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喜法师:佛陀示现圆满 点灯祈愿智慧——台湾弘

佛陀示现圆满 点灯祈愿智慧
——台湾弘法院开示
2012.10.13

为什么佛陀要示现八相成道?佛陀可以不死的,但是如果佛陀不死,大家会觉得:佛陀不是人,祂跟我们不一样,我们要死的,佛陀不死的。所以佛陀示现跟我们一样会死,就是告诉我们:你看,我也是妈妈生出来,我也老,最后也死亡。但是佛的生命是圆满的,是不灭的,当祂的妈妈从忉利天下来痛哭的时候,佛陀竟然又从棺材里坐起来安慰妈妈。

祂说:我这是让大家看,没有人不死的,我也要死,但是我的一生已经圆满了。每个人被妈妈生出来都在成长,你们是成长到哪儿去了?有的人几十年,修了个地狱自己下去,刹那造罪殃堕无间,有的人一生修了个天堂。而我是超出三界,我并没有所谓的那个死亡啊。涅槃就是不生不灭,我进入到这个大光明的境界当中去了。因为这个世间有缘的众生我已经度完了,跟我有缘的,我全部令他们解脱了;因缘还不成熟的,我留下教法了,我培养了这么多徒弟,乃至三宝已经建立,他们会渐渐成熟的,我还在看着他们呢。因为,如果我不涅槃,对因缘不成熟的人,反而是堕落之因。我对没有因缘的人讲法,他也将信将疑,他会轻慢佛,诽谤法。我的存在对他们没有利益,所以我的色身要隐入法界。这样妈妈听了,哦,本来是哭得很伤心,转泣为喜了,妈妈放心了就在天女的陪伴下又回到忉利天去了。

佛陀再躺下来,大家把棺材重新盖好,要把棺材抬到荼毗的地方去了,但是那个棺材没有人能抬得动,八大金刚也抬不起来。最后棺材却没人抬自己就飞起来,高七多罗树,绕拘尸那城四城门都转了一圈,让城内城外的人都看到,棺材自己在天上飞,好玩吧?这见到的人都会种下大善根。然后自己落在那个檀香木、旃檀木堆得像山一样的柴堆上,。

然后接下来去点火,没有人能点着火的,从世间的皇帝,到诸天王都点不着。一直到迦叶尊者赶来,再也看不到佛陀的身相了,迦叶尊者哭得晕死过去。这时候又一道光明,竟然佛陀的脚从棺材里伸出来,棺材也不破,佛陀的脚光明晃耀,哗,两个脚都伸出来了。迦叶尊者一看这是世尊的脚嘛,他很熟悉的,因为世尊一辈子没穿过鞋,连拖鞋都没拖过,世尊一辈子都是光脚的。过去修行都是光脚的,穿鞋就近几十年,现在你去泰国,缅甸、菲律宾,他们出家人还是不穿鞋的,最多拖一个拖鞋。佛陀一辈子没穿过鞋子,大家都很熟悉佛陀的脚,我们头面礼足礼,都是顶礼佛的脚。迦叶尊者又看到很熟悉的佛陀的大脚,啊,那个脚上面还跟以前一样,当中有千幅轮相、宝瓶、双鱼、大梵顶、卍字相,还是跟以前一样的清晰,而且比以前更加的光明,光明晃耀啊。

迦叶尊者手捧着佛陀的脚,用自己的头去顶礼的时候,忽然就觉悟到了。禅宗公案里不是有,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嘛,佛陀就说:我有涅槃妙心,正法眼藏,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今付迦叶。所以迦叶尊者顿然悟到这个了,佛是不生不灭的,佛的光明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佛摄三千大千世界,佛哪里有灭度的?这时候迦叶尊者顿然就得定了,不再有伤心,就很平静、平静下来。这时候佛陀的脚又缩到金棺里面去了,很奇特的,对不对?

