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广传 七 寻法品 87 身做千灯

释迦牟尼佛广传(下)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 译

释迦牟尼佛广传 七、寻法品 87.身做千灯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曾为赡部洲国王,名为甘谢讷巴乐,当时他统领诸多小国,又具有强烈悲心。一日他想到:既然我已成众生君主,他们亦对我信赖、喜爱,那我更应以佛法饶益他们。心意已定,他便对众大臣说:“谁愿为我宣说佛法,我可将全部财产悉数赐与他。”

有一婆罗门名为力得吉者闻言便对国王说:“我掌握有佛法。”国王立刻对他恭敬承侍,并表示愿意听他传法。力得吉对国王说:“如你真想得法,那就必须以自身躯体做成一千盏灯以为供养,我才可为你宣说佛法。”

国王听到这一要求后满口答应下来,他还派人在赡部洲广为宣传道:“国王为听闻佛法,七日后将以自己身肉做成千灯供养。”大众听到如此消息后,尽皆哀伤痛苦,他们纷纷来到他面前顶礼哀恳道:“我等愚痴可怜之众,犹如盲人依赖有目者或儿子依赖母亲般仰仗你为生,若你身成千灯,则必死无疑。为一婆罗门你实在不应将世间众生全部舍弃。”

王妃、继承王位之五百太子、一万大臣此时均祈祷他万勿如此行事,而甘谢讷巴乐国王却意志坚定,谁都无法阻挡。他安慰众人说:“待我获得无上佛果时,我必能度化你们。”

言罢,国王即剜肉钻眼做成灯盏,又做一千灯芯插入其中,然后对婆罗门说:“你先说法,我听完即刻便点燃自身。若现在就点,我根本无从听闻法要。”

婆罗门便宣说偈子道:“积际必尽,高际必堕,聚际必散,生际必死。”国王对他所说非常满意,更加坚定自己布施、供养之心,他以无有后悔之心态发愿道:“我希求佛法只为得到佛果,愿我得佛果时,必能以智慧明灯遣除众生无明黑暗。”

待国王发愿完毕,整个世间开始震动,天人、菩萨相继前往虚空看望国王,并撒下阵阵花雨。帝释天以种种妙音赞叹他并询问道:“大国王,你承受如此巨大痛苦有无生后悔心?”国王掷地有声地回答说:“无丝毫后悔心。”帝释天试探他道:“看你现在身躯抖动、表情不悦,还说自己不后悔,有谁会相信?”

国王即以谛实语发愿说:“从开始至现在,若我确无后悔心,则愿我身体即刻恢复如初。”

他话音刚落,身上伤痕便消失不见。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用什么眼光来看人呢

用什么眼光来看人呢

你和人相处,用什么样的眼光看人呢? 有的人用怀疑的眼光看人;有的人用妒恨的眼光看人;有的人用藐视的眼光看人;有的人用成见的眼光看人。 社会上,有的人说慧眼识英雄;世间上的英雄很少,有慧眼的人也不多,真...

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二十讲: 三心章

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二十讲: 三心章

《选择本愿念佛集》第二十讲: 三心章,深心四(就人立信1) 讲解:纯祥法师 净土三部经全部以信心为核心,真实的信心就是深信之心,但是有隐显的差别,《无量寿经》...

这样的欲望,把我们的身心都系缚住

这样的欲望,把我们的身心都系缚住

即便你在念一句阿弥陀佛,口里念着阿弥陀佛,心里的念头仍然向外面跑。这大家会体会到,口里念着阿弥陀佛,心里是不是牵挂其它的事情?没有一刻跟这个佛号打成一片。 原来古人说这个心口不一:存心很坏,又装作修...

圣严法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圣严法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问:这句话是不是叫我们不要执着,但也不要因无所执着而冷漠消极,应该提起智慧心、慈悲心、菩提心? 师:一进农禅寺的门,在照壁上就可见到这句话。它本是《金刚经》中的句子,六祖惠能未出家之前,听到有人诵读...

张尚德教授:张老师谈弥勒菩萨

张尚德教授:张老师谈弥勒菩萨

张老师谈弥勒菩萨 当释迦牟尼佛在人世作佛的时候,弥勒菩萨和释迦牟尼佛在一起,祂们两者之间,不仅是亦师亦友亦伴,而且过去祂们本来就是同学,是古佛底沙佛的同修弟子...

一心念佛,是为自己要事

一心念佛,是为自己要事

原文: 昨接守良书,知汝母求生之心,尚未实发,病中且勿提及,但劝至心念佛,即得蒙佛加被,身心安乐。 待大好后,婉曲劝导,令其求生,则利益大矣。 并祈于汝母前,代为问好。又当为说光劝彼放下一切,一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