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学佛之人在这个世间有愿无求

【亦无希求不希求想。】

希求是错误的,你有求;有求就有苦,有得就有失,这个很痛苦。那不希求;不希求也错了,你还是在执著,你执著个不希求,也错了,要随缘。希求是攀缘,不希求也是攀缘。不希求是什么?所有缘拒绝掉了,也是错误的。所以菩萨教化众生,一切随缘,这个就自在了。

尤其是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要学习的,就要格外谨慎。对於佛在经典的教训,要善解,要细心去领会,不能把意思解错了;意思解错了,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必然会做错,会造成障碍。如果你善解佛意,解得不错,你智慧增长,在一切境缘之中;这个境是讲物质环境,缘是讲人事环境。换句话说,一切人事环境当中、一切物质条件当中,都不执著,都能得清净、平等,能够自利利他,这个功德就殊胜。

所以顺逆境界都要去。顺境里面去考验考验自己动不动心,还动不动贪心?贪爱之心有没有?如果没有,自己功夫得力了。恶境里面,也去看看自己有没有讨厌的心;如果这个厌恶的心没有,自己功夫得力了。

所以自己功夫不要问人,问人,当然高明的人知道,你的言语、态度能看的出来。功夫得力的人是心清净,无论在哪个环境里头,环境障碍不了他,这个功夫得力。所谓是「八风吹不动」,你赞叹他,他也不会真喜欢;你毁谤他,他也不生烦恼,这功夫得力了。功夫不得力的,环境一现前,马上就被境界转,顺心的就贪恋,不顺心的立刻就厌恶,这是功夫不得力。所以这是教给我们希求、不希求都不要去想。

学佛之人在这个世间有愿无求。我愿生净土,我有强烈的愿望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能天天在佛菩萨面前求,我赶快去,这个不行。为什么?求是贪心,不是清净心。愿是真心,真心里面发的是愿。妄心里面是求,求是属於识心,就是第六意识心,它是感情的;愿是理智的。

我们念佛,当然求一心不乱。可是有一个求一心不乱的念头在,你永远不能得一心。为什么?求一心不乱,就是障碍。「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里头还夹杂著一个求一心不乱,这就糟糕了。我愿意得一心不乱,我这个求一心不乱的念头没有,就是一句佛号一直念到底,念到功夫纯熟,一心不乱现前,自然得到。功夫到了,境界就现前;功夫没有到,求是障碍。这是举一个例子。

一切事相当中,无不如是,世法、佛法都一样。不要求,但是不能没有愿;没有愿,我们修学就没有方向,就没有目标。一定要有愿,愿是方向,愿是努力的目标。立下大愿之后,努力往这个方向走就对了,自然一步一步接近,一天一天接近,一定有满愿的一天。不能著急,要有耐心,要有毅力,这才会成就。

无量寿经(第四十一集)1992/6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档名:02-012-0041

 

点我:

相关文章

信愿法师:我家小兔猫往生记

信愿法师:我家小兔猫往生记

【念佛感应录】我家小兔猫往生记2003年10月,我儿子从大学的同班同学那里买了只小兔崽,因为学校寝室养不是很方便,暂时拿到我家代养几天,准备放寒假时再带回黑龙江老...

传喜法师:追求生命的大自在

传喜法师:追求生命的大自在

追求生命的大自在 传喜法师北京美玲大厦开示(10.03.19) 以智慧安身立命 学佛有福,心想能事成,虽然极乐世界是七宝琉璃、黄金铺地,但是有时候,我们...

呷绒多吉上师:人要活得简单一点

呷绒多吉上师:人要活得简单一点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0)即使不相信佛法,也不妨活得简单一点,不要对自己施加太大的压力。不要耽著于过去,已经过去了的事情,再怎么想也终究不能再得到,反而伤害...

净空法师:根本就不能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上

净空法师:根本就不能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上

佛菩萨度化众生,最初释迦牟尼佛就给我们做了榜样。早年我们在汤池做实验,我告诉当时有三十七位老师,我说在历史上,最好的老师有两个人:一个是释迦牟尼佛,一个是孔子。他...

宣化上人:出家

宣化上人:出家

求请出家。当愿众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脱去俗服。当愿众生。勤修善根。舍诸罪轭。剃除须发。当愿众生。永离烦恼。究竟寂灭。“求请出家”:菩萨有的时候想要出家,想要出...

强烈推荐求好姻缘的原理与方法,附《求夫疏》与《

强烈推荐求好姻缘的原理与方法,附《求夫疏》与《

  求姻缘的原理与方法自古以来,爱情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美好的姻缘总让人向往。然而似乎只有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美的,很多人苦苦追寻,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所谓“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