我们别说躺在棺材里,现在活着这脚也伸不出来的,你回去敲门,你把脚伸到门里面去试试看,做不到的。但是佛陀你看,用祂八十年完成了生命的圆满。有的说二十九岁开悟,有的说三十五岁得无上正等正觉。这些都是佛陀示现给我们看的,八相成道示现我们,像你们一样,怎么住胎?怎么出生?怎么思考人生?怎么出家修道,最后降魔成就,怎样转法论,都一一示现。

佛陀虽然用了六年的时间访道,参学,修苦行,祂证悟了无上菩提之后,传给弟子们,讲法的时候,祂只三转*轮,就几天时间,五位追随祂的人就证了阿罗汉果位,你看多快?悉达多太子出家之后去访问那个老师,老师跟祂说:空有边际吗?那么多徒弟都听着。老师说:好,你们现在就入空无边际的定。其他徒弟入了老半天还是入不了,那悉达多太子几天就入到空无边际定了。老师又问:你们的识有边际吗?然后跟他们说:你们去入这个识无边际的定。悉达多太子没两天又得到这个定了。你看,佛陀非常的利根啊,只要一讲给祂,马上就能入到这个定。

我现在说外面的太阳,你试试看,你跟阳光合一,入一个阳光定。刚才我们点灯还唱:愿与弥陀合为一,你能跟那个烛光合一吗?我现在布置一个功课,你回去跟你佛前的这个灯光合一,你试试看。如果你这样修的话,你会发现,为什么我执、我见、我所是业障?你连跟烛光都合不了一,为什么?就是有我执、我见、我慢。你有这个虚假的我,这个真正的心光就不能现前,心光不能现前,你跟烛光就合不了一,对不对?

你就知道,为什么佛说要破我执、破我慢,行大乘道,要在利益众生当中令自己的心柔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就是为了你跟烛光合一,跟太阳光合一,跟无边无际的空合一,跟你的识合一,最后跟你的本觉合一,那就成佛了嘛。佛教无上正等正觉,是我们自己的,我们跟自己的觉还合不了一。为什么合不了一?因为有业障。业障是谁造的?是自己造的。你看,所以冤枉不冤枉?

所以开悟的人会痛哭流涕,为什么哭?他说,哎呀,我们轮回受苦是很冤枉的事啊。本有的佛性不得现前,自己却造业,自己在里面受苦。是不是这个道理?所有在地狱里面的,是谁给他造的?谁给他推到地狱去的吗?没有一个外面地狱的,每个众生所面对的地狱都不一样的。反过来,我们去极乐世界,每个众生的境界也是不一样的。印光大师说,往生到净土,何止九品莲花?百千万亿啊,每个人随他自己的心显现的都不一样。

我们生在这个人间,同为人,你看,我们在座这么多人,没有一个相貌一样的。就你自己生的儿子女儿,跟你差别也很大。你研究研究为什么?本来都是你的血脉,完全同一个基因,为什么长相会不一样?原来心不一样,你一个性格,你儿子又一个性格。所以我们民间才说嘛,一娘生九子,连娘十条心,对不对?寒山大师也说了:为何千万人,面相皆不同?世间的人脸相都不同,只因各揣一盘机啊,心态不一样,面相也不一样。

所以我们正报不一样,依报也不一样,有的人你看花天酒地,他有这个。银行都有取款机,有福报的人卡一插进去,噗噜噜钱就吐出来了。对于乞丐来说,这取款机对他没有用,他没那个卡,他没那个福报。所以通过学佛我们知道,回归,我们从业力当中解脱出来,然后我们制造善业,制造功德业,回归到自性。什么叫功德呢?回归自性才是功德。没有回归自性,你做好事那叫福德,福德是人天有漏之因。回归自性了,那才叫无漏的功德。我们佛弟子最不共的,就是因为有空性的智慧,回归到本性佛性上。

你看,点灯祈愿文,句句不离自性:“稀有光明此灯烛”,这个稀有光明代表我们的智慧灯,外在的灯是代表我们的智慧灯,外在的香是代表我们的功德香,戒香、定香、智慧香,灯也是这样。“供献贤劫千佛等”,就是你那个自性光明,和贤劫千佛是同一体的,是这样子的意思。“无余广大十方境”,十方的境是广大无边际的,这个如你的自性光明能遍照。

