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烦恼不断易生气,六个方法轻松治

  问:大师你好,我自己很容易为一些小事而感到烦恼,也很容易被别人一些细微的言行举止激怒。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是克制不了自己,请教大师应该怎么办。

答:你的这个问题是比较普遍的。很多人听到别人的一句话,或看到别人一个脸色,或别人做了一件小事,他都会烦恼、生气。这其实对自己很不好,毕竟气大伤身。如此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是自己太没有定力,太没有力量了。

《俱舍论记》云:“烦恼障重,以烦恼能引业障,业障复能引异熟障,如是皆以烦恼为本。”烦恼来了,你要面对它、化解它,如果你选择逃避它,它就会一直追着你。你只有除去它,赶跑它,才能得胜。

烦恼,就是“无明”。不明白道理,就会产生无明烦恼。烦恼来了,就如坏人来了一样,所有的善缘都会离开;烦恼来了,就如台风过境,地崩山摧,使我们的心情不得宁静。

烦恼是从哪里来的呢?有时候是从外境来的,例如听不惯别人说的话、看不惯别人做的事;有时候它是从内心里引发的,例如怀疑、嫉妒、量小等等。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就是说这也都是自己找来的烦恼。遇到了烦恼,就要用自己的力量将烦恼化解,基本的方法有这样几种。

一是不要和人比较、计较。绝大多数烦恼来源于比较,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不计较,不比较,烦恼自然变少。

二是当别人过得比我好时,我真心地祝福他。比如你有房子,我没有,我可以在你家屋檐下躲躲雨吧?你有大电视,我没有,你坐沙发上看,我站你后面看看总行吧?你有一座大寺庙,我就只有小庙,也没关系,我挂单去你那吃个饭也行吧?世间许多事,只要想开了,看开了,不嫉妒,自然没有烦恼。

三是凡事不要强求,不要执着。就是不一定要求别人或事情非要怎么样,他人和事情都不可能一定顺你的意,你也不一定能改变得了。改变不了的情况下,任你怎么生气烦恼也是无用。所以不强求,也不要执着。

四是平时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工作和习惯。这些都可以抵御邪魔外道。当你专心于自己的爱好、工作时,就没有时间去烦恼了。平时要多结交善知识,不要和烦恼人来往。“借酒浇愁愁更愁”,跟烦恼人来往也成烦恼人。

五是要常常自我反省。《成佛之道》说:“耻有所不知,耻有所不能,耻有所不净,回入于大乘。”如果只想到自己很好,经常原谅自己,总认为“我就是这样的看法,我本来就是这样”而不能看到自己的断除,那烦恼就无法去除了。

六是对待他人要亲切,奉行三好运动。三好运动就是“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这样就能少些烦恼。当你与人为善之后,不仅自己心里舒坦,也会得到别人的尊敬,那又怎么会有烦恼呢?

——星云大师 开示

 

点我:

相关文章

《百业经》:本师,两世引导亲眷证果(75)

《百业经》:本师,两世引导亲眷证果(75)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仁清法师:佛菩萨不会以附体的形式弘法度众

仁清法师:佛菩萨不会以附体的形式弘法度众

在这里展开一点帮助大家树立正知见,我们在学佛之前,可能遇到‘某些奶奶’‘某些爷爷’看病,降妖捉怪打卦算命,有些东西吧。可能就出现些迷信色彩,哪种迷信色彩呢?这个奶...

掌握命运的十大玄机,方能究竟改造命运

掌握命运的十大玄机,方能究竟改造命运

【一命】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这里的“命”指的就是先天之命。芸芸众生,各司其命,从文还是从武?做脑力工作还是体力工作?搞经济发达还是抓政治资源?自己当老...

净空法师:经教道理搞通,它的好处是什么?帮助你

净空法师:经教道理搞通,它的好处是什么?帮助你

这下面说,「诸根,指色相身之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悦豫者,喜乐也」。这是所有凡夫都有的,你在顺境善缘五根快乐,但是不清净。阿难比我们殊胜的、超越的,就是他清净...

方海权:五种布施项目能快速得财福和改造命运

方海权:五种布施项目能快速得财福和改造命运

修行的成功,须从大悲心中入手。而悲田应以布施为首。《佛说像法决疑经》佛说:我念成佛皆因旷劫行檀布施,救济贫穷困厄众生。十方诸佛亦从布施而得成佛。佛陀接着说:譬如有...

《太上感应篇》:知善不为

《太上感应篇》:知善不为

【原文】知善不为。【释义】明明看见善事就在眼前,却是不肯勇敢地去做古人说:“取小所以就大,积一所以成亿。”所以做善事贵在日积月累地储积。知道是善事,就马上去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