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随缘是否随顺世间人情

问:随缘是否随顺世间人情?

答:佛法不坏世间法,「恆顺众生,随喜功德」,不顺人情不是佛法,佛法顺人情。以智慧顺人情,不迷,那是佛法;以迷顺人情,那是世法。世间人迷惑,不能通情达理,跟佛菩萨不能相比,所以世人必须要学佛。佛法就是我们实际的生活,佛法应用在工作、处事待人接物,才真正得到幸福美满。如果学佛不近人情,把人都得罪了,让人离你远去,这是不通佛法。

惠能大师讲:「佛法是不二法,二法不是佛法。」我们懂得世法与佛法是一不是二,才真正瞭解佛法。既然是一,为何又分世法、佛法?就是觉与迷而已。觉,世法就是佛法;迷,佛法就是世法。佛说:「迷悟不二。」为何说迷悟是一不是二?事是一桩事情,迷是它,悟也是它,所以迷悟不二。法有没有改变?没有。迷,法也不会变成迷;悟,法也不会变成悟。

问:那么世间人追求五欲六尘,五欲六尘是不是佛法?

答:五欲六尘觉了就是佛法。每天诵经、念佛是不是佛法?迷了就不是佛法。世法、佛法在迷悟,不在事相。事相当中没有迷悟,迷悟在人心。

问:我们今天学佛,应该从随缘当中学什么?

答:从随顺中学不变。不变,就是不要把外面境界放在心上,心上只有阿弥陀佛。无论是在家庭、工作,都可以照常,心地清净。尤其在这些环境里,我们要修清净心,看看还有没有执着?还有没有分别?如果有执着、有分别,赶快念佛,佛号一提起,分别执着就打掉了!

真正用得上佛号是在这些地方,不是平时拿着念珠念几百声、几千声。我们在生活当中,工作、待人接物,念头一动,欢喜了,或者讨厌了,这种念头一生起来,阿弥陀佛,打掉了。这一句佛号我们真用上了,永远保持心地清净、平等与慈悲。学佛不会学得不通人情,学到缘没有了,人缘、法缘都没有了,那是错误的。

 

点我:

相关文章

化永法师:修行故事,琴玄

化永法师:修行故事,琴玄

  《莲华般若屋》一一  修行故事:  佛世时,佛陀坐下有个弟子叫二十亿,随佛出家几年了,虽很精进,但没有成就。  他见比他后来的人都证果了,心里就生退堕之意。  他想:我回家作居士,用我的钱护持...

高傲的萨遮尼犍

高傲的萨遮尼犍

  古代有一位名叫萨遮尼犍的婆罗门长老,号称全国最有智慧的人,门下有五百名弟子。他嘲笑天下人,所以,经常腹部挂一块金属板,在街上昂首阔步。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得意洋洋地回答∶“智慧暴满流出来...

蕅益大师:偶然一念光十余丈

蕅益大师:偶然一念光十余丈

  桐城有两个人,结伴到外地去。有一人死了,他的同伴把他埋葬,并且把他的钱送回去还给他太太。那位死者的太太起疑心,那死者的同伴很悲愤,便前往埋尸的地方去祭拜并且哭泣地诉苦。  死者的鬼魂出来跟他对...

圣开法师:推行现世即得安乐的人乘佛教

圣开法师:推行现世即得安乐的人乘佛教

推行现世即得安乐的人乘佛教   当释迦牟尼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曾有一位名叫郁阇迦的青年,来参拜佛陀,稽首顶礼,合掌问讯,退坐旁边,很...

从“狐狸精”到菩萨,学佛后生活的巨大变化!真是

从“狐狸精”到菩萨,学佛后生活的巨大变化!真是

na  mo  a  mi  tuo fo南  無  阿  彌  陀  ...

明白苦的真正根源

明白苦的真正根源

  佛陀於舍卫国时,一天,有四位比丘於树下讨论:「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第一位比丘感叹地說:「天底下沒有比淫欲更苦的了。」第二位比丘则說:「瞋恚才是天底下最苦的事。」第三位比丘卻认為:「天底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