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感悟词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7

学佛感悟词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

473:出畜生道生人天愿                            

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                                          

菩提萨摩诃,本师即佛陀。                                                            

帮入五福庙,助出畜生道。                                                            

重返善道依大乘,同修阿耨菩提心。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为什么一定要念佛呢

为什么一定要念佛呢

佛法的最要问题,就是了生死。若论了生死这桩大事,很难很难。我们凡夫,根机劣,知识浅,而且五浊恶世,邪师外道甚多,要了脱生死,究竟如何了脱呢?惟有念佛法门,真信切愿,精进念佛,求生净土。 佛法之中,方...

《无量寿经》的五种原译本

《无量寿经》的五种原译本

一、《佛说无量寿经》 曹魏康僧铠 译 二、《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 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 奉诏译 三、《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后汉月支三藏娄迦谶 译 四、《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吴...

药师山·紫虚居士:净土是否在三界中?

药师山·紫虚居士:净土是否在三界中?

净土是否在三界中?净土是诸佛依其渡生愿力而成就的精神世界,其是佛在因地渡生的功德所累积而成就者,而三界诸国土是众生业报所感而生,两者不同。且净土中的住众其寿命...

慧律法师《解脱后的心灵》

慧律法师《解脱后的心灵》

执著带给人束缚,使我们不得自在。这就好比犯人被上手拷、脚镣,行动无法自由。心灵的超越正是让我们放下执著,摆脱身心的桎梏。 追求心灵的超越,以传统佛教术语来说,就是达到解脱、自在。现在,依据经论的记载,...

倓虚大师的出家因缘

倓虚大师的出家因缘

一九一七年,我四十三岁,在营口开药铺,每天除看经外,还附带着出诊。如遇有钱人,看病吃药全要钱,遇穷人则施医施药不要钱,对地方上谋幸福的事,均量力而为之。 一天,从街上回柜,看见柜台里边,放着一个名片...

懂得随缘,你就不苦

懂得随缘,你就不苦

不受磨,不成佛,要在苦难当中成长。对一切乐不贪著,对一切苦不厌离,这才能守护佛的无上法门。 若没有历代大德这么守护,我们现在能学到《华严经》吗?不要认为这是我们的功劳,诸佛菩萨早已创立安排好,我们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