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人称呼出家人不能直呼“某某师”,不管是沙弥

若见沙弥,礼如大僧,勿以位小而不加敬。

若看到沙弥,即使是孩童年龄的小沙弥,也一样要礼敬,甚至礼拜,如同礼敬大比丘僧。不要因为沙弥在僧团中的阶位比较小,而不加以恭敬。

此于大僧为小,于俗为尊。出家受具,便入僧数。不得以小儿意,轻而待接。设有说法,当谨听受,勿复唤名而走使。

相对于比丘来说,沙弥的阶位是比较低的,因为他刚出家。但是相对于俗人来说,他是尊贵的,因为毕竟他现的是清净的出家相。同时,他现在虽然是沙弥,但是他只要满二十岁,就可以受比丘大戒,便入僧数,他就属于比丘僧。所以不可以因为他是小沙弥而轻慢他,对他的态度就随便。

或者有的女众特别喜欢小孩子,看到僧团当中有小孩子出家,特别可爱,就想摸一摸、抱一抱,这样都不行的,毕竟他是出家众。

所以“设有说法,当谨听受”,沙弥为居士说法,居士也是要以恭敬心来听受。世尊过去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一个野干,也就是狐狸,为他说法。世尊都愿意为了半句偈,而舍出生命,来供养这个野干,何况是沙弥为我们说法?所以有说法,要恭敬地听受。

“勿复唤名而走使”,不要直接叫他的法名,即使他是沙弥也是如此。直呼其名,是同辈之间、或者长辈叫晚辈的称呼。按照汉地的习惯,可以称“某某师父”,或者“某某法师”。不管他是沙弥、还是比丘、比丘尼,不论他是不是自己的指导法师,都可以称某某师父。

不可以随便使唤,比如叫:“某某师,把椅子搬过来。”不可以这样。我们要么自己去做,如果有需要请僧团的执事帮忙,要向当家或知客法师等执事法师讲,由僧团的执事来指派。我们不能自己直接指派,否则损自己的福报。因为不管他是否有修行、有没有受戒,他现的都是三宝的形象,三宝弟子都不应该随便使唤的。

在佛世时,有一位宾头卢尊者,他在家时是优填王的臣子。他出家后,住的地方离王城有20里,但优填王仍然常常很殷勤地去恭敬礼拜这位尊者。有些不信佛的大臣看到后很不高兴,就对国王说:“他过去是你的臣子,你现在顶礼他,他居然坐在法座上让你拜,动都不动,毫不谦让,太不应该了!”

刚开始优填王不以为意,但听得多了,心中就生起忿恨,越想越生气。结果有一天,他就拿着刀剑到寺院里,想把宾头卢尊者杀了。但当他到寺院时,尊者居然从法座上下来,走了七步来迎接他。优填王就问:“你平时都高高在上不下座的,怎么今天突然下座来迎接我呢?”

宾头卢尊者说:“过去你怀着善心而来,所以我接受你的礼拜,可以为你培福;但今天你怀着恶心要来杀我,杀阿罗汉是无间地狱的罪业,为了不让你造这种罪业,我才下座来迎接你,化解你的恶念。但是因为你让阿罗汉下座,走了七步来迎接你,折损了你的福报,所以七日之后你会亡国。”

果然,七日之后,邻国攻入王城,俘虏了优填王。敌人用锁链锁住他的手脚,把他关在地牢中,长达十二年之久。 宾头卢尊者是大福报大威德的境界,让他下座走七步来迎接,损的福报非常大。

一般的出家众,虽然不至于让居士损那么大的福报,但使唤出家众,或对出家众种种不敬,也是很损自己福报的。到寺院来,不但没能培福,反而消耗了自身的福报,那就太可惜了。

恭摘自 弘一大师遗著 良因法师导读~《南山律在家备览-别行篇》

 

点我:

相关文章

中阴身知识

中阴身知识

自亡者断气,第八意识脱离躯壳,至转世投胎前之历程称之为「中阴身」。所谓「前阴已谢,后阴未至,中阴现前。」前阴已谢指此期寿命已尽,后阴未至意谓尚未投胎。就一般而言...

嘎玛仁波切:儿女对父母感情淡了怎么办?

嘎玛仁波切:儿女对父母感情淡了怎么办?

很多为人父母的都有这个体会: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供他们上完大学,结了婚,就搬出去自己住了,对父母的感觉似乎越来越淡,关系也越来越不密切,交流更是越来越少,因此而内...

传喜法师:佛陀示现圆满 点灯祈愿智慧——台湾弘

传喜法师:佛陀示现圆满 点灯祈愿智慧——台湾弘

佛陀示现圆满 点灯祈愿智慧——台湾弘法院开示 2012.10.13 为什么佛陀要示现八相成道?佛陀可以不死的,但是如果佛陀不死,大家会觉得:佛陀不是人,祂跟我...

索达吉堪布:中阴界比死刑还恐怖

索达吉堪布:中阴界比死刑还恐怖

若今赴刑场,罪犯犹惊怖,口干眼凸出,形貌异故昔。何况形恐怖,魔使所执持, 大怖忧苦缠,苦极不待言。此处以比喻说明了中阴界的恐怖情形。譬如一个罪犯被判死刑,当被押至...

富人好施,财从布施中来

富人好施,财从布施中来

我有位朋友在昆明小资扎堆的街道做了几年服装,店小乾坤大,也算是见识了许多人生百态。一些富家少奶奶,闲得发慌,就经常以逛街购物为消遣。高兴了自然要买东西;心情不好,...

蔡礼旭老师:劝人为善的智慧

蔡礼旭老师:劝人为善的智慧

劝人为善的智慧蔡礼旭老师“劝人为善”。怎么劝?我在大学时候曾经听到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这个话是说到“在成人的世界里面,人们不会听你说什么,人们会看你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