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承担

  利踪禅师有一次在深夜里,站在僧堂前大叫道:“有贼!有贼!”

  叫声惊动了堂内的大众,这时,刚好有一位学僧从堂内跑出来,利踪禅师就一把抓住他道:

  “纠察师父!我抓住贼了。”

  学僧推拒道:“禅师!你弄错了,不是贼,是我!”

  利踪不放手,大声道:“是就是,为什么不肯承担?”

  学僧惊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利踪禅师说偈道:

  “三十年来西子湖,二时斋粥气力粗;

  无事上山行一转,借问时人会也无?”

  有道是“擒山中之贼易,捉心内之贼难”,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向外执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欲乐,引生种种烦恼痛苦。三十年的修行,每日的二时粥饭,都只为了降伏心中的盗贼,能够如此领会,上山一转,心贼一捉,佛法就此当下了!

  利踪禅师对禅者的一番考验,实在是禅师的大机大用。

  六根门头尽是贼,昼夜六时外徘徊,

  无事上街逛一趟,惹出是非却问谁?

  昼夜二十四小时,如何守护我们六根的门户,不使它蠢动妄为,是修蝉不可忽视的功课。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十不善业道经--马鸣菩萨

十不善业道经--马鸣菩萨

十不善业道经 马鸣菩萨集宋西天译经三藏日称等奉诏译   此十不善业道体性是罪。若乐求佛道者远离彼过。当如是知。何等为十。所谓身业三种。语业四种。意业三种。于是义中今当解说。身三种者。杀生不与取欲邪行。...

当因缘不具足,就不能贸然去独修!

当因缘不具足,就不能贸然去独修!

  当因缘不具足,就不能贸然去独修!  世尊成道后未久,弥醯尊者作为侍者,悉心照料着佛陀的饮食起居。  有一天一大早,弥醯就外出乞食。乞食完毕,尊者在返程途中,见到一处地势平整、清凉幽雅的树林。在...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1,大悲尊者转生为福力王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1,大悲尊者转生为福力王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惟净共法护

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惟净共法护

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九卷 宋中天竺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惟净共法护奉诏译 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于如来神通境界大宝庄严最胜道场大菩萨宫中。而彼道场皆是如来...

迦葉赴佛般涅槃经--竺昙无兰

迦葉赴佛般涅槃经--竺昙无兰

迦葉赴佛般涅槃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昔佛在世时。摩诃迦葉。于诸比丘中。最长年高才明智慧。其身亦有金色相好。佛每说法。常与其对坐。人民见之或呼为佛师。于是迦葉乃辞佛到伊筛梨山中。一山名普能。周...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未知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未知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罽宾国沙门佛陀波利奉绍译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是佛陀留给末法时代众生的一部殊胜佛经。为了避免末法时代人们遭受最重、最多的堕胎杀业,佛陀在2500多年前就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