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的根​源在自己

生气,是因为你不够大度;

郁闷,是因为你不够豁达;

焦虑,是因为你不够从容;

悲伤,是因为你不够坚强;

惆怅,是因为你不够阳光;

嫉妒,是因为你不够优秀。

凡此种种烦恼的根源都在自己,

所以,每一次烦恼的出现,

都是给我们寻找自己缺点的机会。

人生,

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痛苦;

有多少宽容,就有多少欢乐。

痛苦与欢乐都是心灵的折射,

就像镜子里面有什么,

决定于镜子面前的事物。

心里放不下,自然成了负担,

负担越多,人生越不快乐。

计较的心如同口袋,

宽容的心犹如漏斗。

复杂的心爱计较,

简单的心易快乐。

抱怨是一种毒药,

它摧毁你的意志,

削减你的热情,

抱怨命运不如改变命运,

抱怨生活不如改善生活。

毕竟抱怨不等于解决,

凡事多找方法,少找借口,

强者不是没有眼泪,

而是含着眼泪在奔跑。

人生无悔便是道,

人生无怨便是德。

得到的要珍惜,失去的就放弃。

过多的在乎会将人生的乐趣减半,

看淡了,一切也就释然了。

执着其实是一种负担,

甚至是一种苦楚,

计较得太多就成了一种羁绊,

迷失太久便成了一种痛苦,

放弃,不是放弃追求,

而是让我们以豁达的心去面对生活。

心好,一切都好。

心态好人缘就好,因为懂得宽容;

心态好做事顺利,因为不拘小节;

心态好生活愉快,因为懂得放下。

别让脾气和本事一样大,

越有本事的人越没脾气,

心态好的人,

处处圆融,处处圆满,

好的心态,

能激发人生最大的潜能,

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烦恼本无根,不捡自然无,

困惑本无源,不究自轻松。

世间之事,一念而已。

心中若有,事事重;

心中若无,事事轻。

放下得自在,执着生烦恼,

这是一份人生知足的修养,

更是人生和气的一种勇气。

人生不是简单的到此一游,

而是让生活更有意境,

更加阳光,更有内涵,

不忧不惧,欢喜自在。

 

点我:

相关文章

足够大的布施是戒除邪淫的基础

足够大的布施是戒除邪淫的基础

布施不也是行善积德吗?为什么独独把它抽出来专门细讲呢?呵呵,行善积德是世间法的称谓,而布施是佛法的称谓。在解决欲望这个难题里面,佛法比世间法更专业更透彻也更圆满。...

【念佛】是什么意思?好处是什么?念佛方法有哪些?

【念佛】是什么意思?好处是什么?念佛方法有哪些?

念佛是什么意思(佛教解释)  念佛,是指①净土宗信徒对阿弥陀佛名号的反复念诵,以此作为往生净土的手段。这是佛教修行方法的一类,约分称名念佛、观想念佛与实相念佛三种。称名念佛是口中称念佛的名号;观想念佛...

达真堪布:如果不生气,再强大的敌人也无法伤害你

达真堪布:如果不生气,再强大的敌人也无法伤害你

佛经故事:恶还本身过去,佛陀在舍卫国东园的鹿子母讲堂时,有一天入城托钵。一个名叫健骂婆豆婆遮的婆罗门,从远远的地方看见佛陀,就开始口出恶言,呵责佛陀,并将地上的尘...

海涛法师:如何真正放下?

海涛法师:如何真正放下?

问:如何真正放下?答:看得开才放得下,真正放下要有智慧,你要把存在的真相看清楚,原来一切都是假象,都是暂时的、不真实的。你真爱对方吗?你真的爱你的儿女,你会让她出...

【三皈依】什么是三皈依?三皈依的内容

【三皈依】什么是三皈依?三皈依的内容

三皈依是什么意思?三皈依的内容  三皈依,是指「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是回转或是归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赖,即归投依靠佛法僧三宝。我们所皈依的佛、法、僧三宝,代表着佛法的全体,缺少任何一宝,都是不完...

济群法师:觉性,才是究竟的皈依处

济群法师:觉性,才是究竟的皈依处

觉性,才是究竟的皈依处 学佛,就是帮助我们认识内心种种念头,进而加以调整。阻止其中的不良心行,发展其中的正面心行,也就是佛法所说的正念。 在我们皈依的佛法僧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