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阿弥陀佛在哪里?

我们六根对六境,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意对知,六根所对的这个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就是法身菩萨了。说起来很容易,你做起来试试看,你能不能真的放下,放下起心动念、放下分别、放下执着,行吗?行就证入,就相应,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执着了,你跟阿罗汉相应,你就证得阿罗汉,无上正等正觉你就成正觉;再把分别放下,你就是菩萨,你是正等正觉;再把起心动念放下,你就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你就成佛。凡夫成佛一念之间,这一念能放下吗?放不下,继续搞轮回,放不下,继续造业,只要你有分别执着你就在造业,一切时、一切处统统在造业,这个事情可真麻烦!

弥陀有方便,教我们不要造别的业,造什么业?造净业。什么叫净业?念阿弥陀佛叫净业。这个方法好,你不能不造业,你不能不想、不能不说、不能不干事,佛就教我们,念头里念念是阿弥陀佛,意业造净业;口里面声声是阿弥陀佛,口业;身业,教我们在适当的场合当中拜佛礼佛,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把我们对佛那分恭敬,礼佛是尊敬,尊敬一切众生。更进一步的,把一切众生都看成阿弥陀佛,帮助你,做助缘,你就很容易成就净业,成就净业就是成就往生。

阿弥陀佛在哪里?每一个人都是阿弥陀佛,树木花草也是阿弥陀佛,山河大地也是阿弥陀佛,你跟生在极乐世界没两样。这个方法确实是妙,妙不可言,这个方法真的能帮助我们转境界,转娑婆为极乐,化灾难为吉祥,妙绝了。一定要相信,境随心转,如果心随境转,那就苦不堪言。世间人为什么怕灾难?心随境转,听到灾难心就惶惶不安,他错了。佛菩萨不怕,不在乎,为什么?佛菩萨心转境,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国土安,心善则国土善,万法唯心,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是世尊一生最重要的开示,我们要记住,我们抓住这几条,问题全解决了。

像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我们只抓到十二个字,等于说全部都抓到了,这十二个字就是四维八德,五伦五常也在其中,十二个字全抓到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统统向这上面归,在佛法上统统跟它相应,我们这一天的生活十二个字,我们这一年的生活不离十二个字,我们一生的生活都不离这十二个字,你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圣人,大圣大贤。我们为什么不走这个路子?

佛法里面十善、四无量心,抓住这个就行了,四无量心慈悲喜捨,前面学过。不杀生,不欠人命债,杀生不但要欠命债,还要堕地狱;不偷盗,不欠人财,不必还债;不邪行,身三善。不妄语、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妄语是欺骗别人;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作弄别人;不恶口,说话不粗鲁;不贪、不瞋、不痴,十善。十善、四无量心,有这个基础,修菩萨的十波罗蜜、六波罗蜜,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就圆满了。以这个功德迴向求生净土,没有不往生的。真正能离一切相修一切法,往生极乐世界直接生实报庄严土,无比的殊胜。所以到极乐世界但受诸乐,极乐是从这来的。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传喜法师:佛光遍照大草原 净心念佛求往生

传喜法师:佛光遍照大草原 净心念佛求往生

佛光遍照大草原 ——甘肃合作法会开示2012.09.14 净心念佛求往生 我们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靠什么往生?是头发往生?还是手指甲往生呀?是什么往生啊?...

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第4讲

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第4讲

诸位法师 诸位居士大德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大家请看经文: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普贤菩萨在讲...

一门深入,不要贪大贪多

一门深入,不要贪大贪多

将佛法与日常生活结合,来验证这个心,无非是训练心的一个方法,我拉拉杂杂的说了这么多,都是在说明炼心。 炼心应该在什么地方练习呢?就在生活当中!就在你面对一切的人、事!处理之后,你就会知道,你的心境是...

居士是否可以在佛前自受五戒

居士是否可以在佛前自受五戒

在家女人如果家里经济宽裕,身体自己又能做主,到附近的寺院受戒也不是不可以的。具体到徐福贤女士身上,自己家比较穷困,要到普陀山这么远的地方来,也就没有必要了。没有必要怎么办呢?但你有一个求道之心也想求...

印祖念佛经验之谈

印祖念佛经验之谈

印祖在《一函遍复》中提出了念佛的一个总的原则:不管是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还是默念,一定要在心里念得清清楚楚。 我们的发音器官是一个硬件,软件是我们的神识。这句佛号是从心里念出来的,心是一个发音之机...

太虚大师《念佛往生的原理》

太虚大师《念佛往生的原理》

佛法明因缘所生法,有两种力:一、可思议力,二、不可思议力。如依何等因得何等果,造何等业感何等报,有何等境起何等心,有何等心明何等境,由何等现熏何等种,由何等种起何等现,这是因果通常法则,可以心识分别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