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献宝

  距今二千多年前,印度阿育王由于他福力特别殊胜,统一了全印度。

  有一天,阿育王召集群臣,问道:“现在天下,还有什么地方不属于我?谁敢不服从我?”群臣同声回答说:“全印度都被大王统一了,没有一个不称臣服从大王。”

  其中有一位大臣,站起来说:“启奏大王!以臣所知,大海中的龙王,不属于大王。因为龙王向来不遣使来问候大王,也没有任何宝物进贡。由此可见,他不属于大王。”

  阿育王想考验自己的福德、威力,是否能够慑服龙王,因此发动了千乘万骑的兵将,敲钟击鼓,旌旗展扬的来到海边。阿育王厉声向大海呼喊说:“龙王!你在我的国界内,为什么抗拒不来见本大王?”他虽然再三地呼喊,龙王却安然不动,视若无睹。

  阿育王问群臣说:“有什么妙法,可以使龙王不得不出来?”

  这时,有一位尊者,禀告阿育王说:“时机若到,就可以使龙王出来。现在因为龙王的福德,在大王之上,所以他不出来归服,大王如果不相信龙王的福德比较大,可用黄金二斤,一斤造龙王形像,一斤造大王形像。两尊金像造完成之后,如法加持修法,比量其轻重,就可以明白谁的福德大。较重的一尊就是福德大。”

  阿育王就依照尊者的办法命人去造像,造成以后,称验的结果还是龙王的像重,人王的像轻。

  尊者说:“龙王的福德,超过于大王之上,所以他的像较重。大王的福德不够,所以比龙王的像轻。若想轻者变重,必须修德培福,才能如愿。”

  阿育王听闻尊者的开示之后,知道自己的福德浅薄,深感惭愧,因此更发勇猛精进之心,广种福田。从此每天精进修持显密佛法,又叩大头(大礼拜),即使手已磨破,仍然竭诚的礼拜三十五佛。

  阿育王的发心,稀有难得,他把私人的财产,全部供养三宝与布施贫穷。又在各省市建寺起塔,广造佛像,印赠佛经,不计其数。如此种福,使供在密坛上的龙王金像,向他曲身合掌。

  尊者说:“这样的福德还不够大,要使龙王像向大王顶礼,全身伏地,大王的福德才够大。”

  于是,阿育王更加发大心,并接受耶舍尊者的指导,取阿世王所藏的佛陀舍利四升,粉碎七宝末,而造八万四千宝塔。又受护法神的协助,将此宝塔舍利,分遍阎浮提,同时安置供养。此外,更派遣高僧前往各国去宣扬佛法,使佛法遍满于全世界。

  如此,三年不断的精修佛法,广种福田。到了最后,连阿育王自己睡觉用的枕头,也拿去卖掉,来供养三宝。这时,龙王的金像,立即伏地向阿育王顶礼。

  尊者就向阿育王说:“现在可将两尊金像,再称验其轻重。”真是不可思议,人王像已经超过龙王像的重量了。尊者说:“大王可以征服龙王了。”

  阿育王非常高兴,便如前次一样,带领著大军来到海边。这时,龙王立即变化成一位青年婆罗门,来到阿育王的面前,长跪问候请安,并贡献许多珍宝,自称小臣。

  附注:

  ①福德和智慧,是成就佛道的根本,故佛为福慧两足尊。若要人恭敬信服,自己需要培植相当的福慧。

  ②布施得大福,修持开智慧。培植福慧的人,必须要至心供养三宝,周济穷苦;精进修持显密佛法。

  ③礼拜“三十五佛”,功德无量。依照《决定毗尼经》的忏悔法,修持礼拜诸佛,能消一切恶业。

 

点我:

相关文章

杀生恶报:戒牛鬼哀的秋浦优人(32-33)《江慎修居士选录》

杀生恶报:戒牛鬼哀的秋浦优人(32-33)《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第二篇 杀生恶报篇 第二章 食牛戒牛】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内容:  32.戒牛鬼哀的...

叫花子见佛祖

叫花子见佛祖

  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来的理所当然,拥有的前提你必须先付出。  1  前有一个叫花子,每天出门乞讨,他很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于是他把乞讨粮食积攒起来。可是他积攒了好多年,他的粮仓还是只有一点米。  一...

金地王得度

金地王得度

  舍卫国的国王名波斯匿,在他国家的南方,有一个国家名叫金地。当时刚继承金地王位的摩诃劫宾宁,凭着他的英勇和才智,统领三万六千个小国家,国中兵士众多,斗志高昂,没有人能和他对抗,因此威风远振,邻近诸国...

《百业经》:(44)升天的先父 先父升天引子证果

《百业经》:(44)升天的先父 先父升天引子证果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释迦牟尼佛广传》八 禅定品90 具蹼救弟

《释迦牟尼佛广传》八 禅定品90 具蹼救弟

  释迦牟尼佛广传 八、禅定品 90.具蹼救弟  释迦牟尼佛广传(下)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 译  释迦牟尼佛广传 八、禅定品 90.具蹼救弟  八、禅定品  90.具蹼救弟  久远之前...

女人的梦想

女人的梦想

  有位优婆夷(女居士)前来祇园祇舍,以衣食汤药等物供养三宝。佛陀很赞叹,亲自为居士说法,使其心开意解,获益良多。  听闻佛法后,女居士不禁向佛陀诉苦道:“世尊!相比于男人,我们女人实在是太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