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智慧》之宽容别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对待人与物的方式,独特的做事能力等,这其中有其先天的因素,出生时所带来的习气等,是前世的积累,也有今世的影响,如个人的生长环境、经历、智力、年龄等因素。同时又受外在的条件、所处的环境约束,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因缘。

人生在世,难免不犯错误,只要我们能在错误中有所认识、能够反省、有所领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认清并避免,错误本身就成了难得的人生经历、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所做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是众人的力量、集体的努力,不是靠个人的力量能够实现的。有些事看起来好像一个人就能完成,如一个人读书、一个人修法、一个人收拾家务、一个人做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但细细想来,看书需要地点、书籍、桌椅等,这些从哪里来?是多人的劳动成果,虽然我们不一定认识他们。

修法需要法脉传承、场所、食物等。法脉如何延续?谁提供场所?谁来供养食物?也是很多人的帮助。细细剖析起来,没有一件事不是依靠他人的帮助而完成的,更多的时候,是大家一起共事。当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可以共同商议,但不可彼此产生隔阂。在共同做事中,每个人因各自能力的大小,个人的特长不同,就需要每个人都在自己适合的位置上,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大家齐心合力、团结一致,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切不可因彼此观点的不同而矛盾,更不能傲慢,高估自己,认为比他人更卓越,去妒忌他人的才能,也不可去指责他人的失误,应该赞叹他人的才华和做出的贡献,包容他人的错误并进行适当地提醒。对待他人提出的意见,要乐于接受,思考是否合理,是否有价值、能否实现?不能认为他人提意见是对自己进行责问和挑剔,不能坚守自己的顽固而一意孤行,要感激给自己提意见的人。只有听取他人的意见才能有进步,当我们去给别人提意见时,首先应对事物有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并有自己的理由和依据,不能进行主观的臆断和猜测,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要多听、多看、多学,少发表评论,最重要的是心要摆正,不能出于私心或是其他各种杂染的心。

任何一个组织,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都需要团结和谐,这样才能很好发展。如果不团结、不和谐,不论外面看起来多么强大,也不堪一击。内部的分裂、斗争是导致一个组织瓦解、溃散的根本原因。

大家都是怀着愉悦及渴望的心情,为寺院、为佛教发展做事情、做贡献,不管各自的力量大小、只要尽心尽力就好,不要去计较谁说的算、谁贡献的大小、谁付出的多少。大家要在共同做事的过程中,体验相互帮助之情,并要宽容、包容他人。

 

点我:

相关文章

《感应篇》:人作善必有福报,作恶必有祸报

《感应篇》:人作善必有福报,作恶必有祸报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人作善必有福报,作恶必有祸报,就像人身的影子,跟定那身体一样,不曾差了些。这四句,是一篇的大主意,后面许多说话,都该括得尽。【故事】清朝崇明岛...

海涛法师:讲故事|做了什么坏事

海涛法师:讲故事|做了什么坏事

  从前,有一个信奉佛法的人。他相信菩萨是为了解脱众生的痛苦烦忧,才来到世上的。  一天,他向释迦牟尼佛问道:「尊敬的佛陀!有一种在地狱中受罪的人,被鬼卒从头到脚一一锉斩、捣得粉碎。等到他死去后,...

净空法师:喜欢的要放下,讨厌的也要放下

净空法师:喜欢的要放下,讨厌的也要放下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家过年好!年岁大了,中气不足,所以尽量少说话。今天在这个地方,是我们自家的聚会。家里人聚会,不是对外的。所以也得讲几句话。讲什么?学佛七十多...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三十回拜正趣菩薩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三十回拜正趣菩薩

  参正趣菩萨放大光明  映夺诸相足趾按地震  事佛得普门速行法门  真实如如相大迹回向  正趣菩萨本是东方妙藏世界普胜生佛的胁侍。妙藏世界是一个美好的世界。有奇妙的花,有奇妙的果,有奇妙的香,还...

【因缘】什么是因缘?佛教中因缘的三层意思

【因缘】什么是因缘?佛教中因缘的三层意思

因缘(佛教解释)  佛学术语,因果,具足说是因缘果报。因是事物生起的主要条件,缘是事物生起的次要条件,有因有缘,必然成果,此因对因来说称为报,就是“因缘果报”,亦简称“因果”。  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

刘素云:勤苦的工作,是成就自己的布施波罗蜜

刘素云:勤苦的工作,是成就自己的布施波罗蜜

向内观照很重要。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修菩萨行,都是在行菩萨道。一个行菩萨道的人,他会得到法喜充满,这是真的把烦恼转成菩提了,把迷转成觉了,他怎么能不快乐呢?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