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74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 374:聚沙为头塔愿 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 修道树善根,学佛先为人。 树木成禅阁,聚沙为头塔。 无量功德不求名,只为常驻菩提心。 |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 374:聚沙为头塔愿 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 修道树善根,学佛先为人。 树木成禅阁,聚沙为头塔。 无量功德不求名,只为常驻菩提心。 |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啊!而且不是修一般的止观,是修大乘摩诃衍的止观啊!一般我们从当下下手来看,当我们念这句名号的时候,心系着这句名号,就不会再去想五欲六尘的事情,这就不是在止了吗?做止的功夫吗?那你这句...
农历七月初二是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的圆寂日。 莲池大师,公元1535~1615,明代高僧,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法名袾宏,字佛慧,自号莲池。俗家姓沈,杭州人,因久居杭州云栖寺,又称云栖大师,与紫柏真可大师...
一般凡夫,多多少少都会恩将仇报、过河拆桥。别人对我们有恩,我们却把他当仇人看,对方不帮我们忙还好,帮了忙之后反而更糟糕,认为没有帮够、没有帮好。 因此有人对我说:师父!我们帮了别人的忙,人家反而对我不...
上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是经的题目。这个经字不多,二百六十个字,义很广。般若经一共有八部:《大品般若》、《放光般若》、《光赞般若》、《道行般若》、《小品般若》、《天王问般若》、《文殊问般若》、《...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老子和庄子是放旷逍遥哲学家的代表。尤其庄子晓梦迷蝶的典故,一直是许多人不断探究的问题。有这么一则关于庄子的故事: 有一天,庄子夫妇外出旅行,在幽静的乡间小路愉快地散步。两人走...
可怜人、同情人、原谅人、爱护人、关怀人等,都可以算是慈悲精神的表现。慈悲的主要目的是心中无敌,无敌就是心中没有敌人,没有过去的宿仇,也没有现在的怨家,更不制造未来的对头。所以不是仗权势而称无敌,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