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学佛之人在这个世间有愿无求

【亦无希求不希求想。】

希求是错误的,你有求;有求就有苦,有得就有失,这个很痛苦。那不希求;不希求也错了,你还是在执著,你执著个不希求,也错了,要随缘。希求是攀缘,不希求也是攀缘。不希求是什么?所有缘拒绝掉了,也是错误的。所以菩萨教化众生,一切随缘,这个就自在了。

尤其是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要学习的,就要格外谨慎。对於佛在经典的教训,要善解,要细心去领会,不能把意思解错了;意思解错了,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必然会做错,会造成障碍。如果你善解佛意,解得不错,你智慧增长,在一切境缘之中;这个境是讲物质环境,缘是讲人事环境。换句话说,一切人事环境当中、一切物质条件当中,都不执著,都能得清净、平等,能够自利利他,这个功德就殊胜。

所以顺逆境界都要去。顺境里面去考验考验自己动不动心,还动不动贪心?贪爱之心有没有?如果没有,自己功夫得力了。恶境里面,也去看看自己有没有讨厌的心;如果这个厌恶的心没有,自己功夫得力了。

所以自己功夫不要问人,问人,当然高明的人知道,你的言语、态度能看的出来。功夫得力的人是心清净,无论在哪个环境里头,环境障碍不了他,这个功夫得力。所谓是「八风吹不动」,你赞叹他,他也不会真喜欢;你毁谤他,他也不生烦恼,这功夫得力了。功夫不得力的,环境一现前,马上就被境界转,顺心的就贪恋,不顺心的立刻就厌恶,这是功夫不得力。所以这是教给我们希求、不希求都不要去想。

学佛之人在这个世间有愿无求。我愿生净土,我有强烈的愿望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能天天在佛菩萨面前求,我赶快去,这个不行。为什么?求是贪心,不是清净心。愿是真心,真心里面发的是愿。妄心里面是求,求是属於识心,就是第六意识心,它是感情的;愿是理智的。

我们念佛,当然求一心不乱。可是有一个求一心不乱的念头在,你永远不能得一心。为什么?求一心不乱,就是障碍。「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里头还夹杂著一个求一心不乱,这就糟糕了。我愿意得一心不乱,我这个求一心不乱的念头没有,就是一句佛号一直念到底,念到功夫纯熟,一心不乱现前,自然得到。功夫到了,境界就现前;功夫没有到,求是障碍。这是举一个例子。

一切事相当中,无不如是,世法、佛法都一样。不要求,但是不能没有愿;没有愿,我们修学就没有方向,就没有目标。一定要有愿,愿是方向,愿是努力的目标。立下大愿之后,努力往这个方向走就对了,自然一步一步接近,一天一天接近,一定有满愿的一天。不能著急,要有耐心,要有毅力,这才会成就。

无量寿经(第四十一集)1992/6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档名:02-012-0041

 

点我:

相关文章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六回拜明智居士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六回拜明智居士

  第十六回 拜明智居士  兴城参明智居士时  仰视空中诸宝如雨  财法众会悉皆满足  生福德藏无屈饶行  这时,善财童子得到无尽庄严福德藏解脱光明之后,渐渐向南而行,抵达大兴城,周遍寻求明智居士...

仁清法师:为众生回向功德,念什么功德最大?

仁清法师:为众生回向功德,念什么功德最大?

信众:师父,我们为众生回向功德,念什么回向功德最大?师父:我们给众生回向功德的时候,是建立在我们修法的基础上的。比如我们就是念阿弥陀佛的,我们就是做自己的功课,我...

蔡礼旭老师:有智慧为什么不受用?

蔡礼旭老师:有智慧为什么不受用?

有智慧为什么不受用?蔡礼旭老师我们本有智慧,本有福分、德能,可是我们现在为什么不受用?问题在哪里?问题在我们本善的心有障碍,被障碍住了。什么是障碍?诸位朋友,这是...

怀一颗恭敬虔诚之心求法,回报惊人!

怀一颗恭敬虔诚之心求法,回报惊人!

  从前,有个聪明、善良的妇人,深信佛法,经常在家中做好斋饭,款待僧人,以便学习佛法。  有一天,她又在家中做好斋饭,招待云游的行脚僧和附近寺庙中的僧侣来用斋。  僧人们用完斋饭,对妇人说些祝福的...

“抓贼”的故事

“抓贼”的故事

  英语词组“Stop thief”是抓贼的意思,很有意思的是, 这两个单词分开来则是“停下来”与“贼”。中国人抓贼是发现贼以后,把贼抓起来打一顿,好听点叫教育一顿。自己没有国外生活的经验,不知道...

皈依后,有哪些事情不能做?

皈依后,有哪些事情不能做?

三皈誓言中的“皈依佛,终不皈依邪魔外道;皈依法,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终不皈依外道邪众”,便是获得皈依体后应遮止的范畴。遮止学处中首先要求我们,皈依佛,永不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