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随缘是否随顺世间人情

问:随缘是否随顺世间人情?

答:佛法不坏世间法,「恆顺众生,随喜功德」,不顺人情不是佛法,佛法顺人情。以智慧顺人情,不迷,那是佛法;以迷顺人情,那是世法。世间人迷惑,不能通情达理,跟佛菩萨不能相比,所以世人必须要学佛。佛法就是我们实际的生活,佛法应用在工作、处事待人接物,才真正得到幸福美满。如果学佛不近人情,把人都得罪了,让人离你远去,这是不通佛法。

惠能大师讲:「佛法是不二法,二法不是佛法。」我们懂得世法与佛法是一不是二,才真正瞭解佛法。既然是一,为何又分世法、佛法?就是觉与迷而已。觉,世法就是佛法;迷,佛法就是世法。佛说:「迷悟不二。」为何说迷悟是一不是二?事是一桩事情,迷是它,悟也是它,所以迷悟不二。法有没有改变?没有。迷,法也不会变成迷;悟,法也不会变成悟。

问:那么世间人追求五欲六尘,五欲六尘是不是佛法?

答:五欲六尘觉了就是佛法。每天诵经、念佛是不是佛法?迷了就不是佛法。世法、佛法在迷悟,不在事相。事相当中没有迷悟,迷悟在人心。

问:我们今天学佛,应该从随缘当中学什么?

答:从随顺中学不变。不变,就是不要把外面境界放在心上,心上只有阿弥陀佛。无论是在家庭、工作,都可以照常,心地清净。尤其在这些环境里,我们要修清净心,看看还有没有执着?还有没有分别?如果有执着、有分别,赶快念佛,佛号一提起,分别执着就打掉了!

真正用得上佛号是在这些地方,不是平时拿着念珠念几百声、几千声。我们在生活当中,工作、待人接物,念头一动,欢喜了,或者讨厌了,这种念头一生起来,阿弥陀佛,打掉了。这一句佛号我们真用上了,永远保持心地清净、平等与慈悲。学佛不会学得不通人情,学到缘没有了,人缘、法缘都没有了,那是错误的。

 

点我:

相关文章

观清法师:和尚的幸福生活之“一指禅”

观清法师:和尚的幸福生活之“一指禅”

和尚的幸福生活之“一指禅” 打七的时候,早餐和午饭都要过堂。吃饭、添饭菜时不允许讲话,用手势比划。 那天早上,稀饭、油条。 沙弥丁挟了个装...

再次忏悔自己的邪淫错失姻缘果报

再次忏悔自己的邪淫错失姻缘果报

我惭愧的再次忏悔,我是有十几年sy史的人。sy让我失掉了强健的体魄,阳光的心态,大量的福报。感念祖上积德,佛菩萨保佑,能顺利读完大学,但毕业后没有什么合适工作。几...

陈大惠:看完这个,人家骂你,你绝不会再生气了!

陈大惠:看完这个,人家骂你,你绝不会再生气了!

天底没有吃亏的事,人吃亏到了底了,他就变圣人了。我给大家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舜王,他的父母恶劣到要杀他,他的弟弟也要谋害他。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到大舜已经恶劣到...

【清净】的意思是什么?如何保持一颗清净的心?

【清净】的意思是什么?如何保持一颗清净的心?

清净的意思是什么?  清净,即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也就是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生命原本就是清净、快乐和自由的,只是被无明所惑,才会颠倒梦想,烦恼重重。不论现在有...

【发心】发心是什么意思?如何发心?

【发心】发心是什么意思?如何发心?

发心  发心,佛教词汇。修行人忘失菩提心,轻则懈怠废弛,重则道心全退,大乘学人不能片刻离开菩提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心。由于我们每个人在动机里所存储的意念不一样,发心也可以分很多种,包括虚荣心的发心、...

永海法师:持戒的意义

永海法师:持戒的意义

持戒的意义 《中阿含经》四二经 白话: 阿难在黄昏的时候,从禅坐起,来到佛前,他稽首礼足,退坐一旁,请问佛陀 :「佛陀 ! 持戒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