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感悟词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5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

453:舍自利他愿

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

学佛奉慈仁,舍己利他人。

弘法播善种,布施济广众。

普度庶民依大乘,共修阿耨菩提心。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中阴身的定义与寿命

中阴身的定义与寿命

中阴身的定义 自亡者断气,第八意识脱离躯壳,至转世投胎前之历程称之为「中阴身」。所谓「前阴已谢,后阴未至,中阴现前。」前阴已谢指此期寿命已尽,后阴未至意谓尚未投胎。就一般而言,人死后皆有中阴身。然大...

圣严法师《最好修学哪一宗?》

圣严法师《最好修学哪一宗?》

在前面已经说过,佛教的各宗各派,都是由于学佛者的根性及时代环境的不同而产生。所以如果站在佛教的根本立场上说,宗派是多余的,如果执一非全,那不唯是学佛者个人的损失,更是整个佛教的不幸;正像浙江的宁波人喜...

海涛法师:避免这三十二种不清净的布施

海涛法师:避免这三十二种不清净的布施

《毘耶娑问经》记载佛为毘耶娑仙人说有三十三种不清净(染垢)布施,佛弟子也应该了知、避免: 一、以歪曲的心理、颠倒的见解、无纯净发心施众生财物,这不是佛教的布施。例如有人虽做了好事,但挟带了功利性的不清...

成佛以后也有三不能

成佛以后也有三不能

永明寿禅师说:故知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无不证果。唯除不信人,千佛不能救。 依法不依人,自然可以证果,这是引用佛经上所说。大家要特别注意!后世学佛多半是依人不依法,很多人拜老师、拜师父变得情感化,...

海涛法师《论因果》

海涛法师《论因果》

《因与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1、财富今生幸福是何原因?(果) 过去的功德因为你过去世有造善业。(因) 2、富有与贫穷为何有些人很富裕而其他人却非常穷?(果) 慈善他们富裕是因为前世他们热心于慈善事业...

宣化上人:修道要惜福求慧

宣化上人:修道要惜福求慧

我们佛教徒在没有成佛之前,应当惜福求慧。惜福能增长福报,求慧能增长智慧。你们看世上的人,有种种不同的环境,有的人有很大的福报,不需要做什么,便能万事如意,种种现成,生活富裕,无忧无虑,快乐无穷,这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