我们大师父讲过一个故事:一个皇帝有三个儿子,这皇帝要传王位给谁呢?然后就给他们一个考题:你们想什么办法,把我金銮殿让它充满?这三个皇子都想办法,有的赶快到山上去砍柴砍草,把这个大殿堆满。有一个是干嘛我忘了,其中一个太子最厉害,他就是点灯,灯一点,是不是灯光把大殿都填满了?这个太子考试通过立为太子。其他两个傻眼,确实不如他,也是心甘情愿,这个太子应该你做。

我们点灯也是啊,自性光明一点的时候,无余广大十方境,都被我这个灯光充满。 “师尊空行护法众,坛城圣众尽奉献”,有情无情凡圣一起供养,乃至“父母为首有情众”。此时此刻,我的心灯能照亮我的过去,也能照亮我的未来,所以“此生以及各所生,皆能亲见佛净土”。超越时间超越空间,凡圣等受,不管是空间还是有情界,都能够遍满。这个自性光明啊,定中能生出慧光,所以要持戒,修定,要发出慧光。

所以点灯的时候,它是启动我们的智慧光明,你要达到这个最高的智慧光明,你就要修定,要禅定,定才能发慧。禅定,你怎么能不紊乱?身心如如不动呢?你不能做坏事,所以戒,就是不扰乱众生,这叫戒。你不扰乱众生你心就会得定,你心一定就会发慧,这就是戒定慧,三者是一体的。我们的佛性彰显了,就与十方诸佛同一体了。与十方诸佛同一体了,就能救我们历代祖先、历生父母、累劫冤亲债主了,对不对?你看,就是这样。

所以“愿与弥陀合为一”,果地佛菩萨的威德力,“三宝三根众谛力,吾等如此所发愿,祈请加被速得成”。佛要加被你,你也要求加被,然后你也持得住,这就叫加持。佛加给你,你要持得住。所以你要求,佛要给,给了你要持,持得住。不要加而不持。所以我们要依教奉行,要把我们的生命,变成如理如法的生活,身口意三门能够清净,受用佛法的清净。

点我:

相关文章

无诤,是修行者的美德

无诤,是修行者的美德

  有一天,目犍连的弟子和阿难的学僧在一起谈话,二人相约同声赞颂经呗,看谁唱诵最好、最妙、最胜。  这件事情被其他比丘看到,并且把这件事情告诉佛陀,佛陀就叫另一位比丘,去把这两个人请到讲堂来。  ...

人要有智慧,更要有慈悲

人要有智慧,更要有慈悲

人要有智慧,更要有慈悲。怨恨是杯毒酒,毒杀的是自己的快乐。人没有完美,幸福没有一百分,人生的路上,不要艳羡他人,不要输掉自己。时间就是生命,所以我们必须珍惜宝贵的...

净空法师:听到人批评毁谤就生气,那你的功夫还差

净空法师:听到人批评毁谤就生气,那你的功夫还差

在这些年当中,对于《会集本》持反对意见的人不少,毁谤的人很多。我们看到了,我们听到了,有人来问我,我们要不要写文章去反驳?我告诉大家,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我们是...

《百业经》:盲人,挖出他眼累世成盲85

《百业经》:盲人,挖出他眼累世成盲85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为人处世的法宝

为人处世的法宝

唐代丰千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很小的小孩,衣服虽然不整洁,但相貌非常奇伟,他问了附近的村庄人家,没...

海涛法师:母牛的布施

海涛法师:母牛的布施

  有一次,佛陀请阿难到摩耶利家向他要一点新鲜的牛乳,那时摩耶利与他五百多名弟子正要进宫面见国王,一出门就遇见阿难。摩耶利问:  「阿难尊者这么早来这里,有什么事情吗?」  阿难回答说:「佛陀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