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要仔细来研究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菩萨离开迷惑颠倒之后,心中非常清净,常常相续不断,善巧使用神通自在的力量,度脱无量的众生,包括你我他在内。

只有菩萨才能离开迷。什么迷?就是酒迷、色迷、财迷、气迷。酒色财气都迷人,是颠倒的因缘。菩萨的心是清净的,不打妄想,所谓“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欲断尽真福田。”各位注意!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要仔细来研究这两句话。心止就是把情欲止了,念绝就是连念头也没有了,这才是真正的富贵。再把不肯告人的欲念,能断尽了,那才是真正的福田。

我常对你们说:“性定魔伏朝朝乐,妄念不起处处安。”性不定,魔不伏。性若定了,魔就伏了。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佛时,魔女现出美丽的样子,前来诱惑佛,可是佛不动于心,这就是性定。性定,魔女则无办法可施,纵用尽媚力,也不起作用,随后知难而退。

各位想一想!性定就把魔降伏了,没有一天是不快乐的。如果妄想不起,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是极乐国。

为什么你觉得什么地方都不好?因为你的妄想太多的缘故。所谓“一时清净,一时是灵山;时时清净,时时是灵山。”你的心,一个时候清净了,一个时候心在灵鹫山;时时都清净了,时时都在灵鹫山。

为什么不清净?为什么不平安?因为你太执着身体:睡要睡在好地方,吃要吃好东西,穿要穿好衣服。总而言之,一切都要好的,没有知足,所谓“欲望无止境”,所以不自在,烦恼扰心。

恭录自《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浅释

 

点我:

相关文章

做人不要太较真,了悟​这3点,后面

做人不要太较真,了悟​这3点,后面

做人不要太较真,后面你的福报就来了我们活在这个世上,不要太较真,不要太计较,不要太认真。最好傻傻的,痴痴的,让别人去耍小聪明,我们做一个笨人就好了。被别人欺负了,...

传喜法师:用佛的智慧看一切

传喜法师:用佛的智慧看一切

用佛的智慧看一切 就好像苏东坡跟佛印法师的对话一样,那天苏东坡高兴地回来了,他妹妹问他:“哥哥你今天为什么高兴啊?”他说:“我今天总算胜了佛印禅师了。”她说:...

净空法师法语:别真生气

净空法师法语:别真生气

1.魔是这样的,他不能整你,他就捧你,他就是这个性情,只要你如如不动,你不怕他,不要怕他挑拨,魔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魔境现前,我们如如不动,不被它所动,我们不会...

业露华: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佛教

业露华: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佛教

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佛教业露华北朝传世著作,除郦道元《水经注》、贾思勰《齐民要术》外,还有杨街之《洛阳伽蓝记》。《洛阳伽蓝记》以记叙北魏洛阳寺院为纲目,广泛...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真正的禅坐是不论坐与不坐都处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真正的禅坐是不论坐与不坐都处

有同修问我:“当自己在打坐的时候,如何利用禅坐去调整妄念呢?”关于这个问题,听起来很简单,事实上一般人如果没有相当深厚的定力,是没有办法在一切时,一切地,清楚的去...

学愚教授:瑜伽菩萨戒在现代佛教中的意义

学愚教授:瑜伽菩萨戒在现代佛教中的意义

瑜伽菩萨戒在现代佛教中的意义 学愚(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在漫长的佛教历史中,戒律亦发生了从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仍至密乘佛教的演变。佛教传入中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