举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6、经中所说无量布施之举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独尊湛现:如何正确助送往生?

独尊湛现:如何正确助送往生?

阿弥陀佛,大家好。关于给他(她)人送往生,做助念或是做中阴身导示。这个必须要用智慧掌握技巧,也需要证悟及证道的人,这样能够有利益亡者,否则会给亡者带来伤害。&nb...

印光法师:出家的条件是什么?印祖为什么不鼓励出

印光法师:出家的条件是什么?印祖为什么不鼓励出

595、《往生咒》需要学梵文吗?怎样持咒利益大?学固宜学,断断不可起优劣胜负之念,则利益自不可思议矣。持咒以不知义理,但只至诚恳切持去,竭诚之极,自能业消智朗,障...

南怀瑾:人的生命投生的过程04

南怀瑾:人的生命投生的过程04

那么讲普通的人入胎是不知道了。那么变胎儿的时候呢?就是阿赖耶识进去了,胎儿没有意识的,可是有第七识;也有前五识的影像、投影。也可以说在胎儿中间,是非量境界的带质境...

有功德一定回向,回向可以真正得福报

有功德一定回向,回向可以真正得福报

佛教徒在做早晚课或修法时,都知道要念回向文,大家都可以背得朗朗上口。就佛法的观点,不管我们在任何时候修行,一定要记得做功德回向。     &n...

印良法师:浅议佛学“六度”般若之布施

印良法师:浅议佛学“六度”般若之布施

浅议佛学“六度”般若之布施 在佛学文化的修持中,带有数字的条目很多,比如“三福”(人天福、二乘福、大乘福)、“六和”(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