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比丘与王后的因缘

  年轻比丘与王后的因缘

  从前阿育王在世时,因为信奉佛法而每日供养一千个罗汉饮食。后来有一天,一个年轻的比丘跟随千人的僧团一起进宫。这个沙门坐下之后,上下打量宫殿,又一直盯着王后看。国王因此颇有些恼怒。

  待大众吃完饭各自离去之后,国王留下三个上座比丘询问:“这个年轻人的来历是什么?他的行为举止完全不像出家人,为什么四处打量还一直盯着王后看?这种人怎么能带他进宫呢?”三人回答:“这个人从某地而来,通晓佛经、智慧超群,所以带他进宫。他端详宫殿,再往上看切利天,这些举动并无杂念。国王您前世年幼之时曾将沙土堆满佛钵,将其当成饭供养佛陀。现在又每天施设饮食供养一千个阿罗汉,所得福报不可限量。年轻人之所以注视王后,是因为王后虽然位居万六千人之上,相貌端庄,无人能及;但是七日之后她寿命将尽,由于前生的罪业,且今生有没有皈依佛法,将会堕入地狱。他觉得世间万事无常,这才注视王后的。”国王闻言,非常惊慌,急忙呼唤王后出来皈依三位高僧以增延福报。三人对国王说:“你虽然每日供养我们这一千人饮食,但我们跟王后的因缘不契合。您应当找那个年轻的比丘,请他给王后开示,这样王后很快便能领悟佛法。”

  国王闻言,便派人请来那位年轻比丘。比丘到了之后,国王与王后双双给他顶礼,并表示王后将皈依佛门,以减轻前世罪孽。年轻僧人给他们讲解因果轮回的道理,并为王后开示佛法。王后闻言惊喜交加,法喜充满,即刻证得须陀洹果。

  原来五百年前,王后是年轻僧人的姐姐,曾共同发愿:谁如果先得道,一定不要忘了度化后者。两人因为此番因缘,王后今生才会在年轻比丘的点化下证得道果。

  ——编译自《旧杂譬喻经》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70、多生累劫修安忍  释迦牟尼佛曾为行境仙人,魔王波旬就幻化出五百位精通种种害人技巧之恶人,于五百年中日夜不停地紧随...

《释迦牟尼佛广传》:劝人学佛求道

《释迦牟尼佛广传》:劝人学佛求道

. 精进品-71、劝人学佛求道 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之前,有一世界名为寂灭世界,正处喜爱劫中,净现如来应世说法。人民生活快乐幸福、财富圆满,寿量可达八万四千年。当时有一王子名...

地藏菩萨本愿经--未知

地藏菩萨本愿经--未知

  唐于阗(tián)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

贤愚经第十卷--慧觉

贤愚经第十卷--慧觉

  贤愚经第十卷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四五)阿难总持品第三十八(丹本为四十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诸比丘。咸皆生疑。贤者阿难。本造何行。获此总持。...

大明度无极经--未知

大明度无极经--未知

大明度无极经卷第一 上行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王舍国其鸡山,与大比丘众不可计,弟子善业第一,及大众菩萨无央数,敬首为上首。   是时,十五斋日月满,佛请贤者善业:“此众菩萨集会...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卷三十一至四十--般若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卷三十一至四十--般若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第三十一卷~第四十卷) 唐罽宾三藏般若奉诏译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善男子。如此贤劫未来世中。弥勒菩萨从兜率天将降神时。放大光明。普照法界。示现一切诸菩萨众住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