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阿弥陀佛在哪里?

我们六根对六境,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意对知,六根所对的这个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就是法身菩萨了。说起来很容易,你做起来试试看,你能不能真的放下,放下起心动念、放下分别、放下执着,行吗?行就证入,就相应,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执着了,你跟阿罗汉相应,你就证得阿罗汉,无上正等正觉你就成正觉;再把分别放下,你就是菩萨,你是正等正觉;再把起心动念放下,你就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你就成佛。凡夫成佛一念之间,这一念能放下吗?放不下,继续搞轮回,放不下,继续造业,只要你有分别执着你就在造业,一切时、一切处统统在造业,这个事情可真麻烦!

弥陀有方便,教我们不要造别的业,造什么业?造净业。什么叫净业?念阿弥陀佛叫净业。这个方法好,你不能不造业,你不能不想、不能不说、不能不干事,佛就教我们,念头里念念是阿弥陀佛,意业造净业;口里面声声是阿弥陀佛,口业;身业,教我们在适当的场合当中拜佛礼佛,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把我们对佛那分恭敬,礼佛是尊敬,尊敬一切众生。更进一步的,把一切众生都看成阿弥陀佛,帮助你,做助缘,你就很容易成就净业,成就净业就是成就往生。

阿弥陀佛在哪里?每一个人都是阿弥陀佛,树木花草也是阿弥陀佛,山河大地也是阿弥陀佛,你跟生在极乐世界没两样。这个方法确实是妙,妙不可言,这个方法真的能帮助我们转境界,转娑婆为极乐,化灾难为吉祥,妙绝了。一定要相信,境随心转,如果心随境转,那就苦不堪言。世间人为什么怕灾难?心随境转,听到灾难心就惶惶不安,他错了。佛菩萨不怕,不在乎,为什么?佛菩萨心转境,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国土安,心善则国土善,万法唯心,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是世尊一生最重要的开示,我们要记住,我们抓住这几条,问题全解决了。

像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我们只抓到十二个字,等于说全部都抓到了,这十二个字就是四维八德,五伦五常也在其中,十二个字全抓到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统统向这上面归,在佛法上统统跟它相应,我们这一天的生活十二个字,我们这一年的生活不离十二个字,我们一生的生活都不离这十二个字,你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圣人,大圣大贤。我们为什么不走这个路子?

佛法里面十善、四无量心,抓住这个就行了,四无量心慈悲喜捨,前面学过。不杀生,不欠人命债,杀生不但要欠命债,还要堕地狱;不偷盗,不欠人财,不必还债;不邪行,身三善。不妄语、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妄语是欺骗别人;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作弄别人;不恶口,说话不粗鲁;不贪、不瞋、不痴,十善。十善、四无量心,有这个基础,修菩萨的十波罗蜜、六波罗蜜,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就圆满了。以这个功德迴向求生净土,没有不往生的。真正能离一切相修一切法,往生极乐世界直接生实报庄严土,无比的殊胜。所以到极乐世界但受诸乐,极乐是从这来的。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印光大师对《梵网经》的开示

印光大师对《梵网经》的开示

《梵网经》者,如来陶炼一切若圣若凡,俾其究竟断除三惑,亲证三德,复本具之佛性,成无上之佛果之大法也。良由真如妙性,生佛体同,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但以从无始来,迷而未悟,如金在矿,不得受用。如来愍彼一...

三界无安,以苦为乐

三界无安,以苦为乐

【原文】 厕虫之在厕也,自犬羊视之不胜其苦,而厕虫不知苦,方以为乐也。犬羊之在地也,自人视之不胜其苦,而犬羊不知苦,方以为乐也。人之在世也,自天视之不胜其苦,而人不知苦,方以为乐也。推而极之,天之苦...

慧律法师《楞严经重点提示》

慧律法师《楞严经重点提示》

请合掌,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好,请放掌。...

孝敬父母“五不怨”,作为子女的你懂多少?

孝敬父母“五不怨”,作为子女的你懂多少?

1、不抱怨父母无能。没有人是万能的,也没有人是完美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费尽心力把我们养育成人,已很不容易,我们要感恩父母辛苦生、养了我们。不要抱怨说“爸爸应该是...

什么是菩萨

什么是菩萨

菩萨,这也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埵。它的意思,菩提早觉,萨埵是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有情是指有情爱与情性的生物,那也就是动物。萨埵是觉悟的有情,并且也能觉悟一切众生的痛苦,同情一切众...

放开手脚要怎么放

放开手脚要怎么放

放开手脚要怎么放?就是只有你看到,你的内心是一个圆满的球,你的整个生命是一个圆满的,你在这一时这一刻,无论打哪一个妄想,你全体的思想,人生的境界,就在这个妄想上呈现出来了。 但是任何一个妄想,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