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学佛之人在这个世间有愿无求

【亦无希求不希求想。】

希求是错误的,你有求;有求就有苦,有得就有失,这个很痛苦。那不希求;不希求也错了,你还是在执著,你执著个不希求,也错了,要随缘。希求是攀缘,不希求也是攀缘。不希求是什么?所有缘拒绝掉了,也是错误的。所以菩萨教化众生,一切随缘,这个就自在了。

尤其是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要学习的,就要格外谨慎。对於佛在经典的教训,要善解,要细心去领会,不能把意思解错了;意思解错了,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必然会做错,会造成障碍。如果你善解佛意,解得不错,你智慧增长,在一切境缘之中;这个境是讲物质环境,缘是讲人事环境。换句话说,一切人事环境当中、一切物质条件当中,都不执著,都能得清净、平等,能够自利利他,这个功德就殊胜。

所以顺逆境界都要去。顺境里面去考验考验自己动不动心,还动不动贪心?贪爱之心有没有?如果没有,自己功夫得力了。恶境里面,也去看看自己有没有讨厌的心;如果这个厌恶的心没有,自己功夫得力了。

所以自己功夫不要问人,问人,当然高明的人知道,你的言语、态度能看的出来。功夫得力的人是心清净,无论在哪个环境里头,环境障碍不了他,这个功夫得力。所谓是「八风吹不动」,你赞叹他,他也不会真喜欢;你毁谤他,他也不生烦恼,这功夫得力了。功夫不得力的,环境一现前,马上就被境界转,顺心的就贪恋,不顺心的立刻就厌恶,这是功夫不得力。所以这是教给我们希求、不希求都不要去想。

学佛之人在这个世间有愿无求。我愿生净土,我有强烈的愿望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能天天在佛菩萨面前求,我赶快去,这个不行。为什么?求是贪心,不是清净心。愿是真心,真心里面发的是愿。妄心里面是求,求是属於识心,就是第六意识心,它是感情的;愿是理智的。

我们念佛,当然求一心不乱。可是有一个求一心不乱的念头在,你永远不能得一心。为什么?求一心不乱,就是障碍。「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里头还夹杂著一个求一心不乱,这就糟糕了。我愿意得一心不乱,我这个求一心不乱的念头没有,就是一句佛号一直念到底,念到功夫纯熟,一心不乱现前,自然得到。功夫到了,境界就现前;功夫没有到,求是障碍。这是举一个例子。

一切事相当中,无不如是,世法、佛法都一样。不要求,但是不能没有愿;没有愿,我们修学就没有方向,就没有目标。一定要有愿,愿是方向,愿是努力的目标。立下大愿之后,努力往这个方向走就对了,自然一步一步接近,一天一天接近,一定有满愿的一天。不能著急,要有耐心,要有毅力,这才会成就。

无量寿经(第四十一集)1992/6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档名:02-012-0041

 

点我:

相关文章

别以为堕胎只是女方一个人的错,男方一样会有果报

别以为堕胎只是女方一个人的错,男方一样会有果报

让错误不再发生别以为堕胎只是女方一个人的错,男方一样要负起责任,一样会有果报的。王士明(文)大约在一九八七年起,台湾政府对于校园实施了一连串的开放政策;以往对于学...

悟显法师:供养佛要做到3个字,功​

悟显法师:供养佛要做到3个字,功​

有些人闲来无事的时候,会到寺庙里烧香拜佛,有带水果的,有带鲜花的。大多供佛都是有所求的,有求富贵的、有求健康长寿的,有求升官的,有求生儿生女的。其实这里的“求”,...

星云大师:生气,骂人的果报很厉害!

星云大师:生气,骂人的果报很厉害!

佛经和法师开示汇集:发一念嗔,毁灭百千劫积累的善业1.对凡夫和菩萨起嗔恨心的后果(大愿法师开示)如果你嗔恨的对象他表面是一个凡夫, 内在是一个菩萨(不是指修行高深...

一个师兄给初学佛者的很实用的建议

一个师兄给初学佛者的很实用的建议

所谓修行,不只是诵经,拜佛,念佛,放生,打坐等等才是修行。修行更重要是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比如有些居士,诵华严经时倒背如流,又有些居士拜万佛忏却面不改...

净空法师:经教道理搞通,它的好处是什么?帮助你

净空法师:经教道理搞通,它的好处是什么?帮助你

这下面说,「诸根,指色相身之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悦豫者,喜乐也」。这是所有凡夫都有的,你在顺境善缘五根快乐,但是不清净。阿难比我们殊胜的、超越的,就是他清净...

印光大师:若信此话得及,则生也得大利益,死也得

印光大师:若信此话得及,则生也得大利益,死也得

吾人在生死轮迴中,久经长劫,所造恶业,无量无边。若仗自己修持之力,欲得灭尽烦恼惑业,以了生脱死,其难逾于登天。若能信佛所说之净土法门,以真信切愿,念阿弥陀佛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