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法师:什么是佛缘

【一】心中有佛是佛缘

佛缘,是心与佛的交流。学佛是对自己良心的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修佛是修心,佛无处不在,修佛不在表像,而在内心。佛不是要我们崇拜他,模仿他,表象的相近并不能代表本质的相同。佛是心灵打造的幻象,太过于执着外在,反而会迷失其。心中有佛,便是与佛有缘。

【二】放弃非分的欲望是佛缘

佛缘,是少一些强求的欲望。佛经上说,未断我爱,不如洁净。爱恨恩仇,皆是情障。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今日的执著,可能会造成明日的后悔。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永远也不可能给你烦恼,皆因你自己的内心放不下强求的欲望。放下非分的欲望,便是佛缘。

【三】平和的面对生活是佛缘

佛缘,是一种平和的心境。人的心思很不稳定,它很容易受引诱,更会在光怪陆离的诱惑中迷失方向,很多人一心追求占有,得不到片刻清闲,失去生活的快乐,却带来了更多精神生活的困扰和烦恼。佛教会我们用一颗平静的心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让本性自然的流露,平和的面对生活便是与佛有缘。

【四】对己对事负责是佛缘

佛缘,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佛心的人不去看众生的错;只看到众生的过错却看不到自己过失的人,枉谈“佛”字。要认清自己,看清楚自己要做的事情,也要看清楚事情的后果,因为你要对那个后果负责。不要把生命浪费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对己对事负责,便是与佛有缘。

【五】拥有美好的信念是佛缘

佛缘,是心中的信念。佛祖有言,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当你痛苦的时候,相信痛苦不是永恒的,你就一定有力量战胜痛苦,这是一种信念。可以说信念主导着我们的人生之路,成佛成魔,也全在一念之间。拥有美好的信念,便是与佛有缘。

【六】行智慧之事是佛缘

佛缘,是大彻大悟的智慧。在生活中,如果能多动用智慧看待问题,就会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也会减少许多烦恼和束缚,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是智慧;拥有这种智慧,才能改变别人,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懂得用慧眼看人生;行智慧之事,便是佛缘。

【七】善於忍耐是佛缘

佛缘,是忍耐一切。忍耐才是对意志的磨练,也是力量的积蓄。它用无形的火焰融化着坚冰。忍耐带给你的痛苦,日后必成甘甜。忍耐不同于逃避,因为逃避是意志的沉沦,而忍耐则是不忘记自己的使命,让意志更加坚定。学会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善於忍耐,便是与佛有缘。

【八】宽容待人是佛缘

佛缘,是宽容与谅解。真正的慈悲不是爱你所爱的人,还要能宽恕和爱护与你对立的人,爱人如己。当别人因误会或别的原因而对你无理相向时,要以慈悲的心去包容对方,以理智的方法去感化他。如果你一直想改变对方的话,你会很烦恼很痛苦。同样的瓶子,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宽容待人,便是与佛有缘。

【九】懂得爱与感恩是佛缘

佛缘,是博爱的精神,我们只要有一颗渴望真.善.美的心,有着终极意义上向往获得智慧与真理的追求,我们就是“有缘人”。当机缘与因果成熟时,佛缘自然会来到我们身边。无缘不是绝缘,只是当下无缘。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佛性,每个人也都能与佛结缘。懂得爱与感恩,便是与佛有缘。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保持着利他的菩提心,那么生活就是修行

海涛法师:保持着利他的菩提心,那么生活就是修行

【你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保持着利他的菩提心,那么生活就是修行】海涛法师开示:希望大家时时刻刻保持着慈悲心,不用去烦恼事情,你只要有慈悲心这个动机,事情就会变圆满...

不被情感所转,这是持戒者时刻应该做到的【宣化上

不被情感所转,这是持戒者时刻应该做到的【宣化上

金刚棒喝─宣公上人答问录 1511. 弟子:大地是平等的,它对大风没有反应,是因为大地没有知觉,它是一种不动的东西。 宣化上人:大地的知觉,不是我们看得见的,但是...

【解脱】什么是解脱?解脱的意思是什么?

【解脱】什么是解脱?解脱的意思是什么?

解脱(佛教解释)  解脱,指解除烦恼,摆脱束缚,从而获得身心自由。佛教中的解脱则指摆脱烦恼业障的系缚而复归自在。解脱梵语为(vimoksa),解脱的境界可分大乘与小乘之别,其境界略有差异,依小乘佛法而...

【善知识】-什么是善知识

【善知识】-什么是善知识

善知识(佛教解释)  善知识,在佛教中的解释:梵语kalya^n!amitra,巴利语kalya^n!a-mitta。音译作迦罗蜜、迦里也曩蜜怛罗。其与恶知识相对,它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好人,...

佛法真实不虚 我的真实经历

佛法真实不虚 我的真实经历

感谢南无观世音菩萨,感谢大愿地藏王菩萨,感谢本师释迦摩尼佛,也感谢学佛网这个平台!因为手淫和意淫,我得了精神病,无法和同学们和睦相处,成绩也一落千丈。高考我考的分...

净空法师:打坐、持咒,如果没有真善知识在旁边指

净空法师:打坐、持咒,如果没有真善知识在旁边指

问:第十五题,弟子的兄长自从生意失败,遭受重挫之后,喜好打坐。后来似乎具备了能力,能预知某些事,为人解决疑难杂症,颇受大众的尊崇。但他的烦恼重,常为人胡说《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