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阿弥陀佛在哪里?

我们六根对六境,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意对知,六根所对的这个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就是法身菩萨了。说起来很容易,你做起来试试看,你能不能真的放下,放下起心动念、放下分别、放下执着,行吗?行就证入,就相应,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执着了,你跟阿罗汉相应,你就证得阿罗汉,无上正等正觉你就成正觉;再把分别放下,你就是菩萨,你是正等正觉;再把起心动念放下,你就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你就成佛。凡夫成佛一念之间,这一念能放下吗?放不下,继续搞轮回,放不下,继续造业,只要你有分别执着你就在造业,一切时、一切处统统在造业,这个事情可真麻烦!

弥陀有方便,教我们不要造别的业,造什么业?造净业。什么叫净业?念阿弥陀佛叫净业。这个方法好,你不能不造业,你不能不想、不能不说、不能不干事,佛就教我们,念头里念念是阿弥陀佛,意业造净业;口里面声声是阿弥陀佛,口业;身业,教我们在适当的场合当中拜佛礼佛,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把我们对佛那分恭敬,礼佛是尊敬,尊敬一切众生。更进一步的,把一切众生都看成阿弥陀佛,帮助你,做助缘,你就很容易成就净业,成就净业就是成就往生。

阿弥陀佛在哪里?每一个人都是阿弥陀佛,树木花草也是阿弥陀佛,山河大地也是阿弥陀佛,你跟生在极乐世界没两样。这个方法确实是妙,妙不可言,这个方法真的能帮助我们转境界,转娑婆为极乐,化灾难为吉祥,妙绝了。一定要相信,境随心转,如果心随境转,那就苦不堪言。世间人为什么怕灾难?心随境转,听到灾难心就惶惶不安,他错了。佛菩萨不怕,不在乎,为什么?佛菩萨心转境,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国土安,心善则国土善,万法唯心,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是世尊一生最重要的开示,我们要记住,我们抓住这几条,问题全解决了。

像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我们只抓到十二个字,等于说全部都抓到了,这十二个字就是四维八德,五伦五常也在其中,十二个字全抓到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统统向这上面归,在佛法上统统跟它相应,我们这一天的生活十二个字,我们这一年的生活不离十二个字,我们一生的生活都不离这十二个字,你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圣人,大圣大贤。我们为什么不走这个路子?

佛法里面十善、四无量心,抓住这个就行了,四无量心慈悲喜捨,前面学过。不杀生,不欠人命债,杀生不但要欠命债,还要堕地狱;不偷盗,不欠人财,不必还债;不邪行,身三善。不妄语、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妄语是欺骗别人;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作弄别人;不恶口,说话不粗鲁;不贪、不瞋、不痴,十善。十善、四无量心,有这个基础,修菩萨的十波罗蜜、六波罗蜜,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就圆满了。以这个功德迴向求生净土,没有不往生的。真正能离一切相修一切法,往生极乐世界直接生实报庄严土,无比的殊胜。所以到极乐世界但受诸乐,极乐是从这来的。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印光大师嘉言录--劝信愿真切

印光大师嘉言录--劝信愿真切

甲、示真信切愿 ●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娑婆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此八种苦,贵极一时,贱至乞丐,各皆有之。前七种...

这一辈子哪里有缺憾就要从哪里修

这一辈子哪里有缺憾就要从哪里修

各位一定要修福报,没有福报、没有钱样样困难对不对,就这样意思。没有钱就从哪里来?就是没福报,没福报就要像今天这样乖乖修忍辱,不断的布施、不断的随喜,变成习惯了,所以一天就可以做很多福报,会做福报的人...

净空法师:这名号功德,诸佛如来也说不尽,只好用

净空法师:这名号功德,诸佛如来也说不尽,只好用

我们要怎么样修学?放下万缘,一心专注,就在日常生活当中。早晨起来,睁开眼睛是不是阿弥陀佛?晚上睡觉的时候,闭上眼睛是不是阿弥陀佛?要把阿弥陀佛帮助我们睡眠。吃饭的...

要增加修养,先要从改做起

要增加修养,先要从改做起

一个人要增加修养,先要从改做起,从受做起,从自我要求做起。怎样改,怎样受呢? 一、要改言、改性、改心: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如果我们说话不得当,或是说话没有艺术,就不容易得到别人的好感。在性格...

东林寺出家需具备什么资格条件

东林寺出家需具备什么资格条件

问:来自南洋的弟子,可否到东林寺出家?出家需具备什么资格与条件? 大安法师答:阿弥陀佛!首先你有这一份这一念出家的心,很了不起啊。向你表示赞叹!东林寺也是欢迎的。不仅是南洋的弟子,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

朝灵岩,思法语,沐祖恩

朝灵岩,思法语,沐祖恩

已是第二次来灵岩山寺,对这里的一切还记忆犹新。上次来时是春日,此刻已是暮秋,花开花落,一年半的时光倏然而过,恍如昨日。 第一次来灵岩山寺的我连善男信女都算不上,不虔诚,亦不恭敬。现在的我也只是一个初...